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师资格证】《灯光村》导演侯阳:灯光师为电影带来日月之别

2019-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Q:<灯光村>内容涉足影视,与其他题材相比,您觉得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A:当初准备动笔写<灯光村>的时候,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同类题材的电影了,为什么还要拍<灯光村>?终于在不断地反问当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会有灯光村,没有演员村.摄影村,单单只有灯光村?而且为什么灯光村在河南?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是为生存而战.[灯光师资格证]<灯光村>导演侯阳:灯光师为电影带来日月之别他们在剧组的摸爬滚打中发现,他们能吃苦,可以做灯光师.所以我在戏里体现两种态度

Q:《灯光村》内容涉足影视,与其他题材相比,您觉得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

A:当初准备动笔写《灯光村》的时候,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同类题材的电影了,为什么还要拍《灯光村》?终于在不断地反问当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会有灯光村,没有演员村、摄影村,单单只有灯光村?而且为什么灯光村在河南?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是为生存而战。

【灯光师资格证】《灯光村》导演侯阳:灯光师为电影带来日月之别

他们在剧组的摸爬滚打中发现,他们能吃苦,可以做灯光师。所以我在戏里体现两种态度:一个态度是灯光师们为生存而战;另一个是满足内心自我陶醉的情绪。演员是追求演员梦想,但过了五年、十年,有可能会放弃这个梦想,他们放弃还有退路,但是灯光师,他们没有退路,这就是与别的题材不同的地方。

Q:小人物的奋斗历程大多曲折坎坷,但《灯光村》更多的是展现奋斗历程中的囧事不断、笑料百出和影视圈秘闻等,您的用意是什么?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A:我提了一个概念——“一人一带”、“一村一带”,所以我强调的是人,主要强调“一人”,所以他的整个奋斗过程,是有别于别人的奋斗。赵明(《灯光村》男主)的奋斗是从背井离乡开始的,他只身一人、颠沛流离来到北京,在北京居无所居,施无所施。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当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一过程是他对村子之外的世界的认知。他永远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坏人,但事实上,他始终在有坏人的环境成长,直到他进入剧组,误打误撞成了群演,后来机缘巧合经过了小助-中助-大助-灯光师这样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希望赵明感受到太多险恶,所以我赋予他更多的幽默,也就不断的有笑料出来。他的囧事部分主要是他好心办坏事,这一部分表现出来的是:他总给别人惹祸,他自己又要扛着这些事,就会出现哭笑不得的囧。

谈行业:灯光行业与影视产业息息相关灯光师从台前到幕后

Q:对于影视行业之外的人来说,对影片的了解更多停留在演员、导演等方面,对灯光师知之甚少,那么对于业内的人来说,您认为灯光师的作用是什么?

A:电影就是光影,如果说摄影机是一双眼睛,睁开就是世界,那灯光就是太阳和月亮,给你日月之差、日月之别。

Q:“灯光师已就位,请开始你的表演”是爆红网络的流行语,《灯光村》中赵明带动全村成为“灯光行业”中坚力量,发家致富,您觉得这个职业的前景如何?

A:严格地说,应该是影视产业的前景如何,影视产业朝气蓬勃,灯光行业就朝气蓬勃,灯光行业是建立在影视产业基础上的。随着现在的科技发展,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会拍照,大家都知道顺光逆光,知道用手机调一下,所以人们对灯光的了解逐渐增多。

再加上现在的婚庆等行业,灯光行业即使不去服务影视产业,它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灯光师会有特别好的出路。再加上现在的舞台,越来越需要灯光。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是相通的,只是舞台光和影视光是有一些区别的,但它的原理,基本的色温等这些是没有改变的。

Q:《灯光村》时间跨度为1985——2018年,三十三年间灯光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改变?该片是如何体现的?

A:有很大的改变。我把整个行业的发展,放到了大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人物的背井离乡,但这种背井离乡不是悲怆的,不是伤感的,就是到一个新的城市,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开辟他的新天地。

所以《灯光村》将男主人公灯光师赵明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赵明从底层奋斗,就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行业朝气蓬勃、迎头向上。一开始剧组没有那么专业,但是这个不专业不是体现在他们拍戏不专业,是体现在别的方面,比如服装不统一,没有工作胸牌,在这些方面少了一些规范和意识,这些细节会在戏中展现。不光是灯光的规范,更是整个行业的规范。早先的无声电影、黑白电影也需要灯光师,投影就是光,没有光,就没有影。

谈拍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Q:《灯光村》的受众定位是70、80、90群体,您是如何平衡不同年龄阶段的?又是如何平衡现实题材和年轻观众关注度的?

