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丹先生心得分享:明师、明生、明校(2013年度“陈一丹奖教奖学金”颁奖典礼)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所学校有四个校区,有两个校区是学前班和小学生就读,有两个校区是5年级至12年级走读或寄宿的校区.这次分享的,主要是该校一个很特别的学制和分

这所学校有四个校区,有两个校区是学前班和小学生就读,有两个校区是5年级至12年级走读或寄宿的校区。这次分享的,主要是该校一个很特别的学制和分校区——Timbertop分校区。该校学生,5年级至12年级大部分都是在Geelong的Corio主校区就读,但只有是该校的九年级学生,要全部搬到离主校区300公里外的偏远的山里,在一个叫作“Timbertop”的分校区全寄宿学习,为期一年,然后又回到主校区美丽的校园。

这一年,学生除了学习正常课程,主要是野外训练,徒步行山。学年结束时每位学生当日要跑 28公里。

这一年里学生都住在小木屋的集体宿舍,生活起居自己安排,不能上网,不能电话,不能用手机和网络电子设备,与家人联络只有用最传统的邮寄信件。学生每天有体力训练,像爬山、游泳、干农活、养牛、种植葡萄,以及采摘葡萄和送去酒厂酿葡萄酒等。

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综合地学到英文、数学,还可以学到化学。例如:葡萄园管理要写英文告示板吧,多少重量的葡萄酿出多少毫升的葡萄酒要计算吧,葡萄变成葡萄酒的过程需要了解化学过程吧。

每年学校都自产葡萄酒。一位家长朋友,他孩子曾参加过这个项目,在香港送给我一瓶这样的红酒,是他孩子当年有参与生产的,是梅洛和赤霞珠的混合葡萄酒,售价约每瓶十澳元。我喝过,口感不错,价格便宜。我今天又带来一瓶,等会分享给师生们。

在Tinbertop分校区,接待我们的是两位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完成每天的长跑回来,他俩是首先冲线的,获得的奖励就是可以接待像我们这样的来访客人。跟着他们走,听着他们介绍,言谈中,他们都很阳光、很自信,正向积极,有着超出同年龄人的成熟。

我问他们,你们每天最快乐是什么时候?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每天长跑冲线的那一刻。我们走了大概半小时,还看到有学生气喘吁吁跑向终点,因为每个学生的起步时间和速度都不一样。这里跟设施齐备的主校区完全不同,大家从照片看是另外一种景象,学生在这里需要拾柴、劈柴、烧水,三人合作才能洗个热水澡。

我们有机会见到了吉朗学校的国际部主任Angela Mellier女士,交流很愉快。在她的办公室,我继续向她了解,在这个特殊的一年里,学生得到了什么?Angela Mellier女士结合多年经验,给出了自己的阐释:Timbertop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Physical(体能)、Emotion(情绪)、 Mental(精神)、Cooperation(合作)、Academics (学术)五个主要方面得到锻炼,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九年级中学生来说,是人生这个阶段需要成长的重要方面。

虽然了解了在山区特殊学年的学习内容和作用,但我还想弄清楚,在这个学年计划设置背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野外生活和课程设置就能奏效呢?

感谢一位教育界朋友帮助安排的私人预约,在校长办公室,我与吉朗校长Stephen Meek博士有幸交谈了半小时。寒暄过后,我就直接问了这些问题,Stephen Meek博士告诉我,Timbertop项目已经运作多年很成熟了,具体设置也会随着时代变化有一些变化。

现在的状况是,现代社会的青少年,什么都得到太容易了,很容易沉迷在电子世界或者单项喜好的东西,家长和学生自己也很难克服,缺乏一个综合地面对提升自我解决的能力。我们Timbertop做的项目,就是给学生制造困难,而且是学生们有能力克服的困难。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是在自我锻炼、自我肯定。

我非常感谢校长让我理解了背后这个的理念,非常赞赏。Stephen Meek博士见我如此高兴,开玩笑说,你这么喜欢这么赞赏,好像你想来读呀。我说,是呀,如果我年轻三十岁,这个课程我很愿意来读。

大家看看PPT右下边的照片,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英国查尔斯王子。1966年他在Timbertop读书,也是这所学校最著名的校友。在2010年,就是他在这个学校毕业45年以后,他依然怀念那段经历,他说,“这段日子充满挑战性,把我从年轻的小伙子培养成为一个成年人,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经常挣扎,是应该放弃还是好好游下去?”;“我还记得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包括徒步在澳洲山岭间,以及在 Timbertop想尽办法解决生活日常需要,回想起来充满了欢乐和骄傲!

