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拿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简介】俞丽拿[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爱情传世之作<梁祝>首演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与儿子李坚,亲情演绎至情,在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队伴奏下,将中国的管弦乐作品诠释得神远韵长-==========梁祝已经泛滥到漫天飞了,在唯美里都N个版本,前不久听到盛中国版的,个人对他的技艺不敢妄加断论,但是他的梁祝的确很一般,所以才给大家拿来俞丽拿的,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俞丽拿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纲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1959 年作品

爱情传世之作《梁祝》首演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与儿子李坚,亲情演绎至情,在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队伴奏下,将中国的管弦乐作品诠释得神远韵长…

==========

梁祝已经泛滥到漫天飞了,在唯美里都N个版本,前不久听到盛中国版的,个人对他的技艺不敢妄加断论,但是他的梁祝的确很一般,所以才给大家拿来俞丽拿的,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俞丽拿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

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纲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1959 年作品首演时担纲独奏,其时年仅18。数十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技艺炉火纯青,感情细腻丰富。

其间俞丽拿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度将这部作品灌录成唱片,均是非常优秀的版本。而1996年由世界著名唱片公司BMG所灌录的这个版本,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担任协奏的是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指挥则是俞丽拿的爱子李坚。

在这个版本中,俞丽拿的琴音宏大、坚实有力,刻划了一个爱憎分明、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祝英台”形象,艺术风格较之从前更加成熟。俞丽拿,小提琴,俞丽拿教授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该院小提琴及中担教研室主任,是著名的小提琴家。

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会》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1960年,在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弦乐组合,担任第一小提琴,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二届舒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并获得奖项,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国际弦乐大赛中获得名次。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并继续在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担任第一小打电报琴。多年来,她的独奏与重奏,曾在澳洲、美国、加拿大、俄国、菲律宾、香港及澳门等地演出。

在1990年,她更以第一位首访大陆艺术家身份,在台北举行“母子协奏之夜”音乐会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张,是中国乐曲唱片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大陆首届金唱片奖。她还录制了多张重奏独奏唱片,演出过三十多套重奏音乐会曲目,是中国掌握重奏曲目最多的一位。此外,她也首演了许多大陆作曲家的新作品,并为大陆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俞丽拿经常担任国际间小提琴比赛评审,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1933年俞丽拿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以推广中国小提琴尖端人才的培养。

俞丽拿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纲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 1959年作品首演时担纲独奏,其时年仅18。

数十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技艺炉火纯青,感情细腻丰富。其间俞丽拿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度将这部作品灌录成唱片,均是非常优秀的版本。而1996年由世界著名唱片公司BMG所灌录的这个版本,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担任协奏的是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指挥则是俞丽拿的爱子李坚。在这个版本中,俞丽拿的琴音宏大、坚实有力,刻划了一个爱憎分明、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祝英台”形象,艺术风格较之从前更加成熟。

其子李坚平日虽以钢琴家身份示人,但拿起指挥棒同样有板有眼,麾下乐队凝重、深沉和母亲的独奏声部你来我往,对答如流。唱片的录音效果也非常优秀,音色干净利落。

中国钢琴家李坚在1981年,他16岁那一年,参加在巴黎举行、国际知名的玛格丽特,隆一贾克 提博钢琴大赛就拿到该大名的第二名,这项殊荣不只使他在当时以小小的年纪就获得全世界的瞩目,同时在后来还因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分的奖学金,资助他到巴黎音乐院随著名的钢琴教授皮耶桑肯(PIERRE SANCAN)学习音乐;除此之外,李坚也因此在欧洲得到很多演奏会的邀约,这使他到了很多国家演出,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和英国。

李坚同时也曾为迎接美国总统卡特到访中国大陆的招待会中演奏,当时,他是这场演奏会中最年轻的音乐家。

在1987李坚偕中国中央爱乐管弦乐团同赴美国举行全国巡演,这一次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吸引了美国听众的注意,他们在纽约的艾佛利费雪厅,肯尼迪中心、芝加哥管弦乐厅和洛杉矶大使堂中演同,演出后媒体的评论都为他操控自如的技巧和表达能力大为疯狂,这之后他每年都到美国、欧洲和远东等地区演出,演出内容包括独奏曲和协奏曲。

在1989李坚以第一位在台湾公开演奏的大陆音乐家的身份首次在台北等地举行了六场演奏会,同时他还在台湾举行了几场大师班的讲座,并且也应邀前往各大学院校演讲,这之后他又举行过数次演奏会,并在1955年4月举办演奏会,这中间他也曾与台北交响乐团一起在远东地区的国家举行过演奏。

1991年92年间,李坚在纽约市开了数次演奏会,这其中一场在艾丽丝图利厅的演奏会是由音乐家急难救助基金赞助的,另外还有一场是在市政厅举办,这一场演奏会他是被临时请来取代因病缺席的钢琴大师霍索夫斯基演出的。

在1992年到93年间,他也应邀与台北小交响乐团共同在他们的欧洲巡回演出担任独奏过,后来又到美国东岸的城市与亚特立大交响团共同在他们的指挥叶尔列维(YOEL LEVI)共同演出,上一季中,李坚杰出的演奏成绩单,可以用他与新日本爱乐的合作作为代表,这一季中他还在包括纽约的艾丽丝图利厅之类的场合和马友友和林昭亮等人共同演出,李坚同时也到著名的音乐营如亚斯班、马尔波罗、莫扎特、新罕普夏和西雅图室内音乐节去讲课与演出。

在1994年到95年间,李坚在中国举办大量的音乐会,在日本,他和著名的青年日籍小提琴家安梅耶共同演出,他们到了东京、名古屋等地演出。

他同时也被邀到北京参加一场邀集中国最杰出音乐家共同演出的电视音乐会。

李坚曾经为中国唱片公司和台湾的巨石唱片公司录过数张唱片,包括一张与他身为小提琴家的母亲俞丽拿共同演出的二重奏专辑,以及一张他首度以指挥家身份指挥英国BBC广播公司乐团演出的录音专辑。

他最近的一张钢琴演奏录音是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所共同完成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与《黄河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获得相当好评价,自从1982年起,李坚就经常在法国和中国的电视和广播节目中露面,1983年他更因为一次与林昭亮共同录制的电视专辑获得日本所颁发的年度最佳纪录音乐节目奖。

1990年他还参加了一部关于他老师一传辑钢琴家霍索夫斯基纪录片的演出。

1965年李坚生于音乐世家,他在6岁开始随他小提琴家的母亲学习小提琴,这同时他也与洪腾(HONG TENG)小姐学习钢琴演奏,洪腾后来担任他的钢琴老师,长达10年之久,这同时李坚也进了上海音乐学院,洪腾成了他正式和私人的教师。

李坚在12岁时开了他生平第一场独奏会,1985年他到美国,以领取全额奖学金的资优生赴费城的冠帝斯音乐随霍索夫斯习乐,他在霍氏的教导下研究了五年,在这段期间,李坚获得音乐家急难基金颁发的职业助理奖和九O年费斯托拉济奖项的最具希望毕业钢琴学生奖。李坚曾经还先后与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克史坦、钢琴家鲁普和赛尔金等人学习过。

>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扫盲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 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

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 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

用奏鸣曲式写成。

(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

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

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

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化蝶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

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彩虹***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