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地域文化的永恒烙印

2019-05-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得每逢过年过节,街上都会涌现出一群穿红戴绿,画着大腮红,带着假发.大花以及扮成唐僧师徒四人的大爷大妈,他们组成秧歌队伍,从城西头一直扭到城东头,吹唢呐的大叔鼓着腮帮子一直边吹一边走,还不忘了和围观的群众互动,还有一些小孩子混到秧歌队伍里,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扇子和手绢一路扭扭搭搭的.最好看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地域文化的永恒烙印是的,东北过去过节时都是这样样子,用东北传统艺术和鼎沸的人声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其实秧歌也分很多形式,而且在北方许多省份都很流行,比如:比如:昌黎地秧歌,东北秧歌

记得每逢过年过节,街上都会涌现出一群穿红戴绿,画着大腮红,带着假发、大花以及扮成唐僧师徒四人的大爷大妈,他们组成秧歌队伍,从城西头一直扭到城东头,吹唢呐的大叔鼓着腮帮子一直边吹一边走,还不忘了和围观的群众互动,还有一些小孩子混到秧歌队伍里,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扇子和手绢一路扭扭搭搭的。

最好看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地域文化的永恒烙印

是的,东北过去过节时都是这样样子,用东北传统艺术和鼎沸的人声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其实秧歌也分很多形式,而且在北方许多省份都很流行,比如:比如:昌黎地秧歌,东北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陕北秧歌等等。作为一个东北土著人,我认为扭秧歌是融入进日常生活的一项娱乐活动,算得上是东北文化的一大亮点。

最好看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地域文化的永恒烙印

东北秧歌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年间,杨宾就在《柳边纪略》中对东北大秧歌有所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又说:“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繖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铜锣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

最好看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地域文化的永恒烙印

”从历史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秧歌形式多样,器乐种类丰富,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北方劳动人民以农业生产为经济的主要形式,在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免灾时所作的歌曲,经过时间的沉淀,吸收了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的技艺和表现形式,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东北秧歌。

说到东北秧歌的形式,就要非常佩服东北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东北秧歌在形式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既复杂而独立,既传承传统又不断创新。除了集体表演式的扇子手绢舞蹈,还融合了《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的经典桥段,以及二人转形式的对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