”;“还包括课程中必须要做的越野跑和日常负责事务,如:劈柴烧水、清理捕虫器、处理烂泥,及各项厨房任务等等。”;“这些经历从各方面令我得到成长,每当我回想起来都觉得非常怀念。”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人家真正做到了“以苦为师”呀。通过创造困难让学生去解决困难,提高了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和信心,这个教育理念是很有启发性的。

三、思考我们的学院

从各地的成功学校,我们看到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探索和累积,建立成功模式。

这个时候,我常想到我们武汉学院。我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们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建立自己的模式?其实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是我们的走向问题,是我们的出路问题。

民办高校走向何方?首先是培养的学生,只有跟社会的本质需求相契合,才有长久的出路。在各类不同状态的高校中,目前来讲,很明显的,有两种高校一定跟社会的本质需求吻合,培养的学生都是社会源源不断所需的。一种是顶尖名牌的高校,社会的精英都在那里培养,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金字塔上都需要的专家、专业人士、骨干、管理者、领袖,真正优秀的精英,将会是社会不断的高端需求。

第二种就是提供知识性蓝领的高校,社会大量需要知识型的又能够普遍服务的蓝领,由于基础民生性、基本生产性的服务在社会是广泛的,这种海量有质量的社会需求也会永续存在。

也就是说,针对这两种社会本质需求,一个是顶尖名牌大学,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在国内范围内起码是一本以上的重点大学。

还有一种是职业培训高等院校,可能从国内来讲就是高职高专。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己尚是三本,还是一个面临合格验收的独立学院,走前一种道路太难,走后一种道路师生们又不甘心。我们就陷入思考,不上不下,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毕业生的前途与社会的需求良性循环才有真正出路,我们毕业生的前途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已经抛在了我们的面前。

1、学院的现状

今年刚好是武汉学院十年建校,这十年走过来的确不容易,前面几年开办者功不可没,是艰辛的拓荒者。后面几年新的举办者和校董会承接了继续真正办学的风气,继续投入与创新去保持提升。总体而言,这十年是开创的十年,是扎根的十年,这十年走过来,扎下了一个坚实的办学基础。

刚刚过去的2013年,校董会跟我谈过学校过去一年的发展,龙董事长也给我看了学校方面的总结。有些我就直接摘录过来,一并跟大家分享。

2013年,新校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各个楼体已按计划破土动工。学科专业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增了软件工程、酒店管理、网络与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6个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4个。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不少亮点,比如财会系正式开设ACA实验班,参加ACA科目全球统考取得70%以上的通过率,省级优秀论文增长到9篇,新闻系在产学研上的突破。

我们的师资队伍也在稳步推进,全年一共增加了32名副教授以上人员,是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最多的独立学院,也是拥有中、青年教授、副教授最多的民办大学之一。

这一年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创新,出台新的薪酬方案,增加绩效工资模块,从9月份开始实施月度绩效考核办法,力度有所强化。

在科研成果上,共有56名教职工取得共计94项各类科研成果,其中出版专著7部,主编教材5部,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核心刊物论文19篇,一般刊物论文54篇,各级科研立项及获奖数目稳居湖北省独立学院前列。

我们的招生人数、录取率、就业态势良好,今后我们主抓的是毕业生的整体水平和就业质量,需要得到连续提高。学生工作、学生服务工作,以及学生自己的校园活动都得到了丰富多彩地发展,辅导员们都很用心,校园文化也欣欣向荣。

