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李安】说到《饮食男女》他比李安早了45年

2019-05-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说起李安,人们一定会对他的家庭三部曲印象深刻.<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而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会给很多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看得懂的人自然会对于里面的情感诉求感悟至深,即使是看不太明白,你也会对于开头部分的3分钟啧啧称奇.作为李安的集大成作品,<饮食男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念,食色性也,这句千年古训读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易.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儿女们如此,父母又何尝不是.那部作品中老厨师的三个女儿分

说起李安,人们一定会对他的家庭三部曲印象深刻。《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而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会给很多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看得懂的人自然会对于里面的情感诉求感悟至深,即使是看不太明白,你也会对于开头部分的3分钟啧啧称奇。作为李安的集大成作品,《饮食男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念,食色性也,这句千年古训读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易。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儿女们如此,父母又何尝不是。那部作品中老厨师的三个女儿分别为了自己的幸福大胆坚决的去追求。他们的老父亲对此更是坚定的支持,等到了自己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却遭到了儿女们的反对。

看似这是一个平等自由的家庭,但是真正到了需要体现这一观念的时候,一切却有了异样。当时我们看到这个理念,都对李安能在20多年前就理解到这种思想而惊讶。但是很显然,我们的这种情绪来的有点早了。因为在70多年前,有一部国产电影也讲述了这个理念。

1949年的国产电影《哀乐中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理念,而这个理念比李安在《饮食男女》中所体现的整整早了45年。

《哀乐中年》讲述的是一个小学老校长,将自己的三个孩子培养成人之后,却面对孩子强加干涉自己的生活的故事。老校长年轻丧偶,然后苦哈哈的将自己的几个孩子拉扯大。但是到了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之后。他却被自己的孩子强行改变了生活轨迹。被迫退休,被迫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方式,被迫顺应孩子们的意念等等。这些都让老校长感觉到厌烦。

但是这个时候,他却遇见了曾经好友的女儿敏华。敏华走进了他的生活之后,老校长仿佛是焕发了第二春。他对于生活有了希望了。对于未来有了期盼了。但是孩子们却无一例外的反对这桩婚事。但这并没有消弭两人的对于生活的热情。最终老校长不顾儿女们反对,坚定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他的结局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的不堪。两人最终成为眷侣。

对于这部电影,你会如何评价?先抛开年代不谈,这种理念无疑比我们现代的种种观念先进了不止一星半点。片中主人公对于公平的理念的追求,即使是放到现代也丝毫不过时。所以,当你看到本片是1949年上映的电影的时候,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或许,在那个年代,本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对于当时荒诞时局的一种嘲讽。但是这种嘲讽结合当下或者说,结合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社会追求的话,显示出来的却不仅仅是讽刺那么单薄了。如果说我们对于李安的《饮食男女》有所顿悟的话,那么对于本片而言。就应该不难理解了。本片前半部分对于老校长的几个儿女们各自追求幸福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为了后面老校长自己追求幸福做铺垫。

对于片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即使是放在当今社会,也不会让人觉得陌生。父亲50岁生日的时候儿子竟然送墓地给父亲,儿子去电台演讲,口口声声大道理说的一套一套,但是一旦回到家里就立马变了一副模样。女儿本应该对自己的父亲很理解,但是当面对自己的孩子与父亲在一个线上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自己的孩子。

小儿子虽然之前在自己的婚事上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是等自己的父亲真正需要支持的时候,却依旧是垂下头来。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与本片前半部分,老校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宠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即使是一部1949年的电影,但是片中的主题依旧是很先进。中年人就一定是没用的吗?并不是,中年似乎才是人生的一个黄金阶段。他们不乏宝贵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对于世俗不那么在意。因此,才会有勇气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片子的结尾,老校长和自己的妻子在墓地上重新盖起了学校,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看完本片你就会发现,如果真的以电影本身而言,1949年,他或许比2019年,更值得我们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