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李娟的父亲 让文人绝望的新疆李娟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是在文心社看到转帖的消息"王安忆陈村联手力荐新疆女孩李娟散文集"以后,去搜索李娟文字的.李娟生活在野山和荒漠里,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漂移到了阿勒泰一带.开了卖杂货的帐篷小店,随着哈萨克牧民的迁徙而流动.后来,她在乌鲁木齐干过一年裁缝.李娟出版了三部散文作品<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最早被新疆著名风土作家刘亮程发现并向<文汇报>推荐.刘亮程说:"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

我是在文心社看到转帖的消息“王安忆陈村联手力荐新疆女孩李娟散文集”以后,去搜索李娟文字的。李娟生活在野山和荒漠里,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漂移到了阿勒泰一带。开了卖杂货的帐篷小店,随着哈萨克牧民的迁徙而流动。后来,她在乌鲁木齐干过一年裁缝。李娟出版了三部散文作品《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最早被新疆著名风土作家刘亮程发现并向《文汇报》推荐。

刘亮程说:“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作家苏北写道,小姑奶奶,我真是心悦诚服地服了你的才华了。你实在是优秀的。真的要为李娟狂了。你简直就是一个天使,或者小精灵。李娟的散文,每一篇我都细细的看过。我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读的,当代的散文在李娟面前是多么的惭愧!

作家舒飞廉认为,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名作家陈村笑着读她的每一行字句,从她充满生活情趣的俏皮的语言中,试着想像她的生活。却突然被这些美妙奇异的文字感动得落泪了。

李娟的文字确实灵气十足,视野开阔,比如写树叶:“娇嫩滋润,她们是有分量、有生命的。它们飘落的时候似乎还在生长,似乎飘落也是它们生长中的一个环节。拾一枚在手中,仍感觉到水分在指间的流动,顺叶脉的河床向四面八方扩散。

我把它从中间撕开,似乎还感觉到它因疼痛而战栗。我用指甲盖在上面掐出一道道弯月的痕迹,指间便触到了血液才有的潮湿。这落叶厚而有弹性,是一块多么健康的肌肤!我把它一下子揉碎,又来回使劲揉搓,于是满首的残渍郁气,呻吟声四下传来……”。

很多作家认为李娟写得好是因为和大自然接近的关系。其实,李娟的生活很艰苦,如果没有灵魂的支柱,很容易被现实打倒而一生消沉。李娟在寂寞孤独的时候,渴望有人出现,哪怕是一个坏人。但是,这种连鬼都不来的地方,坏人来了是无法生存的。

妈妈给了她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给了她纯真浪漫执爱大自然的天性,所以,李娟的文字阳光灿烂。只有马晓燕的文章提及了她的灵气来自母亲。作为生意人,李娟的母亲只要盈余够三天生活,就关门带上女儿漫山遍野地去玩上三天!

钓鱼,掏鸟蛋,看蚂蚁洞,小虫子,摘不知名的小花,肚子不饿不回家。李娟在文章中提及,自己的鞋子送给补鞋的人去修补了,一连几天没法出门。而妈妈每天都独自一人出去,回来后兴奋地描述给她听。

比如妈妈发现了一窝小鸟,每天看它们怎样扑腾怎么张嘴吃鸟妈妈喂的食物,甚至跟它们交谈,有一天下雨了,妈妈拿塑料袋去给那窝小鸟遮风挡雨……让李娟又羡慕又着急甚至还有点忌妒,等到鞋子修好后她迫不急待地跑去自己看,却在妈妈说的鸟窝中扒出了一条蛇。李娟感到很伤心。她和妈妈切实地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流动的牧民走了,妈妈没钱雇车,无力搬家。晾在柴禾堆上的衣服常被风刮走,妈妈用斧头砍出了两根碗口粗的木头,就在门口栽晾衣服的桩子时,眼看着最后一个做生意的老乡也离开了,妈妈一边忙,一边大喊“你们走吧——你们走吧!我要在沙依横布拉克扎根了!”,“‘呯’地把木头栽入大坑,又喊‘展开暂新的人生!’再砸一下,再喊‘生根发芽!’”。

后来我去了李娟的博客,拜读她的《妈妈的信仰》,才知道妈妈信神,是个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