止庵是谁 38我去武夷 旅游 武夷山被列为第十六洞天 十六洞天就是止止庵

2017-08-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止止壶天,最早知道是因为知名作家何况的笔名,当时私下觉得作家果然有学问,名字取的有意思.到了武夷山,才发现止止壶天就在九曲溪畔.大王峰下的止止庵内,恍然大悟.酷暑天气,汗流浃背,仍然拦不住我的好奇心,徒步走进武夷宫,去探寻止止壶天的传说. 止止庵的由来,从先秦时期始,就有太姥元君在这峰岩环抱的山间谷地结庐修道,之后又有"张淇继其踪,又有鱼道超,鱼道远,皆秦时女真,入此而隐."再后还有晋代娄师钟,唐代的薛邴,北宋的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等神仙道士接踵而至.他们在这里建观创庵,传道授徒,留

止止壶天,最早知道是因为知名作家何况的笔名,当时私下觉得作家果然有学问,名字取的有意思。

到了武夷山,才发现止止壶天就在九曲溪畔、大王峰下的止止庵内,恍然大悟。

酷暑天气,汗流浃背,仍然拦不住我的好奇心,徒步走进武夷宫,去探寻止止壶天的传说。 止止庵的由来,从先秦时期始,就有太姥元君在这峰岩环抱的山间谷地结庐修道,之后又有“张淇继其踪,又有鱼道超,鱼道远,皆秦时女真,入此而隐。

”再后还有晋代娄师钟,唐代的薛邴,北宋的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等神仙道士接踵而至。他们在这里建观创庵,传道授徒,留下了很多神仙故事,直到南宋庆元三年,当地士人詹琰夫邀请南宗五祖白玉蟾驻持止止庵,并命名山后谷地为“止止壶天”,修真养元,以止止为符号,记录壶天岁月,还写下了历史文献《止止庵记》,给这块峰岩谷地抹上一层极为神秘的色彩。

【武夷山止止庵】武夷山止止庵建于晋代,位于大王峰下水光石后。晋、唐、宋都有名道在此修炼。南宋名道白玉蟾曾任止止庵住持。名相李纲曾到此访道。宋明清代多有修葺、扩建,并屡有道众驻足。民国30年曾改庵为“墨三(顾祝同)图书馆”。现保存完整的石砌墙基和石刻“止止壶天”。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兴衰史提供资料。止止庵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传说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武夷山被列为第十六洞天,十六洞天就是止止庵。止止庵内外有许多摩崖石刻,在止止庵的大门口就刻着“武夷山第十六洞天”这几个字。因此,历朝历代的高道都来这里修炼、相聚。止止庵是武夷山最美的地方。清朝董天工编的《武夷山志》写道:“武夷山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