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丽 叶永烈:究竟谁在说谎?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叶永烈,现年67岁,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市科普创作协

叶永烈,现年67岁,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

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

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战》、《何智丽风波》等。

即将出版《叶水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普作品24卷。

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何智丽,现年43岁,1989年加入日本国籍,改名小山英之,并同时成为日本乒乓球女队一号主力。退役后就职于日本某企业(非乒乓球)。中国上海籍乒乓球运动员,中国国家队主力选手,曾排名世界第一。1985年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1987年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1994年第12届广岛亚运会女子单打冠军。

1996年,何智丽与日本丈夫小山英之因为男方外遇而离婚,至今独身。

2007年3月,因为其“多年好友”叶永烈的“何智丽系列文章”。再次将已经渐渐被公众淡忘的她推到了舆论和大众口舌的风口浪尖之上。

2007年3月底,何智丽做客上海《新民晚报》,就“好友”叶永烈文章之事首次在向公众开口评说此事。

“叶永烈说的一切,既不是事实,也非我所授意,更非我所愿意!”这句应该是何智丽发出的最让人吃惊的话。几乎是在刹那间,何智丽又把叶永烈推向了审判台。

究竟这其中有何玄机,而谁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谎呢?

客观的讲,何智丽跟当年抗拒让球事件一样,是个强硬的铁人形象和不屈的脾气,也就是犟!

当初看叶永烈的文章时,我就有几点疑问,觉得有些话或者事实不象是出自何智丽之口。首先,当年(1987)何智丽参加世乒赛时并非世界排名第一,当时的世界第一和锦标赛种子排名第一均为耿丽娟,其次,根据后来孙梅英的回忆,半决赛打山西削球手管建华时以前,何智丽已经明确向组织表态不同意让球,而且也得到了孙梅英的支持。

前一段,孙梅英还专门就此事写了一篇说明文章.但是叶永烈回避了何智丽曾接受陈静让球之事.至于半决赛,事实上,比赛过程也并不是叶永烈所说的何智丽淅沥哗啦就把管建华给拿下了,第一局,虽然心存不满,但是何智丽还是处于犹豫中,应该承认:何智丽的确在“让”管建华,只是此后何智丽不在犹豫,连下三局将队友淘汰。

第三,广岛亚运会决赛对邓亚萍一役,何智丽是3:1赢的,而不是3:0。

如果这第一篇文章确实是出自何智丽“授权”或者“口述”,那么我想何智丽应该不至于记性如此之差,也不至于这么糊涂,把自己这件事如此具体的细节不向叶永烈交代清楚。这样一来,岂非授人以柄?

所以现在看来,这第一篇文章,起码没经过何智丽“校对”。

至于其后叶永烈文章中关于一些细节的描述同样为何智丽所诟病。这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关于何智丽或者其家人是否请叶永烈帮忙一圆何智丽“我想有个家”之梦的问题了。

按何智丽的说法,她和她的父母并未请求叶永烈帮忙此事。

先不管何智丽此话的真假,咱们先自己想想,以何智丽特立独行的个性,有必要“求”别人帮她找老公吗?何智丽事件已过去近20年,她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何智丽也不是某位急于出名以搏出位的明星,来靠这些爆炸性的新闻来争取眼球。而且,即使何智丽有这样的想法,那她也断不至于不顾及自己当年的“恶劣”影响。因为很显然,想凭借叶永烈的文章而取得新的瞩目只能适得其反,“自取其辱”。

1988年奥运会比赛是否存在让球嫌疑,也就是现在被广泛怀疑的陈静半决赛和决赛都是五局淘汰焦志敏,李惠芬是否属于真打事件.即使到今天,我们大家都还不得而知,作为当时已非局内人的何智丽更不可能知道太多。那时候就是真有让球之类的事,估计也没有哪个队员或者教练敢告诉何智丽。

关于88年奥运会何智丽参赛资格问题更非叶永烈所描述的那样:何智丽被打压而失去参赛资格。因为以当时世界女子乒坛的格局来看,李惠芬和焦志敏无论当时的竞技状态还是对外成绩,客观讲还是很不错的,她们俩当时对外战绩基本是无敌。

也就是说,只剩下陈静和何智丽之争了,陈静时年尚不足20岁,应该说经验不比何智丽,但是,中国乒乓球队在考虑参赛名额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要考虑打法均衡齐全的问题,陈静不同于何智丽的两面弧圈技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打的是“实力球”。

这在当年奥运会陈静夺冠和后来的世界大赛中已经证明了,尽管陈静这个奥运会金牌也曾受到很大的质疑.所以说,仅仅凭借孙梅英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上的文章就判定何智丽被打压而无法参加奥运会,起码在某种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叶永烈这样的论调多少有些牵强。

最让何智丽对叶永烈不满意的就是关于“大阪池田银行对何智丽非常照顾,“哪怕天天不上班,她也有不错的收入”。这段话了。这句话,不用何智丽自己解释大家也能明白。在日本,无论你是多大的名人,都必须勤奋的工作,否则铁定丢饭碗。更何况何智丽是一个已经跟自己的日本丈夫离婚的过气球星而已。

但是,何智丽自己也承认,确实跟叶永烈是多年的好友。既然是好友,那叶永烈就有责任去保护她,也有责任替何智丽澄清一些事实。只不过,叶永烈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反到得罪了何智丽。

正如叶永烈自己所回应的那样:“现在我不愿意谈这件事情,明眼人自有定论。”

那个明眼人也说了:“何智丽在说谎。她这个人头脑有些简单,她很容易受别人的话的影响。”

可大家更糊涂了,到底该信谁的话?

固然,何智丽是个容易”冲动“的人。但是,从叶永烈自己所写的这几篇文章来看,即使我们不能断定是否出自何智丽的授意,起码存在叶永烈太过显示自己的主观臆断。也许叶永烈写的基本框架属实,但是过多的自我添料和猜测,已经背离了他当初写这些文章的初衷。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叶永烈为何智丽写的这几篇文章,的确是在为何智丽鸣不平。在为何智丽着想。这点,作为当事人的何智丽不该抹杀。

毕竟是20年的朋友了。

其实,何智丽之所以愤愤不平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文章出台之后,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她所期望的支持和理解,反而大多数人对其当年的行为充满了不满。假如叶永烈的文章替何智丽出了气,挽回了损失,那她估计不会再来”澄清“,也不会指责叶永烈不经自己授权就写自己的。

都过去20年了,该淡的都淡了,该过去的也都风平浪静了,这陡然间冒出这场风波实在让人始料不及。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不是你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20年如同弹指一挥,何智丽以如此的方式回归大众。

20年又似过眼云烟,叶永烈从小灵通漫游未来,又开始了自己写作的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