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2017-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学习感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最高端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大力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为此,我院各学科,研究生导师及全体研究生共同推进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希望以榜样的力量.生动的事例.优良的传统引导广大研究生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一名研究生,也深有感悟.一.学术

关于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学习感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最高端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大力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为此,我院各学科,研究生导师及全体研究生共同推进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希望以榜样的力量、生动的事例、优良的传统引导广大研究生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一名研究生,也深有感悟。

一、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重要意义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老子在《道德经》 里面所讲的“道” 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为“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老子眼中的“道德” 二字其实言明了我们“为人”的准则和目标追求。对于科学精神,任鸿隽先生说过,“科学精神者何? 求真理是已。” 这也指出了我们“为学”的要求。

良好的科学道德与端正的学风其实反映的是一名合格研究生或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为人”、“为学”之道。我国科技界具有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和优良作风。比如,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和化学家侯德榜等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科学道德的“四大信条”;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一直提倡“三老四严”的作风。无论是“四大信条”还是“三老四严”,都是传统的道德诚信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对于个人来说,科研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研究生具备端正的学风,是成为合格科学工作者基础要求,同时,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必须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也是科学成果产出的必备素质。

良好的科学道德与端正的学风既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体现形式与重要保障,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目标指向。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

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讲话中强调 :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自律意识,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这不仅把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而且为新时期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更是宝贵财富,也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