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浦路吕振羽 工人眼中的棉纺产业变迁 杨树浦路曾是一条不眠的路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访谈对象: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员工徐崇伟.徐崇伟于1981年退伍分配至国棉九厂从事保卫工作,1996年离开,经历了国棉九厂从兴旺到改革.关闭的过程.工业时代的杨树浦路曾是一条不眠之路,位于杨树浦路2086号的上海第九棉纺织厂(简称"国棉九厂")见证过这一切.国棉九厂是上海棉纺麻纺重点企业,杨浦区十多家棉纺厂之一.前身为大纯纱厂,创办于1895年.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纺第二制麻厂和中纺十四厂合并改称中纺公司上海第九棉纺织厂,1950年7月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开始了新的棉纺产业时代

访谈对象: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员工徐崇伟。徐崇伟于1981年退伍分配至国棉九厂从事保卫工作,1996年离开,经历了国棉九厂从兴旺到改革、关闭的过程。

工业时代的杨树浦路曾是一条不眠之路,位于杨树浦路2086号的上海第九棉纺织厂(简称“国棉九厂”)见证过这一切。

国棉九厂是上海棉纺麻纺重点企业,杨浦区十多家棉纺厂之一。前身为大纯纱厂,创办于1895年。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纺第二制麻厂和中纺十四厂合并改称中纺公司上海第九棉纺织厂,1950年7月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开始了新的棉纺产业时代。

国棉九厂曾经获得荣誉无数,出过劳动模范,得到过国家创造发明奖,被评为“大庆式企业”……1992年的行业转折点到来之时,厂里有职工9019人,厂区占地面积121079平方米。

现在,国棉九厂已经停产,大部分厂房被拆除,只留下一幢水塔与一栋厂楼。这栋楼现在被用作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办公楼,修旧如旧。

工业时代的记忆伴随这栋厂楼留了下来。去年,复旦大学调研团队与杨浦区委宣传部、区政协合作调研杨浦滨江工业遗存,国棉九厂的这栋楼也在其中。调研组访谈了在上海第九棉纺织厂工作过16年的员工徐崇伟,听他讲述一个普通工人眼中的棉纺产业变迁。我们获得调研组及杨浦区相关部门独家授权,选登、摘编了部分调研报告。

80年代

那时工厂:四班三运转,全天不停产

问:徐老师,介绍下您在国棉九厂的工作经历吧。

徐:我1981年退伍分配到国棉九厂,主要从事保卫工作。九厂规模大,实行四班三运转,全天不停产,棉布统购统销,不愁销路,我们的任务就是大力促进生产。

杨树浦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条不眠之路。当时28路公交从黎平路到闵行路来回走,早上5点半发首班车,晚上11点过后就最后一班了。我住保卫科,就在厂门口,只要公交车一响就知道几点了。

28路公交整条线上有三个大的棉纺厂,十二厂、十七棉和九棉,每个厂每班大概2000多人,都坐这28路车来上班。厂门口就是一个车站,专门为我们设立的,现在还在。早班女工“哗”像潮水一样涌进来,过一会儿晚班女工下班又像潮水一样涌出去。晚班的时候很多男同志过来接送爱人。

国棉九厂最辉煌的时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厂里上缴的利润达到5400万元,作为纺织工人感到蛮自豪的。当我们完成生产任务或者有重大节庆活动,比如劳动节和国庆节,杨树浦路上会非常热闹,各厂都会开出自己的彩车,敲锣打鼓庆祝。我们九厂的彩车和队伍可以说是很气派的,厂里有一支很大的锣鼓队,出门一敲,整条街都沸腾起来了。

问:做保卫工作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徐:我们做保卫工作,与市里经济保卫科对口,比较头痛的事情有两件,一是防火,二是防盗。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喜欢穿各种时装,工作时换工作服,把自己的衣服放在更衣室里。一个更衣室里有几千人,有些不法分子趁更衣室看管人员打盹,进行偷窃。要知道每逢发工资的时候,女职工的钱都放在更衣室里。我们遇到的最大一起案件是有人一口气撬了100多个更衣箱,直到女职工回去换衣服时才发现。

我破过最大的一起案件是这样的:有一次发工资的前一晚,工资科的保险箱被撬了,装着职工工资的信封被盗,导致一部分职工的工资没办法按时发放。我们在公安局的指导下,发现保险箱上的一枚指纹,和当时有嫌疑的人的指纹进行比对,抓到了人。

问:纺织厂女工多男工少,大家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徐:我们九厂两边都是电站辅机厂,他们男工多,我们女工多,组成了很多家庭。两个厂的男女工人有通过家里或者团委介绍认识的,有跳交谊舞认识的。谈对象后,隔壁厂的男工就会来厂门口接人。

我们厂里男工主要从事辅助工作,包括修理机器、后勤保障等。男工少,基本上不愁找不到老婆,幸福指数比较高。

问:您的家庭生活呢?

