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段子 从刘士余主席讲段子看资本市场改革新动向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听刘主席讲段子,看资本市场改革新动向.... 两会期间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新晋"段子手"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而刘士余主席也不负众望,在记者和代表的提问时屡屡给出幽默诙谐的回答. 本文整理了刘主席在两会期间的精彩段子并进行解读,帮您透过段子看清刘主席的监管思路,以准确把握今年资本市场改革新动向.01记者问:"资本市场改革将如何'迈大步'?" 刘士余主席答:"资本市场改革是要'迈稳步'." 大唐解读: 刘士余主席的整体监管思路就是以稳为先,在市场稳定的

听刘主席讲段子,看资本市场改革新动向。... 两会期间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新晋“段子手”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而刘士余主席也不负众望,在记者和代表的提问时屡屡给出幽默诙谐的回答。 本文整理了刘主席在两会期间的精彩段子并进行解读,帮您透过段子看清刘主席的监管思路,以准确把握今年资本市场改革新动向。

01记者问:“资本市场改革将如何‘迈大步’?” 刘士余主席答:“资本市场改革是要’迈稳步’。” 大唐解读: 刘士余主席的整体监管思路就是以稳为先,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再谈改革。

这可能与他在之前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期间分管金融稳定局等部门,对稳定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深有体会有关。这次他特地纠正不是“迈大步”而是“迈稳步”,凸显出“稳”是2017年市场推进一切改革的总前提,资本市场改革步子迈多“大”,取决于步子迈得有多“稳”。

关于“稳”的内涵,刘士余主席2月26日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曾经详细阐述: “我一到证监会工作,就深切感到,在经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后,市场最期盼的是稳。

回首2016年,这一点做到了。 一是政策预期稳。我们牢牢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牢牢坚持那些被市场拥护、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市场需求,保持工作的定力。

二是市场运行稳。2016年,在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呵护下,沪深两市波动幅度在收窄,投资者的信心在增强,市场运行趋于稳定,市场的各项功能明显增强。

三是改革步子稳。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用制度改革解决股市异常波动后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拿捏好改革的顺序,稳扎稳打。“02记者问:“IPO会一直保持目前的节奏吗?” 刘士余主席笑答:“我感觉你猜得差不多。

”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黄云问:“有没有可能在科技板块率先推动IPO注册制,类似于美国纳斯纳克,然后再更广泛地推广?这样也有利于股市的正常发展。

” 刘士余主席随即回应:“你是机械工程的教授,却对我的政策这么感兴趣,提了这么好的建议,怎么这么懂我。” 大唐解读: IPO过会节奏如何把控一直是证监会主席必须面对的难题。从郭树清主席当年一刀切闸住IPO大门,到肖钢主席的“重启-暂停-重启-暂停-重启”,再到如今刘士余主席主导IPO驶入发行快车道,IPO难题考验着每一任证监会主席的能力和魄力。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IPO常态化不会影响市场稳定运行。

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IPO进入了发行快车道。2016年全年247家拿到批文,248家完成首发。同时,3月初至去年底,上证综指、深证综指、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累计分别上涨15.5%、19.8%、7.

9%和4.4%。因此,刘士余主席对于维持目前的IPO节奏是有底气的。 IPO进入发行快车道之后,市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非公开注册制”是否已经落地。对于这个问题,证监会各个官员一直讳莫如深,从未正面回应IPO是否已经或者即将实行注册制。

为什么呢?注册制实施的两大前提,一是IPO堰塞湖消解,“入口”通畅;二是事中事后监管要跟上。那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一看注册制是否已经具备落地的条件。 首先,堰塞湖何时消解。

今年年初至今已经有69家企业拿到批文,照此估计,2017年全年将会有400家左右的企业拿到上市批文,而目前还在排队的企业还有600余家,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堰塞湖的消解只需大概一年半。 其次,事中事后监管能否跟上。

2016年以来,证监会将监管及处罚予以常态化,稽查部门与地方证监局、交易所以及协会相互配合,从日常线索发现、立案调查,再到监管处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事中事后监管链条。但目前建立的事中事后监管是否已经达到注册制的监管标准,这个很难下结论。

因此,现在说“非公开注册制”已经落地还为时尚早。但黄云教授提出的“在科技板块率先推动IPO注册制”与前一段时间媒体所曝出的“证监会打算为科技类中概股回归开辟绿色通道”所透露的执政思路不谋而合,倒是有可能实施的。

03记者问:“如何理解新三板的‘积极发展’?” 刘士余主席笑着说:“你们也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大唐解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新三板,这意味着新三板的独立市场地位已经得到中央高层确认,新三板将与创业板并驾齐驱,共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新三板成为今年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三板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流动性不足。

尽管2016年6月新三板实施了分层,但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并未如愿解决股票估值低、再融资困难的问题。在IPO提速的大背景下,不少优质的新三板企业已自动选择摘牌,转而申请到主板、创业板去上市。

针对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顽疾,再次分层已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也就是说,在创新层企业中,再次选择100--200家左右的企业来设立竞价层,通过引入与A股市场类似的竞价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激活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易量,达到部分解决市场流动性的问题。

另外一个发展新三板的途径是创建新三板IPO转板机制。目前只是创业板退市企业直接进入新三板,没有新三板企业上升创业板的制度。如果能够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挂牌企业直升创业板,一方面能积极推动创业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调动优秀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积极性。

而刘士余主席回应的“你们也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不仅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开门办市场”的开放心态,而且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在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下谈发展的改革思路。

04某H股上市公司代表发言时,刘士余主席对这家上市公司的A股上市进程表示了关心。这位代表说到“我们准备回来了”,刘士余主席纠正说,“‘回来了’这个讲法并不确切,一说‘回来了’就容易让人误理解为中概股回归,你们这个情况应该说两地上市,或者A H上市。

” 大唐解读: “中概股”全称中国概念股,指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发行的股票。虽说这里的海外上市也包括H股上市,但一般意义上的中概股回归是专指从美股回归A股。

中国境内企业申请H股上市时,不需要费时费力搭建海外红筹架构(包括两种:一是股权模式,二是VIE模式),但上市后境外融资活动仍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中国境内企业申请美股上市时,需要搭建海外红筹架构,但上市后境外融资活动就无需境内监管机构批准。

相应的,H股上市公司想回归A股时,只需满足A股上市对公司财务以及信披的要求,就可以向证监会提出申请,无需H股先退市,可“A H”两地上市;但美股上市公司想回归A股时,就需要先进行私有化,从美股退市,拆除红筹架构,然后才能够在国内申请上市。

对于H股上市的境内公司来说,“A H”两地上市模式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A股上市拓宽了资本补充渠道,有助于搭建境内外全融资平台;其次,由于A股市盈率普遍高于H股,在A股上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港股股价;最后回归A股,“A H”模式将极大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港股市场上的海外投资者居多,而中资企业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国内,回归境内市场也使其能更接近目标客户。 刘士余主席对“中概股回归”和“两地上市”的较真,一方面表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信息准确性的维护,另一方面也表明监管层对“中概股回归”和“两地上市”态度的不同。

与这次主动关心两地上市的公司在A股上市进程不同,对于中概股回归,刘士余主席在今年年初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