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部关于晚清重臣彭玉麟的专门传记——《彭玉麟大传》

2018-0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湘军水师在岳州城下遭遇惨败后,迅速南撤至长沙城内整修.征湘军趁机以岳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迅速占领了许多城镇,夺取了不少渔船,水陆并进,逼近长沙.不久,征湘军重新占据湘阴和宁乡,水军推进至靖港一线.战争局势,重新回到湘军出师前的状态.由于长沙城内驻扎着强大的湘军水师,征湘军不敢贸然对长沙发动攻击.征湘军统帅林绍璋,将眼光放到了长沙南面的一个重要城市上.这个城市,就是湘潭. 湘潭,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的商业重镇,明清时期尤其发达,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湘潭的米市尤其

湘军水师在岳州城下遭遇惨败后,迅速南撤至长沙城内整修。征湘军趁机以岳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迅速占领了许多城镇,夺取了不少渔船,水陆并进,逼近长沙。不久,征湘军重新占据湘阴和宁乡,水军推进至靖港一线。战争局势,重新回到湘军出师前的状态。

由于长沙城内驻扎着强大的湘军水师,征湘军不敢贸然对长沙发动攻击。征湘军统帅林绍璋,将眼光放到了长沙南面的一个重要城市上。这个城市,就是湘潭。 湘潭,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的商业重镇,明清时期尤其发达,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

湘潭的米市尤其出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几个米市之一。 林绍璋之所以会看上湘潭,除了它商业繁荣,可为征湘军提供大量粮饷之外,还有战略位置方面的考虑。

对于长沙来讲,湘潭处于水(湘江)之上游,靖港处于水(湘江)之下游。只要控制住湘潭和靖港两个点,便可切断长沙的水路交通。 在当时,物资的运输主要靠水路。切断长沙的水路交通,物资运不进去,长沙也就成了孤城,就很容易攻下了。

更为重要的是,切断长沙的水路交通,湘军水师也就被困住了,对于征湘军来说,是一网打尽的好机会。所以,在靖港已然攻占的情况下,征湘军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攻占湘潭,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4月24日,林绍璋亲自率领征湘军7000余将士,杀向湘潭。

清廷在湘潭并没有布置重兵,于是,征湘军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接着,林绍璋命令手下将士,在湘江上构建木城,从而堵住了湘军水师向南的退路。 此时,湖南省城的北、西、南三面,都被征湘军占领。

湖南巡抚骆秉璋毫无军事才能,他将这一危局,完全交给曾国藩及其湘军来处理。 曾国藩当然知道湘潭对于战局的重要性,可是他的手下,实在是没有强兵悍将可派。湘军陆军中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由满族人塔齐布率领着。

之前,塔齐布一直在湘鄂边境,与胡林翼一起对抗太平军。征湘军攻打宁乡的时候,曾国藩命塔齐布迅速南下,驰援宁乡,然而塔齐布尚未启动,宁乡就陷落了。曾国藩想来想去,只有塔齐布的军队,攻打湘潭才有胜算。

于是,他派出传令兵,快马加鞭赶赴塔齐布大营,命他迅速南下,收复湘潭。 就在塔齐布大军开赴湘潭城外的时候,一场关乎湘军水师生死存亡的大讨论在长沙城内激烈地展开着。大家讨论的焦点,是湘军水师应该向何处攻击。

有的人认为,应该出兵攻打靖港,消除来自北面的威胁。也有人认为,水师应该南下支援塔齐布,一起拿下湘潭。两派意见截然相反,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时参加讨论的,有不少牛人,其中就有左宗棠。

之前我说到过,左宗棠跟随新任湖北巡抚张亮基去了武汉。之后不久,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没有继续跟随他,而是回到了老家湘阴。征湘军第一次攻打湘阴的时候,左宗棠离开湘阴来到长沙,投奔巡抚骆秉璋,为其参谋辅政。

这次湘军水师军事会议,他应曾国藩的请求,前来参加。 左宗棠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湘军水师,应该以全部10营兵力攻打湘潭。他认为,如果湘军水师举全军之力攻打靖港,一旦失败,退入长沙城中,那便只能等死。

而以全部兵力攻打湘潭则不同,一旦失败,可以退往老巢衡阳,与留守衡阳的罗泽南、李续宾所部湘军陆师合兵一处,足以自保。如此一来,即便省城失陷,湘军也没有全军覆没,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当时的左宗棠,毕竟官微言轻,他的意见没能使大家达成一致。 当时,湘军水师的10个营官,包括褚汝航、夏銮、杨载福、彭玉麟等人在内,都在会议现场。大家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觉得他们当中,只有彭玉麟书读得多一些,智谋更超群一些。

所以,他们一致认为,与其议论半天没有结果,还不如让彭玉麟决断一下。 彭玉麟为什么突然在湘军水师中有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彭玉麟真正有智谋,大家都相信他。不过,我觉得,杨载福此刻也推举彭玉麟,恐怕并非出自本心,因为他一向是看不起彭玉麟的。

我的这种揣测,没有史料的支持,只是一种正常的推理而已。反正不管怎么说,彭玉麟就这样被他的同僚们,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他接下来的决定,将关乎整个湘军的生死存亡。

彭玉麟的意见,与左宗棠完全一致。这是两位日后的湘军大佬,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纵观彭玉麟的一生,在为人处世、从政治国理念上,与他共识最多的,就是左宗棠。 彭玉麟认为,湘军水师应该迅速向湘潭进发。

曾国藩同意了他的意见。但对于曾国藩而言,此刻的湘军水师基本上是他的全部家当,一次性全部豁出去,对于他这种生性谨慎的人来讲,是非常恐怖的。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派褚汝航、夏銮、杨载福、彭玉麟等率水师5个营立即前往湘潭,支援塔齐布,并与他们约定,剩下的5个营水师以及两营亲兵会在第二天开拔,前往湘潭。

实际上,曾国藩是想利用这一天时间,再看看战局的发展,以决定剩下的7营部队要不要去湘潭。

他的这一留,为之后的大败埋下了伏笔。 开往湘潭的5营湘军水师部队,其统帅仍然是褚汝航,毕竟他是湘军水师的始创者之一,比彭玉麟、杨载福资历深。虽然经历岳州一战,褚汝航的威名有所挫动,但他仍是湘军水师中,除曾国藩之外,权力最大者。

褚汝航率军来到离湘潭城只有十余里的湘江水面上。当时,他们对塔齐布所部湘军与征湘军的战斗情况,并不是很清楚。于是,褚汝航派出暗探,前往湘潭城内打探消息。 不多久,暗探给褚汝航等人,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塔齐布已经多次击败征湘军,征湘军由于连吃败仗,士气非常低落。

原来,此次率军攻打湘潭的征湘军将领林绍璋,并不是一个能力很出众的人。他的军事眼光不行,在攻下湘潭后,没有迅速合围长沙,给了湘军以可乘之机。

他驾驭部下的能力,则更加不行,大家都不怎么听他的。 攻下湘潭后,征湘军各部将领,忙于敲诈勒索城中的富商,对湘军的反击准备不足,林绍璋无法制止他们。塔齐布趁机发动突袭,取得了不少胜利。

更为严重的是,征湘军新敲诈来的这些财产,这分配上出现了问题。那些从两广一路杀过来的老太平军和新加入的湖南、湖北一带的太平军,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了械斗,死了不少人。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征湘军的士气。(本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