徐:我们那个时候比较单纯,从部队回来就去厂里,一切都交给厂里。厂里的领导会关心你有没有“过几关”,包括生活关、婚姻关。当时组织部长经常问,有没有女朋友啊。我现在的爱人当时也是厂里的,总务科的,经我堂姐介绍认识,我堂姐也是厂里的。

建立家庭后,房子是厂里分的,生了小孩以后,托儿所也是厂里的。所以说,天一亮眼睛一睁,就抱着小孩往厂里跑,一到厂里好像什么事情都结束了,我爱人到她的岗位,我到我的岗位,下班的时候又到托儿所把孩子抱回来。生活很简单,就是两点一线,什么都不需要担心。

后来纺织厂走下坡路,我们决定两个人调出一个。我留下来,我的爱人调到纺织局下面的一个房地产公司。这个公司没搞好,后来解散了,我的爱人就回来了。

守纪律:谈恋爱,说好六点半见面就是六点半

问:您在厂里属于管理人员,管理这个厂有什么方法或者策略吗?

徐:厂里的管理就防盗来说,公安局提出了六个“合格”,包括更衣室合格等,都有标准,一条条考核。我们严格按照这个要求来做,被评为公安系统的先进,我个人也得过三等功。

厂里干部素质很高,抓生产,抓职工发展也有很多方法。工会提出“六看”,什么上班看脸色、吃饭看胃口、工作看干劲等等。你家里有点什么事情,比如和爱人吵架了,领导马上会做思想工作,很细致。

1984年黄海地震,我正在厂里值班,日光灯“啪”掉下来,车间也在晃。过一会儿纺织女工都往外跑,外面的居民也往外跑,就听到“地震啦,地震啦!”我们打电话给公安局,公安局回答“呆在原地不要动”,防止踩踏。我们有个“夜厂长”———不是真的厂长,负责夜班生产,一路喊:“没什么事情,都进车间!”女工们一看厂领导都在,也就安心进车间了,不然当时里面的人往外涌,外面的人想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问:纺织博物馆的馆长曾经把上海纺织行业的精神概括为“奉献”两字,您怎么看?

徐:我同意这个概括。上海纺织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黄道婆开始,就有句话说“松郡织布,衣被天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浦江沿线纺织厂最兴盛,像九厂这样规模的纺织厂杨浦区有十多家。当时我们成立安全互助小组,互相检查,我到过的厂就有四十多家。纺织出口创汇在1992年之前都是50%左右。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一滴的积累,用“奉献”来概括是很确切的。

纺织工人有个特点就是守纪律。当时厂里实行定制管理,一张纸随意放都不可以,必须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厂里一排排的机器都有地上画的黄线圈起来,放一个圆筒,就必须放到画的圆里面。凡有一辆一米见方的推车,下面就有一米见方的黄色线框,推车必须停在黄框里。

我们的检查就以这个作为标准。办公室桌上也没有多余的东西,茶杯下面也有圆圈,就放在固定的地方。还要穿统一的工作服。厂里除了工人脸型不一样,可以说其他都是一样的,非常统一。

六点半早班上班,必须在六点半以前到,抓得很严。没办法,机器一直在转,必须有人,你不去前面的人就没办法走。我和我爱人谈恋爱也是,说好六点半到就六点半到。在我离开工厂之前,这些习惯一直保留,要想改也挺难的。

国棉九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工人的朴实。我刚进厂时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工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对国家和厂都很有感情,工作从来不讲条件,把厂当做自己的家。我也受他们的感染,单身的时候基本不回家。

问:当时和纺织系统的其他工厂有什么互动吗? 和系统外的行业呢?

徐:我们和国棉十二厂、十七厂、十九厂、二十九厂、三十厂、三十一厂几个杨浦区的棉纺厂组成了联组,互相检查安全方面的漏洞,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技术上的沟通也是有的,除了你追我赶,还有比学赶帮。

我们厂里领先的技术革新有静电纺纱,当时的静电车间都是保密的,还有无纺布的实验等等。厂里后来效益不好,为了维持下来就搞副业,我们想来想去,九棉这栋楼有优势。1992年的时候刚开始搞股票,全国各地的人过来开证券交易所,我们把一楼腾出来给青岛的一家证券公司,一直到厂没有了,他们才退出,当时也是人山人海的。

改革开放刚开始,仪电单位很牛。隔壁的电站辅机厂也比较挣钱,每到春节就发很多福利。纺织工人多,我们有一万多人,发什么呢? 我们就给厂部提建议:人家都是大包小包拎回去,我们不能什么都没有啊,要不给我们每人发两棵大白菜。

90年代

要去外地招“小珍珠”了

问:1992年对九厂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时期,改革以后厂里是什么样的状态?

