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何家大院 乡愁 何家大院——来看看清末民初海口的第一豪宅

2019-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月25日(腊月廿八)下午,在龙华区义兴街的"何家大院"内,何家300多位家庭成员聚集一堂,以当天"海口最大家族团圆饭"的形式,欢度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也把浓浓的年味和亲情洒向骑楼老街.从海口市老城区解放西路新华书店一侧小巷进去,寻到义兴后街67号,外墙上写有海南省商业集团公司幼儿园字样,如果不是特意来寻访的话,很难想象这幽深小巷里曾经就是清末民初海口第一豪宅-何家大院.霍山何家大院 乡愁 何家大院--来看看清末民初海口的第一豪宅何家大院背后的家族故事,浓缩了海口一

1月25日(腊月廿八)下午,在龙华区义兴街的“何家大院”内,何家300多位家庭成员聚集一堂,以当天“海口最大家族团圆饭”的形式,欢度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也把浓浓的年味和亲情洒向骑楼老街。

从海口市老城区解放西路新华书店一侧小巷进去,寻到义兴后街67号,外墙上写有海南省商业集团公司幼儿园字样,如果不是特意来寻访的话,很难想象这幽深小巷里曾经就是清末民初海口第一豪宅—何家大院。

霍山何家大院 乡愁 何家大院——来看看清末民初海口的第一豪宅

何家大院背后的家族故事,浓缩了海口一百多年的历史。

何家大院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精品,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有房屋5栋,两个花园,整体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无论从外型设计还是室内装饰,都很好地体现出主人受到过良好的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何家大院由清末民初海口大富商何达启所建。

霍山何家大院 乡愁 何家大院——来看看清末民初海口的第一豪宅

何达启

清末民初海南著名侨商、

海南近代经济开发的先驱者

何达启是乐会县南盈村(今海南琼海市朝阳区南盈村)人,字华甫,学名荣光。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出生,相貌英俊。在庐江郡、三英堂《何氏家谱》上记载着:何达启为何氏兆成公支南盈王宣公派支,其父名叫何世文,诰封奉改大夫,生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其母王氏,诰授五品夫人,中年守节,家徒四壁,以纺织赡家,生下独子何达启。

霍山何家大院 乡愁 何家大院——来看看清末民初海口的第一豪宅

十五岁那年,何达启在母亲的撮合下与村里一位年长他两岁的林姓姑娘成婚。新娘子嫁进何家后就显示出要掌管何家的意图,对于年龄小于自己的丈夫,更是严加看管。而在何达启的心里,他是家中独子,长辈都是当地有名望之人,虽然在他这一辈,家道中落,家世比不上媳妇,但这个少年始终相信自己有能力扛起这个家,不愿成为“妻管严”。

那时候,乐会很多年轻人都到南洋谋生,在这个少年心里,开始萌生了外出打拼的念头。婚后不到一个月便告母别家,只身徒步到海口谋生。

据《海南百科全书》记载,1883年,何达启在海口投奔琼海老乡几年后,随着出南洋的商船去到越南。1886年他经老乡介绍,转到马来西亚当胶工,后进入德国船长家当帮工。何达启的命运也就此转变。

那一年,德国船长夫妇要回汉堡度假,匆忙中将一个装满金银首饰、股票和地契的箱子遗落了。已经回国的德国夫妇以为再也找不到箱子了,失望至极。本来这次回汉堡,就是要处理巨额的股票业务的,如果找不到这个箱子,他们将面临破产。

谁知,当他们三个月后返回时,何达启将箱子完好无损地送还给了德国船长。原来他们临出门时,将箱子忘记在客厅茶几上。船长欣喜地接过箱子,一把拥抱了这个中国少年。从此,他成为这位船长最信得过的家庭总管,不久,何达启被船长派到远洋轮船上当水手,因为通英语,几年后来往于欧洲和马来西亚的他升任为船长、德国轮船帮办。作为努力工作的报偿,何达启曾被德国船长送往德国汉堡,专攻德文和商业经营。

