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莲什么时候丢失 红楼梦中写甄英莲(香菱)在这本书中什么寓意?

2019-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扩展的看一下这个问题,<红楼梦>虽然是曹公创作的小说,但是中国的白话小说与"话本"有很大的关联,说书人在说一个长篇故事之前,一般都会讲一个小故事,一方面是吸引听众,另一方面解释长篇故事的主旨,这类的例子在<三言二拍>中比比皆是.甄英莲什么时候丢失 红楼梦中写甄英莲(香菱)在这本书中什么寓意?从这个结构来看甄家的故事,甄家就是一个缩小的贾家,比如第一回中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甲戌侧批(甲辰夹批):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

我们扩展的看一下这个问题,《红楼梦》虽然是曹公创作的小说,但是中国的白话小说与“话本”有很大的关联,说书人在说一个长篇故事之前,一般都会讲一个小故事,一方面是吸引听众,另一方面解释长篇故事的主旨,这类的例子在《三言二拍》中比比皆是。

甄英莲什么时候丢失 红楼梦中写甄英莲(香菱)在这本书中什么寓意?

从这个结构来看甄家的故事,甄家就是一个缩小的贾家,比如第一回中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甲戌侧批(甲辰夹批):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

再比如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又本是有宿慧的,追随一僧一道出家。贾宝玉其实就是不以功名为念,甄士隐似乎就是一个老年的宝玉,宝玉最后也是出家了。

甄英莲什么时候丢失 红楼梦中写甄英莲(香菱)在这本书中什么寓意?

再比如甄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考虑,这不就是贾敏和林黛玉的关系吗?

从曹家的原型考虑,甄家就是“真家”,代表着历史上的曹家,只不过艺术处理,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甄家受葫芦寺牵连,烧成瓦砾,甲戌本就点出: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甄英莲什么时候丢失 红楼梦中写甄英莲(香菱)在这本书中什么寓意?

具体到甄英莲这个人物,我们一方面可以把她看作曹公曾经经历的女子的艺术化处理,“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哉?宝黛这样的理想人物自然是有才华,但是英莲这个本来读书不多的女子,学诗也很快吗?

另一方面,其他答主都提到了,大观园众位美女的悲剧命运的缩影。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简单说几个。甄英莲出身在本地推为望族的甄府,娇生惯养,又被卖,这和凤姐的女儿巧姐何其相似。

英莲首先是冯渊买下,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他(英莲)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可见如果和冯渊结合,本应该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局,可是没想到冯渊死了,造化弄人。李纨原来的丈夫贾珠取得功名,娶妻生子,夫妻也过的不错,没想到贾珠早逝,李纨守寡,是否也有一丝相似。

英莲和秦可卿眉眼比较相似,周瑞家的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儿”

娇憨天真似湘云,薛蟠被打,哭的眼睛肿了,又类似袭人的专一,眼里只有一个薛蟠。

嫁入皇商薛家为妾,境遇又类似元春,元春其实就是皇家的妾。母女的关系又类似黛玉,前面已经提到。

从三春的角度看待,软弱,无进取心,被虐待类似迎春,远离故乡又类似探春,很早就远离父母又类似惜春。

基本上大观园的女性都能在英莲身上找到类似的影子,其实曹公第一回就告诉我们十二钗悲惨的结局。

当然,英莲这个人物有自身独特的地方,身份是妾,算是已婚的女子,却保持着一颗少女的心。这点是其他的妾所没有的,例如赵姨娘的蠢笨,周姨娘的被漠视,秋桐的恶毒,尤二姐的无奈。她们无一例外都是从夫妻关系家庭的角度,丝毫没有琴棋书画的雅兴,她们已经是死鱼眼了。

有的时候,觉得曹公挺狠的,把女性的悲惨结局写的如此全面,哭死的黛玉,被骂死的晴雯,出家的惜春,被玷污的妙玉,不要以为结了婚就好了,丈夫扒灰的尤氏,为丈夫求婚的邢夫人,死了大儿子的王夫人,丈夫出家的薛宝钗,丈夫不错却早逝的李纨,好不容易,英莲这样的,婆婆小姑都不错,薛姨妈宝钗对英莲不错,结果碰上了一个无能的丈夫,摊上一个河东狮吼的大老婆。

最最可悲的是,英莲对自己的处境是如此的陌生,为人处世是如此的生疏,宝钗劝他不要急着学诗,先要拜拜邻居,他却一门心思和黛玉湘云学诗,结果难免一个“呆”字。

夏金桂入门前,宝玉替她耽心虑后,她心中自为宝玉有意唐突他,“怨不得我们宝姑娘不敢亲近,可见我不如宝姑娘远矣;怨不得林姑娘时常和他角口气的痛哭,自然唐突他也是有的了。从此倒要远避他才好。”

对头夏金桂进门。她竟然是好容易盼得一日娶过了门,他便十分殷勤小心伏侍。

谁知人家是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就是找你的麻烦,这么看来,单纯的英莲才是最可悲的,可悲到这么单纯美丽温顺的女孩,最后还是迫害致死,这可能是作者最心碎的吧!故名为“应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