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2019-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假期开始了,学生们都已回家,家在外地的老师们也纷纷回去,家在本地的,不少也安排了出游.无论是教学区,还是家属区,都安静了.这是平日里,难能遇到的.趁着假期的安静,读点书,写点读书心得,这也倒是我期待已久的生活.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书架上的书,都是这些年零星买来的,或因懒惰,或因时间不允许,极少认真看完.我曾讽刺那些有着豪华书架,有着丰富藏书却不读书的人,不曾想自己虽没有豪华的书架,但仅有的几部藏书也仅做了装饰用.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信手

假期开始了,学生们都已回家,家在外地的老师们也纷纷回去,家在本地的,不少也安排了出游。无论是教学区,还是家属区,都安静了。这是平日里,难能遇到的。趁着假期的安静,读点书,写点读书心得,这也倒是我期待已久的生活。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书架上的书,都是这些年零星买来的,或因懒惰,或因时间不允许,极少认真看完。我曾讽刺那些有着豪华书架,有着丰富藏书却不读书的人,不曾想自己虽没有豪华的书架,但仅有的几部藏书也仅做了装饰用。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信手翻看一本《古文观止》,早已忘记是什么时候买的。尽管不是中华书局(古典书籍,我只推崇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的书)的书,但好在原文没有明显错误。姑且读着去吧。

今天读第一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读音 读书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

向上滑动阅读·《郑伯克段于鄢》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春秋初年郑庄公平定弟弟共叔段与母亲姜氏勾结发动兵变的故事。当郑庄公平定兵变后,将自己的母亲囚禁在城颍,还发誓说不及黄泉,永不相见。可是后来却后悔了,在颖考叔的劝谏下,母子团聚。

我认为读书的功用有三:一是有所乐,就是读完得一乐呵;二是有所得,即得到一些知识技能;三是有所悟,即悟出了一些道理。

读完度这篇传记的节选片段,没觉着乐呵,要说技能,无非就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些技巧罢了,这也不足于分享。倒是所悟到的一些道理,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二。

宠爱往往是一种伤害

姜氏本是郑庄公与共叔段的生母,只因郑庄公出生时倒生(指足位分娩。《张氏医通》卷十:“用力太早,儿不能自顺,只一直下,先露其足,谓之倒生。”即倒产。也就是脚先出来。)姜氏受到惊吓,便不喜欢这个孩子。而把更多的爱给了共叔段,为他争夺继承权,为他争取好的封地。当然,还有许多文中没有细说的,估计姜氏也会尽其所能帮助共叔段。

可姜氏对共叔段的爱,是一种宠爱,让共叔段有恃无恐,私欲膨胀,最后发展到了夺权篡位的地步。姜氏明知夺权篡位不合礼法,但因为爱,仍然坚持充当共叔段的内应:在他们攻城时,帮助共叔段打开城门。

正如郑庄公所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兵变失败后,共叔段只能逃亡他国。

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所有的宠爱几乎都是伤害。做父母的,应该为子女提供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全部满足子女的私欲。

有一种恨,叫我惯着你

遇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在偷窃,有些人隐忍不做声,装作看不见,有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阻止他的犯罪行为,而有的人,不仅没有阻止,还帮着他打掩护,美其名曰:我惯着他。

郑庄公对共叔段,就是这样的,一直惯着他,让他一步步走向不归路。

当共叔段在其封地的建设规模不符合先王定下的制度,祭仲谏言要加以制止时,郑庄公却说,姜氏要这么做的,我有什么办法。以此为借口,惯着共叔段。祭仲进一步以蔓草不可清除比喻共叔段一旦做大,更难清除,力谏庄公加以防范。郑庄公却反过来安慰祭仲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且等着看吧。仍然惯着共叔段。

当共叔段命令北部、西部边境地区违背庄公,听命于自己时,公子吕激愤进言,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你若是想要让位给共叔段,那我就去侍奉他了。庄公却淡淡的说,用不着这样,他会自作自受的。

当共叔段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时,公子吕再次进言,说是到了剿灭他的时候了。不然,他的土地越多,人就越多,今后更难对付了。庄公却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的人,获得土地越多,瓦解倒台得越快。

正是郑庄公一直惯着共叔段,导致他私欲膨胀,不断扩张土地,最后准备夺权篡位。可共叔段最终得来的只是众叛亲离,流亡他国。

如果,在共叔段刚刚违规之时,郑庄公就加以制止,共叔段也不会如此。可惜没有,郑庄公一直惯着他。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指责郑庄公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没有管教好弟弟的原因所在了。

除掉共叔段,是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要做的。只是之前的都城建设规模违规,扩张了封地,都不足于让郑庄公痛下杀手,而且杀得名正言顺。唯有谋权造反的罪名,才能让郑庄公名正言顺,不必背负道德骂名的除掉自己的弟弟。

所以,有人评论说,郑庄公真是老谋深算,用心歹毒,简直是心机腹黑男一枚。我想说,有一种恨,叫我惯着你。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诗经·大雅·既醉》,这句话中,“锡”是通假字“赐”,其意思有两种解释,一是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二是孝子的孝没有穷尽,永远会想把孝心分给与他(孝子)同类的人。根据上文的语义,我取的是第二种解释。同时,将这句话作为这篇读书心得的标题,也有传递正能量的意思。

姜氏因参与共叔段的兵变,共叔段兵变失败后,被郑庄公囚禁在颖城,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说,这辈子都再相见了。可不久之后,郑庄公便后悔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怎么说,姜氏也是郑庄公的亲生母亲啊。

这时,一个叫颖考叔的官员听说了这件事,就假借进献贡礼觐见郑庄公。庄公赏赐颖考叔吃饭。在吃饭时,颖考叔一边吃一边有意将肉放在一边。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家有老母,我所得到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唯独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想把肉带给母亲。

庄公听完,感慨万千,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孝敬,我想孝敬母亲却没有。庄公当然不是没有母亲,而是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罢了。天子一言九鼎,哪怕会后悔了,想去见母亲,可碍于面子和地位,断然不会去的。颖考叔说,这有何难,只要挖个地道,见到泉水,不就可以见姜氏了吗?到那时,谁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听了颖考叔的建议,母子相见,皆大欢喜。

篇末的君子点评说,颖考叔的孝是纯正的孝,他爱自己的母亲,还把爱心推广到了庄公身上。能传给他人的何止是孝心呢?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的存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身边的人。将自己身上的好品质,传递给他人时间幸福的人。反过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身上的优点,不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吗?

庄公见颖考叔行孝,反观自己,也跟着行孝,得到母子团聚。相信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庄公,在庄公的影响下,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及时行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