A:年轻不代表不懂欣赏,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把剧本写好,然后把片子拍好,给观众呈现一个好的电影,在这个好的电影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看到他们想看的,年轻观众想看的爱情、喜剧,70后看到过往的经历。《灯光村》时间跨度几十年,主人公他们也有青春,这是年轻观众想看到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这样一批人,伴随着国家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变化而变化。他这个小人物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是现在年轻人感受不到的朝气蓬勃和迎头向上。

现在的一些价值取向不太对,有些人奋斗就是为了金钱,他们把成功和有钱划上了错误的等号,所以想让大家看到金钱以外的东西,这个是比一碗鸡汤和流泪的爱情更有价值的。有阅历的人听到这个故事都很感慨,剧组很多部门的人,美术的、摄影的看完剧本都说,能看到自己当初刚入行的影子。

Q:您在演员的选择上有什么要求?请您谈谈对男女主演的评价。

A:这个电影很残酷,前15分钟会很压抑,我自己在写剧本的时候,一度不想说话了,所以我对女主的要求是,她一笑,就能让观众觉得没有那么惨,一定会好起来的,所以我找女演员的时候,我想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所以我想找一个清澈见底的,一个会笑的,和她知名度高不高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我就是想用她的笑去融化这些残酷的、现实的、尤其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一些苦难。

当初选女演员的时候,是比较费劲的,找明星演群众演员,会觉得有点跳戏。

我自己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找明星,中策是找成熟的演员,但我最终选择了下策,找新人演员,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命运对严曦(《灯光村》女主)是很残忍的,用八个字形容严曦,就是“简单温暖,彪悍勇敢”。

她非常勇敢,她想演戏,就从上海来到北京,她看到男主角有困难,她就愿意施以援手,但是在后面的过程中,两人有了情感纠葛。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严曦给男主过生日,但没有说也是自己的生日,她就是在为他默默地付出,她想和他确定关系,她向男主表露心迹,男主却告诉她自己已经有婚约了,她又等了他二十年,爱情上她是在等待,事业上她也一直在追求,但是慢慢地变了味道,最后她决定放弃梦想,选择生活。

失去也是一种成长。

梦想和现实,事业和生活,总得选其一。我选演员有个特别重要的要求,就是品德一定要好,在这点上,我对男女主演是非常满意的,他们特别配合我,我提议这部戏不要带助理,他们就真的没有带。每天两个人提着剧组箱穿梭在剧组人员中,我们有个拍摄地比较大,转场比较多,他们两人就提着剧组箱在拍摄地奔走。

两人一个饰演灯光师,一个饰演群演,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群众演员来了,他们就和群演待在一起,从德行上来说,我是非常满意的。从业务上讲,苗韵桐比吕艳更成熟,不需要我太费劲,我对吕艳关心多一些,我觉得她有质的飞跃,她现在演技很不错,有非常大的成长进步。

Q:《灯光村》取材于真实故事,作为导演,您是如何把控艺术创作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的?

A:《灯光村》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河南的灯光师,尤其是第一波灯光师,我和他们的关系很好,我经常会和他们交流,比如问他们为什么会做这一行,有一个灯光师之前是面点师,他很不习惯别人称呼他“师”,我问他你是怎么从做面点改做灯光师的,他说他想演戏,先是做群演,后来做了灯光师,因为90年代,香港的灯光师月入一万,比做面点的吸引力大多了。

之后我想以灯光师为原型,拍一部电影,动笔写剧本前我去了一趟河南鄢陵,我结合他们给我讲的故事,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灯光村的男人们都出去了,女人们在做什么?戏里这方面有很残酷的体现,男人们缺席了孩子的成长经历,他们为这个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亲人,他们缺少了该有的陪伴,这是他们伟大的地方,这个是我最大的触动。

到现在一个村有6000人做这个工作。我想把它提炼出来,但又不想做成纪实性的,我把真实事件放到了影片中,人物和剧情做了一定的编排,最根本的、最想表达的,在影片中体现出来。

Q:《灯光村》主打“现实”、“奋斗”、“喜剧”,您是如何融合这些元素的?

A:题材,题材本身包含的非常丰富,有农村、有城市,还伴随着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跨度,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中,我选择去拍影视行业,这个行业就是我擅长的,融入这些元素对我来说,就会相对容易一点。

谈意义:“一人一带”“一帮一带” “小人物式中国梦”的实现

Q:赵明“一人一带”,诠释小人物的中国梦,您是如何刻画“平民英雄”形象的?“平民英雄”区别于平民和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您是如何体现这种不同的?

A:赵明有英雄的一面,独自一人扛起了他们村的大旗。但一开始他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有背负这样的使命,是他在北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有人点拨他,有人帮助他,别人给予他帮助,他就想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影片体现的又一个概念——“一帮一带”。

其实命运对赵明很残酷,他早年丧父,背井离乡,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命换来的。他甚至没有梦想,他在努力地寻找梦想是什么,他和严曦不一样,严曦努力地想成为明星,她的目标很明确,但赵明之前一直是在稀里糊涂地生活,生活中有太多和赵明类似的人。赵明不是乱世英雄,他就是在和平年代把自己做好,帮助自己身边的人,这就是最平凡的英雄。

Q:您想通过《灯光村》,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正能量?

A:《灯光村》的正能量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他们没有掺了杂质的欲望,他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他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他的饭碗。

Q:《灯光村》主人公赵明从背井离乡到让6000人脱贫,您是想通过这部电影展现这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吗?

A:赵明是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他不是一生下来就背负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责任,他也没有想过出去打拼就一定要闯出名堂来,他就是在摸爬滚打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别人对他的恩惠,他要把他受到的帮助传递给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就是平民英雄,做着平凡的事,一直做,就不平凡了,所以被称作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