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的童话 略论王秀梅《一九三八年的铁》的抗战书写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秀梅的小说创作以犀利的想象力和尖锐的社会反思作为显著特征,长篇小说<一九三八年的铁>延续了这一特点,同时,这部小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构起了某种隐隐约约又牢不可破的联系,使得历史书写具有了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小说对抗战历史的塑造也具有轻盈敏捷的特点,发挥出了王秀梅作为女性作家在情感细腻度.想象饱满度.语言诗意度等方面的优势.因而,这部长篇集合了王秀梅的叙事优势,也具有历史与现实的互相指涉结构,可以代表王秀梅小说创作的新高度.<一九三八年的铁>以家族史口述笔记的形式,通过"

王秀梅的小说创作以犀利的想象力和尖锐的社会反思作为显著特征,长篇小说《一九三八年的铁》延续了这一特点,同时,这部小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构起了某种隐隐约约又牢不可破的联系,使得历史书写具有了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小说对抗战历史的塑造也具有轻盈敏捷的特点,发挥出了王秀梅作为女性作家在情感细腻度、想象饱满度、语言诗意度等方面的优势。

因而,这部长篇集合了王秀梅的叙事优势,也具有历史与现实的互相指涉结构,可以代表王秀梅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一九三八年的铁》以家族史口述笔记的形式,通过“我”与外祖母黄杏儿的对话双向地展示抗战历史的风起云涌和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对历史诗意和现实荒诞分别采用了方向相反的诗学姿态。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小说建构起了一座时空之桥,文本叙事可以方便地来往穿梭,其意义空间因而也尤其阔大悠远。因此,这部小说呈现了一种新颖的历史诗学,其意义值得重视。

一、抗战书写:铁与传奇

不同于一般的抗战书写,《一九三八年的铁》是以女性生命经历建构起来的抗战史。这部小说中关于抗战历史的书写是女性化的,具有阴柔之美。小说题目中的“铁”构成了小说情节中一个贯穿性的隐喻。它带动小说的全部故事情节,并直接催生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因此,“铁”是小说最核心的意象,也是解读小说主题的最佳人口。

在物象层面上, “铁”指的是一九三八年从地下出土的铁器和作为抗战武器的枪。 “飘零之物,随风飘荡,终化尘土。不及那经过烈火淬炼的铁器,埋藏地下千年却不朽。”“今天出土的这些铁器,埋在地下有千年之久,看来是专奔老爷而来的。

如今乱世,看来它们也想有一番作为。”从地下挖出箭簇,不过是小说设置的一个引子而已,它所引导出来的抗战历史才是核心。而作为武器的枪在小说情节中数次起到关键作用,既是实指枪的作用,更是喻指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千年而不朽”。小说中惨烈的抗战故事由此展开,也由此升华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人物命运都被涂染上了厚重的悲剧色彩。因此, “铁”既是叙事线索,也是小说主题的外在投射。

在意象层面上, “铁”所具有的坚硬与冰冷是小说叙事的主色调,更是小说中各个投身抗战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写照。小说所讲述的抗战史以胶东水道镇的真实历史为蓝本,而胶东抗战的历史则是无比惨烈的。小说中的胡菰浦、韩角声、白芦等的抗战斗争都充满强烈的命运感,黄杏儿、胡谦、秦六指、早川千春等也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在自己的命运中浮沉。

小说最后,“我”的父亲从花园里再次挖出了一九三八年曾经现身的各种“铁”,小说中的抗战史所具有的冰冷气质被当下现实的庸俗市井之气彻底消解。

“铁”一般冰冷的抗战史成为了过去时,一九三八年被挖掘出来的“铁”和几十年后挖出来的“一九三八年的铁”构成了巨大的文化裂隙,两者形成强烈的互文和对照关系,使得小说对抗战历史的呈现更加具有历史感与沧桑感,同时这种呈现也因为“一九三八年的铁”而具有了当下指向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