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止庵般若心经诠注 周止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07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体为性德.本体既明.不可不知修持之法.修持之法无量.欲知以何为主.是曰明宗.宗为宗要.本经以一心三观为宗.以吾人凡常之一心.为所观之境.一曰空观.具称从假入空观.观一切法.全由妄念分别而成.了无自性.即能观之心性.亦复刹那不住.生灭无常.是为体真止.破见思惑.见真谛理.证一切智.成般若德.二曰假观.具称从空出假观.亦名平等观.观一切法.全依因缘凑合而成.本为假名.即能观之心性.亦如梦幻泡影.毫无实际.是为方便随缘止.破尘沙惑.见俗谛理.证道相智.成解脱德.三曰中观.具称中道第一义谛观.观一切法.

体为性德。本体既明。不可不知修持之法。修持之法无量。欲知以何为主。是曰明宗。宗为宗要。本经以一心三观为宗。以吾人凡常之一心。为所观之境。一曰空观。具称从假入空观。观一切法。全由妄念分别而成。了无自性。即能观之心性。

亦复刹那不住。生灭无常。是为体真止。破见思惑。见真谛理。证一切智。成般若德。二曰假观。具称从空出假观。亦名平等观。观一切法。全依因缘凑合而成。本为假名。即能观之心性。亦如梦幻泡影。毫无实际。

是为方便随缘止。破尘沙惑。见俗谛理。证道相智。成解脱德。三曰中观。具称中道第一义谛观。观一切法。若心若境。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不一不异。非不一。非不异。无内。无外。无中。无过去。现在。未来。心外无境。

境外无心。遮照同时。随机相应。离一切分别想。是为息二边分别止。见中谛理。破无明惑。证一切相智。成法身德。惟以一心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本经曰观。曰照见。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皆一心三观之证也。

【注】见思惑者。见惑与思惑也。即枝末无明。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故名通惑。又名界内惑。见惑为意根对法尘迷于无常,无我,真谛道理。非理计度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思惑新译作修惑。为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贪嗔痴慢等妄惑。

小乘俱舍以见惑由迷理而起为理惑。思惑由迷事而起为事惑。大乘唯识则以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思惑。见有二义。一者。照见。照见真理时所断之惑也。二者。推度。

此惑以推度为性也。思亦有二义。一者。思唯修习真理以断此惑。二者。思唯世间幻妄事物而起之惑也。此二惑为众生沉沦生死之因。故行者不可不先断之。断之有次第。见惑性猛。可以顿断。所谓见断如破石也。入见道位。

即可一时断之。思惑性钝。须数数思唯谛理。方能渐断。所谓思断如藕丝也。断思惑之位。谓之修道。二惑断尽。则谓之无学道。二惑各分多品。大小乘不同。见惑小乘立为八十八品。一切烦恼中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

此十惑中贪嗔痴慢之四。通于见思、疑与五见之六。则唯见断。五见与疑。直以谛理为所迷。故谓为亲迷之惑。贪嗔痴慢以五见为所迷。故谓为疏迷之惑。此亲疏之十惑。为迷于欲界苦谛真理而起之烦恼。

故苦谛具足十惑。迷于集谛而起者。则仅七惑。因集谛为业因。无以业因而迷执我体者。故无身见。无身见。故无边见。戒禁取见。灭谛者。涅槃。亦仅七惑。如集谛。道谛则具八惑。于前二谛七惑外。加一戒禁取见。

因有一类外道。修无想定。误为入涅槃之正道。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之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也。如是欲界。总为三十二。上二界为定地。非如欲界之为散地。不起嗔恚之粗动烦恼。故于欲界之三十二品中。每谛各除嗔惑。

为二十八。二界合为五十六。并欲界之三十二为八十八品(参看《俱舍论·十九》)。大乘立为百十二。即于欲界四谛下。各具十惑。为四十。色无色界四谛下。于十惑各除嗔惑。为三十六。二界合为七十二。并欲界之四十为百十二品(参看《唯识述记·九》)。

思惑则小乘为十。即欲界为贪嗔痴慢之四。上二界各除嗔为贪痴慢三。二界合为六。并欲界之四为十。大乘为十六。即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上二界于六惑中除嗔。各为五惑。

合欲界之六惑共为十六。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一百二十八。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思惑既须渐断。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各九品而分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各四地。

共为九地。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上中,上下,乃至下上,下中,下下,之九品。故九地共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欲界地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

以有后三品之欲惑。故尚须一往来于人天。次后断欲界后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断竟为阿罗汉果。阿罗汉此云不生。以断尽八十一品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也。

三惑者。台宗分一切之妄惑为三种。一,见思惑。为涅槃之障。二,尘沙惑。为菩提之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盖菩萨教化众生。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于长劫间修习。得道相智。非谓惑体如尘沙也。三,无明惑。为中道实相之障。此与思惑中之痴惑不同。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三惑中。见思为三缘共断。故名通惑。尘沙、无明二惑为菩萨所别断。故名别惑。

真谛。真即真空。泯一切法。离于诸相。诸相若离。真空自见。是为真谛。俗谛。俗即世俗。诸法虽空。皆不可得。立一切法。假以观照。是为俗谛。中谛。中即中正。诸法不离二边。不即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是为中谛。近人江味农居士。则谓般若正明二谛。遮照同时即中。非二谛以外别有中谛。可备一说。

三观者。诸家说三观。有天台三观。华严三观。南山三观。慈恩三观种种。诠文所云三观。则指天台三观。一,空观。观诸法之空谛也。二,假观。观诸法之假谛也。三,中观。此有二。观诸法非空、非假、即中。为双非之中观。观诸法亦空、亦假、即中。为双照之中观。就性德之理言。谓之三谛。就修德之智言。谓之三观。一心三观者。以吾人凡常之一心为所观之境而观之也。

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者。谓共声闻及独觉智。盖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差别法门。声闻独觉。亦能了知。而不能知一切道相。及一切法。一切种。故一切智是共声闻及独觉智。道相智者。谓共菩萨摩诃萨智。

盖菩萨应学遍知一切道相。谓声闻道相。独觉道相。菩萨道相。如来道相。诸菩萨摩诃萨。于此诸道应常修学。令速圆满。虽令此道作所应作。而不令其证住实际。故道相智是共菩萨摩诃萨智。一切相智者。谓诸如来应正等觉不共妙智。知一切相。皆同一相。谓寂灭相。是故名为一切相智诸行状相能表诸法。如来如实能遍觉知。是故名为一切相智(参读《大般若经·四百六十二》)。

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脱。具足常乐我净。谓之三德。不迁不变之为常。安隐寂灭之为乐。自在无碍之为我。离垢无染之为净。法身德者。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法身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般若德者。佛究竟始觉之智。自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解脱德者。不系为解。自在为脱。诸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