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片和甲硝唑区别】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广州欧化)

2019-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禁 忌: 1.对本品或吡咯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2.阿司匹林引起哮喘者禁用. 3.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患者禁用. 4.血液病.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5.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7.儿童禁用.注意事项: 1.致癌.致突变作用:动物试验或体外测定发现本品具致癌.致突变作用,但人体中尚未证实. 2.使用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3.本品可干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胶氢酶.三酰甘油.己糖激酶等的检验结果,使其测定值降至零.[替硝唑片和甲硝唑区别]甲硝唑芬

禁 忌: 1.对本品或吡咯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2.阿司匹林引起哮喘者禁用。 3.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患者禁用。 4.血液病、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5.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7.儿童禁用。

注意事项: 1.致癌、致突变作用:动物试验或体外测定发现本品具致癌、致突变作用,但人体中尚未证实。 2.使用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3.本品可干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胶氢酶、三酰甘油、己糖激酶等的检验结果,使其测定值降至零。

【替硝唑片和甲硝唑区别】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广州欧化)

4.用药期间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因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 5.肝功能减退者本品代谢减慢,药物及其代谢物易在体内蓄积,应减量使用,并作血药浓度监测。

【替硝唑片和甲硝唑区别】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广州欧化)

6.本品可自胃液持续清除,某些放置胃管作吸引减压者,可引起血药浓度下降。血液透析时,本品及代谢物迅速被清除,故应用本品不需减量。

7.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小时延长至12小时。 8.重复一个疗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 9.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有交叉过敏反应。 10.念珠菌感染者应用本品,其症状会加重,需同时给抗真菌治疗。

【替硝唑片和甲硝唑区别】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广州欧化)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甲硝唑0.1g,芬布芬75mg。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可透过胎盘,迅速进入胎儿循环。动物试验发现腹腔给药对胎仔具毒性,而口服给药无毒性。本品对胎儿的影响尚无足够和严密的对照观察,因些孕妇禁用。 甲硝唑在乳汁中浓度与血中相仿。动物试验显示甲硝唑对幼鼠具致癌作用,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若必须用药,应暂停哺乳,并在疗程结束后24~48小时方可重新哺乳。

儿童用药: 儿童禁用。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因肝、肾功能减退,应用本品时需监测血药浓度并注意肾脏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药的代谢,加强它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合用,可加强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而苯妥英钠排泄减慢。

3.与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合用,可减慢本品在肝内的代谢及其排泄,延长本品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应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调整剂量。 4.本品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时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精神症状,故两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再用本品。 5.本品干扰血清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结果,可使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下降。

药理作用: 本品中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作用,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

甲硝唑的杀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厌氧菌的硝基还原酶在敏感菌株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品的硝基还原成一种细胞毒,从而作用于细菌的DNA代谢过程,促使细胞死亡。耐药菌往往缺乏硝基还原酶因而对甲硝唑耐药。 芬布芬为一种长效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进入体内后代谢成为联苯乙酶,可抑制环氧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而产生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

药代动力学: 甲硝唑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80%以上。口服0.25g、0.5g和2g1~2小时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6mg/L、12mg/L和40mg/L,达峰时间(Tmax)为1~2小时。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唾液、胆汁、乳汁、羊水、精液、尿液、脓液和脑脊液等中药物的浓度均与同期血药浓度相近,并都能达到有效浓度。蛋白结合率小于20%。部分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也具有抗菌作用。

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7~8小时,60%~80%经肾排泄,其中20%为原形,其余代谢物(25%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14%哦其他代谢结合物)。10%随粪便排泄,14%从皮肤排泄。 芬布芬口服后2小时左右80%被吸收。

活性代谢物的血浓度在6~8小时达峰值。半衰期(t1/2)较长,约7小时,但72小时仍在血中可以测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99%。66%由尿排出,10%由呼吸道排出,10%由粪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