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读书就是摇头晃脑?古人八大读书法了解一下

2019-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问识字的人是否会读书,多数可能都会不置可否的笑笑.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就是读不懂.读不通,甚至越读越糊涂,而有的人读书只需一遍便能通解书意呢?这便是读书是否得法的区别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八种古人读书的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读书就是摇头晃脑?古人八大读书法了解一下一.诸葛亮:"观其大意"读书法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他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因此才能成就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他读书远没有到废寝

如果问识字的人是否会读书,多数可能都会不置可否的笑笑。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就是读不懂、读不通,甚至越读越糊涂,而有的人读书只需一遍便能通解书意呢?这便是读书是否得法的区别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八种古人读书的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读书就是摇头晃脑?古人八大读书法了解一下

一、诸葛亮:“观其大意”读书法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他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因此才能成就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他读书远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的休息。他也不会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事实证明,最终读书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成为一代贤相。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读书就是摇头晃脑?古人八大读书法了解一下

二、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顾名思义,五柳先生读书时更着重追求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他追求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抠个别字句。这一点也可从《五柳先生传》中:“每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了解到五柳先生对“会意”的追求。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读书就是摇头晃脑?古人八大读书法了解一下

三、孔子:“思丶问丶习”读书法

孔子主张读书时要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第三,当发现问题时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办法,在于请教或者读相关的句子。最后,也要经常巩固复习才能将知识深入掌握,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四、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回答他的侄女婿王庠“问学”时介绍了一种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读书方法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知识就像海洋,内容丰富。

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读一本好书应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或问题去研究。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多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例如同一本书,可以第一遍看人,第二遍看物,第三遍看事……这样数遍之后,一本书的内容就熟识了。

五、郑板桥:“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六、欧阳修:“记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七、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八、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古人八大读书方法哦!其实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只看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对你们能不能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