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纺股份造假案件】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

2019-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纺股份的一季报对涉及的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诉讼分阶段作了汇总披露.截至一季度末,上市公司共收到 121 起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案件,涉案金额共计约1897.72 万元,其中 72起已结案,13起已开庭审理,36起尚未开庭审理.由于本月17日虚假陈述案件诉讼时效届满,尽管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但也意味着提起诉讼的投资者并不多.[南纺股份造假案件]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经监管部门查明,上市公司连续五年财务造假.从2006年~2010年,南纺股份分别虚构利润3

南纺股份的一季报对涉及的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诉讼分阶段作了汇总披露。截至一季度末,上市公司共收到 121 起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案件,涉案金额共计约1897.72 万元,其中 72起已结案,13起已开庭审理,36起尚未开庭审理。由于本月17日虚假陈述案件诉讼时效届满,尽管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但也意味着提起诉讼的投资者并不多。

【南纺股份造假案件】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

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经监管部门查明,上市公司连续五年财务造假。从2006年~2010年,南纺股份分别虚构利润3109.15万元、4223.33万元、15199.83万元、6053.18万元和5864.

12万元,占其披露利润的127.39%、151.22%、962.40%、382.43%和5590.73%。如果扣除虚构的利润,则南纺股份从2006年~2010年连续五年亏损。如果按照退市制度的相关规定,南纺股份早在2010年就已经被资本市场扫地出门了。但因为财务造假,南纺股份至今仍然“活跃”于资本市场上。因财务造假而成功“保牌”,南纺股份堪称A股市场的一朵“奇葩”。

【南纺股份造假案件】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

通过追溯调整,从2006年至2010年该上市公司连续五年亏损,理应被强制退市,但“时过境迁”之后,监管部门并未动真格,事实上也导致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其严肃性也严重打折。再比如违规成本低的问题。南纺股份被证监会罚款50万元,与最高的60万元相比,几近“顶格”处罚,责任人员处罚最重的莫过于终身市场禁入。如此处罚既达不到严惩违规者的目的,也起不到警示后来者的效果。

【南纺股份造假案件】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件性质非常恶劣

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的另一“看点”即为投资者大面积放弃维权的现象。资料显示,2012年南纺股份一季报末的股东数量超过一万六千名。假设这就是南纺股份多年股东人数的平均水平,则如今发起维权的投资者不足1%,比例非常悬殊。另一方面,即使在5月17日之前仍有投资者加入维权的队伍,涉案金额也不过两千万元左右,这再次凸显出违规成本低的一面。

另一方面,即使目前打官司的投资者最终胜诉,其赔偿资金则来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赔偿维权的投资者,实际上相当于南纺股份现任股东亦在为上市公司当年的违规行为埋单,但这些投资者却是无辜的。如此的赔偿方式,对现任股东公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已过一审的证券法修订草案欲推出代表人诉讼制度,相对于个体诉讼,代表人诉讼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代表人诉讼的短板同样明显。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更需要集团诉讼制度。集团诉讼制度不仅能解决投资者维权难的问题,也能真正达到严惩违规者的目的。但这样一项市场呼吁多年的制度,至今也没有任何踪影。推出集团诉讼制度,为什么就那么难呢?

时隔多年之后,超过99%的投资者放弃维权,除了某些投资者处于信息链的末端并不知晓相关消息外,其背后的本质是维权难在作祟。毋庸置疑,置身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没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也没有谁愿意放弃维权的。但如果维权的成本较高,并且时间跨度上较为漫长时,放弃维权或许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