1890年,从南洋回到海南的何达启在海口创办第一家远洋“森堡船务公司”,代理海南石油和开发各种业务经营,并从德国汉堡购置了一艘大轮船,首开海口至马来西亚远洋航运,并经营海口至其他地区的航线,船队规模最大时达到10艘。

坊间提起海南第一个橡胶园——琼安胶园,说得最多的是侨商何麟书,很少有人知道,何达启也是海南第一个橡胶园的开辟者之一。他的船队冒死带回的橡胶种子,成为日后海南“橡胶帝国”的黄金种子,他为新中国橡胶事业带回了希望。

据史载,1902年,当何达启还没被海口商人充分注意时,他已悄悄从德国汉堡购进海南第一艘远洋油轮,此时的他不仅仅代理外国商船的业务,而且拥有自己豪华的油轮。这是一艘客货联运的大油轮,首开一站为马来西亚。就是在这艘船上,来自马来西亚橡胶园的第一粒橡胶种子被悄悄运往何达启的故乡乐会,橡胶的根开始在海南岛上扎了下来。

据《海南百科全书》记载,1906年,何达启与叔父何麟书等人合股组建琼安垦务有限公司,集资五千银元购买胶种从马来西亚偷偷船运回琼,当中的艰难苦楚只有何氏叔侄知道。他们在今琼海市崇文乡合口湾辟地十七公顷植胶,创办了海南第一个橡胶园——琼安胶园,而何达启自创的荣华垦殖有限公司将橡胶移植成功,此举引发了华侨投资开发海南橡胶种植业热潮。

当时何达奇几乎垄断了海南的石油贸易和船务运输业务,连一些德国、英国人都到他的公司打工,何达启成为海口当时名副其实的首富。已经富甲一方的何达启有感于家乡没有一个像样的菜市场,便在海口市博爱南路建起了当时最大的菜市场——展南市场。

同时,在海口还拥有南发公司、琼盈号等多家知名企业商号与众多房地产,投资涉及航运、陆运、热作农业、商业贸易、房地产、戏院、书局等。据《海南百科全书》记载:何达启气质儒雅,热心公益,先后资助建设了海口福音医院(海南农垦医院的前身),西庙菜市场(今存)、大英山环海中学三层教学楼(日本侵琼时,大楼遭日机炸毁)等。

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后,何达启买地建房,在竹林村建造了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中西合璧”豪门宅院——“何家大院”。

20世纪初,它是当年海口规模最大,造型最奢华的豪门大院。所有的瓷砖和木料都是何达启的大油轮从南洋购进的,设计师是一位德国人,整栋房子的设计理念中西结合,里面既有神牌供奉祖先,又有现代通风和卫生条件的套房。

何家大院门上是栩栩如生的精美无比木雕图案,院内古木参天,环境优美,大院北侧院墙有精致的雕塑图案,坐北朝南的几幢二层楼房,窗户和栏杆是西洋式造型,而门窗的木雕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

院内的石板平整,整个院落四通八达,门廊相通,规模宏大,有大小房间数十间,尽管老宅已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但从这些造型精美的建筑中依然透出一股贵族气息。

漫步老宅院望着长满青苔的院墙和幽深的庭院,仿佛看见这座豪宅往昔灯红酒绿、妻妾成群、儿孙满堂的奢华光景,然而时过境迁,昔日浮华早已成过眼云烟,风光不再。

如今即便是海口本地人也已很少有人知道何家大院里曾经有过的辉煌和荣耀,但在海口这座日益繁华的城市记忆里已留下精彩一页。

2010年,何氏重拾腊月二十八吃团圆饭的传统,家族子孙从世界各地赶回“何家大院”齐聚一堂,举家团圆,把酒言欢,共享团圆饭,同照全家福。这是一种乡愁、一份牵挂。

何氏后人

参加腊月廿八团圆饭

“心头的味道,从童年一直挂念到今天。” 89岁的何月清是“何家大院”创建人何达启的孙女,住在大宅几十载,光阴一瞬即逝。虽然时间久远,但少女时期大院里过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大年初一起来洗漱后,无论老少,都要吃‘斋菜’,寓意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

回忆起少时大院里过春节的场景,何月清说,那个味道一辈子都会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