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和的故事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那些事儿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郑和下西洋一事,作为起航地的太仓,一直引以为豪.郑和(1371—1433),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阳(今云南晋宁)宝山乡知代村人."靖难之役"中,因战功为明成祖赐郑姓,改名为和.从永乐三年(1405)自太仓刘家港首航起,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等人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遍及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促进了与各国的交往和友谊.经

郑和下西洋一事,作为起航地的太仓,一直引以为豪。郑和(1371—1433),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阳(今云南晋宁)宝山乡知代村人。"靖难之役"中,因战功为明成祖赐郑姓,改名为和。从永乐三年(1405)自太仓刘家港首航起,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等人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遍及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这七次航行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促进了与各国的交往和友谊。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郑和首次下西洋首航日7月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节。

对于这样影响世界航海史的重大活动,在太仓作为州县一级的行政建制,即明代弘治十年(1497),巡抚朱瑄奏准,割昆山、常熟、嘉定3县部分地区立太仓州那年编纂的首部《太仓州志》当然不会失载,而且在多处记述:卷八《费信传》云:"费信,字公晓,从戎太仓卫,颇练达知书。

永乐七年、十三年,宣德六年,三随太监郑和;永乐十年,一随少监杨敏等,泛海往占城、满剌伽、苏门答剌、锡兰山、小呗喃、柯枝、古里、忽鲁谟斯诸国,历览其风土人物之异,逐国分序,各咏以诗,号曰《星槎胜览》,家传而人诵之。"

此段文字记述了费信四下西洋所至西洋诸国的名称,以及他根据亲历亲闻撰写的记载了各国风土人情的著作《星槎胜览》等信息,并告诉我们,在费信四下西洋的经历中,"三随太监郑和"、"一随少监杨敏等",为什么分开讲,很显然,永乐十年那次下西洋,并非郑和带队,而是少监杨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将明代初年下西洋的事情全部说成是"郑和"率领是不严谨的。

该志卷九《杂志》部分,还详细记载了永乐七年那次下西洋的规模:"永乐七年己丑,太宗文皇帝命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二万七千有奇,驾海船二十八艘,赍奉诏旨,往赏东南濒海诸番,以通西洋。是岁九月,自太仓刘家港开船回日,仍于此处住泊,故诏旨云然也。"28艘乘载27000多人的船队,这声势和规模,在现在看来也非同寻常。

同卷又一则记载:"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诏书内一款云:‘下西洋诸番等国宝船悉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云云。"这则史料表明,七下西洋的行动不是连贯的,中间永乐皇帝也曾下诏暂停过,具体原因不明。

上述种种,都说明《弘治太仓州志》的史料价值是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从史志专业的角度来说,作者在本志中给予我们的信息量也是很丰富的。当然也不能说此志是完美无缺的,就下西洋这件事情而言,没有记载首次远航,《嘉庆直隶太仓州志》 卷二十四可以补上这个不足:"永乐三年,命内官监太监郑和暨王景宏、侯显等,帅师二万七千有奇,海船二百八艘,赍敕谕金帛赉西洋琐里等三十余国,擒海寇陈祖义于三佛齐国。

五年回。"还有永乐十九年的一次,我们可以从《乾隆太仓卫志》"节侠"看到:"永乐十九年,本卫世袭百户费信,字公晓,从中贵郑和等,统军二万七千人使西洋时,锡兰山诸国梗化,剿平之。

纪其风土人物,名《星槎胜览》。"说明下西洋的举措,在当时也不是毫无阻力的,甚至遭到来自海寇、锡兰山诸国的阻挠,不得不采取武力"剿平之"。

另外,关于下西洋的次数,一般都说七次,但《康熙昆山县志》却说是八次,该志卷十九艺文收录明代周复俊所撰《费公晓星槎胜览序》中,详细记载称:"星槎集者,吾邑费姓公晓氏著也。成祖文皇命内侍郑和,即世所称太监三宝者使西洋,抚谕诸蕃彝,采访灵异,一如胡文安公故事,而兹行尤雄俊尊大,发锐卒二万三千人,四十有八,诸金币、宝玉、绣、彝器、矛戟、糗粮,丘委林积,靡不具载。

文采论识之士,颛一矢谟策书,备上清览,故简才为要,而公晓预选矣。由东吴海壖开,每 扬十二帆,历广闽诸岛国以进……迹其往复,自永乐己丑,迨宣德癸丑,凡八次,危险亦屡矣……"

郑和下西洋,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苏州方志如是说,值得研究,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