学院的发展,社会也给予一些肯定,有省、市、厅的教育主管部门来到这里指导和认可工作,学院也获得了年度的“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和“全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一年中,学院还在做一些不同学校资源合作的项目尝试,比如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洽谈和国际交流。

过去一年,学院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校董会和院务会也审议通过的,我也非常认同,有些身在其中的老师也会清楚,感受也会较多。在这里,向负责决策和推动执行的校董会董事们表示感谢,向耕耘在管理第一线的院务会同事们、工作第一线的老师们致以敬意,也向同学们问好,希望你们感受到学校在变化、在进步,一起共建校园文化,也充实地享受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

2、学院近期需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们还是要去看到一些问题,或者说是需要我们改善的空间,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我们也很重要。

一个是高素质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问题。近年来我们引入了批量的高素质青年教师,使得师资结构渐趋合理化,这个策略是绝对正确的。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些老师在学术上已经崭露头角,有些也评上副教授甚至教授。但我们学校的师资管理机构仍不够健全,意识也需要提高,系主任和资深教师带领新老师的政策推行得不够,还需要到位的引进政策和培养计划。

其实,我们的师资队伍有很大的潜力,学院要相信我们的年轻人,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让有能力的年轻老师冲出来,让有担当会管理的年轻老师担任管理职务。

第二个是处理好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系部的关系。实事求是讲,现在学院职能机构有偏多趋势,行政意见和安排各自出台,系部工作就算能应付都较为困难。虽然各职能部门都想为学院、为系部做好事情,但实际效果却是职能和教学单位的配合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的职能部门定位既要服务,又要管理。卡得太严服务不到位,放得太松管理又不行,怎么办呢?一定要想着职能部门首先是服务,服务好各系各专业,服务好全院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他们是我们职能部门的服务对象。

既有管理职责又有服务职责的职能部门,现在来看,还应该要求树立更高的服务意识,把更多精力放在落实学院需求和各系部需求的服务上。比如,建立开放支持到各系部的服务平台,高效满意的服务必定包含了管理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职能部门,要在服务中融入管理措施,在服务中体现管理思路,在服务中也得到了管理效果。

另外,要更彻底解决的话,就要做组织架构调整,可以考虑优化合并一些职能部门。比如尝试大部制,让服务意识强又能把握全局的管理人才担当负责,管理机制的扁平化,各项措施出台会拿捏得更准确,实施起来会更高效,也会得到各系部更多的支持。

从各专业系部看,应该给予更多机会发挥专业系的自主能力,与本专业业务相关的权责,应该赋予更大的独立性。我们的各系部也要逐渐建立自己的综合能力,树立全局观和判断力,得到综合认可,各系部将会被赋予更多专业导向的自主空间。

第三个是尝试谈谈对学院教学的看法,主要解决“教、学、用”分离的问题。现在大部分的老师只管“教”,学生们“学”得怎么样没有成为教师的职责要求。同时,也有“教”的内容过时或一套教案几年不变的现象。其实,想教好学的老师是需要我们帮助的和继续培训的。

“用”指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目前来说武汉学院培养实用应用型人才居多,相对于高职高专,我们培养的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起码要做到可以直接上岗,同时应该具备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可以继续研究深造。

因此,对学院的老师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希望,更多老师不仅仅是只会按照课本教课的老师,更应该是各专业领域的工程师、画家、记者、播音员、翻译家、注册会计师、金融市场分析员。老师们在做研究、做学问、做教学时,需要时刻保持与社会的接轨,产业的结合,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

现在我们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已有较好的开端,可以继续精细化,探索出更合理可行的教学研究业绩导向,鼓励教师队伍探索出团队和个人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课程创新。

3、学院的办学思路

(1)武汉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还是要走产学研的道路。培养精英制的学校,多是研究型的大学,培养知识蓝领制的学校,多是应用型的大学,因为后者更多考虑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这两种类型,有矛盾也有不矛盾,也是一个面临选择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也是探索过程中,应该努力走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如何对待产学研?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学”和“研”要持续自身加强,不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主动走出去,跟“产”结合,或者把“产”引进来。我们的出路不是关起门来建大学,而是跟社会去打通,来建一所与社会融合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