徐:1984年撤销布票以后,纺织品开始过剩。一方面化纤产品代替棉纺织品,布匹多了,就滞销了。1992年统购统销取消以后,我们生产的棉布要自己销售,棉花也要自己采购,一下子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压力非常大,产业工人越来越少,效益也越来越不好。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上海的女孩都不再愿意做纺织女工,我们只好到安徽、江西的农村招女孩子,老的纺织工人叫他们“小珍珠”。因为看到他们从比较远的地方来,做这么辛苦的工作,我们对他们也是非常心疼。将心比心,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要让他们来做这么辛苦的工作真的是很舍不得,于是就把这些年轻的孩子当做自己子女一样疼了。

大部分“小珍珠”后来都回去了。他们来上海也是为了学技术、学手艺,老家也有纺织厂,回去以后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问: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徐:我们厂在1992年以后其实一点点走下坡路了。厂里每个月组织经济分析会议,我也参加了。当时预测到纺织厂会面临的形势,我听了以后非常担心。

到了1993年、1994年,棉花买不到,招工招不到。当时纺织厂有七千多名退休工人,一万多名在职工人,包袱也比较重,经常能听到“这个月发不了工资”的玩笑话。1994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人离开工厂,有人下海做生意,纺织局开始“壮士断腕”,“压锭减员”。

当时有人下岗后天天拿着包在外面转,他没办法回去和家里人说自己下岗了,转到晚饭时间再回家。纺织局也是动足了脑筋,上海航空公司刚刚成立,需要空姐,就给了纺织局一些名额,几乎人人都想去,印象中当时有上万人报名,最后只招了18人。

我1996年离开厂,当时正好上海召开“城区工作会议”,明确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也就是要加强区、街道管理。我有幸从九厂调到区民政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居委会干部。当时很多居委干部都是厂里退下来的中层干部,他们善于管理,也有善心。

纺织局的工会主席跟我说:“你是九棉出来的,我们纺织厂的员工你们要多录用一点。”后来一条条保障线建立,社区的保安、保洁等岗位消化了大量工厂员工。现在这些员工都到退休年龄了。

掌握技能的男工不愁找不到工作,“小珍珠”大多回了家乡,留在厂里的主要是一些老工人、中年工人,厂里停产以后只留下一些看守人员。

纺织在上海不能生存也是有道理的,之前行业兴旺是依仗黄浦江的运输优势。但是从成本来看,上海不是棉花的原产地,销售也需要运出去。现在大部分棉纺厂都在棉花的原产区,节省了运输的费用。这个调整是合理的,但是过程是很痛苦的。

滨江期待

滨江老楼里能不能留一个博物馆

问:您离开纺织厂以后,对它后来的情况有了解吗?

徐:民政工作比较繁忙,离开九棉以后对厂里的情况很少关心。但在厂里待了那么多年,有些时候晚上做梦,觉得自己还在厂里。

大概是2014年,我们机关党工委组织去看滨江,去了才知道,杨浦滨江建设指挥部就在我们老厂的一栋楼里,那是以前日本株式会社造的,日本人还在那里种了一棵广玉兰树,有上百年历史了。我在厂里的时候,那个日本老板专门来过,看看这个厂、这棵树。大家一开始不知道,了解到这段历史以后再看这棵树,觉得确实比其他的树粗很多。这棵树现在作为文物保留下来了。

滨江公司所在的这栋楼,是我们以前的行政楼,我在这里办公将近16年,对这个楼非常有感情。一楼是保卫科、财务科、工资科,二楼是厂长室,还有计划科等等,三楼是政工部门。当时有个滨江公司的员工介绍,说这栋楼“修旧如旧”,确实修得不错。

楼里面的窗、栏杆都是原来的,地上的马赛克、楼梯也是原来的。原来变电站的地方,现在装了电梯。屋顶的平台修过了,原来只是一般的屋顶,我们写东西写得头疼了就上去放松放松,晒晒太阳,现在是空中花园了。我专门拍了照,看了很亲切。站在三楼的阳台,透过锯齿形的厂房,可以一直看到浦江。

总的来说,我还是很欣慰的,国棉九厂能够留下这栋建筑和这棵树,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安慰,至少还有一些实物我们可以看看。

问:滨江建设,您觉得在国棉九厂老建筑里应该保留些什么,能让您和您的同事更有归属感?

徐:当时去滨江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就觉得里面可以用一定的面积搞个博物馆。

以前厂里很多东西都散落在职工手里,每一个物品都有一段故事,我手里也有一些东西,如果有地方可以存放,我愿意把它拿出来。我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存单,我还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杨浦时报》。我做工会主席团成员时单位发了个包,上面有“第八届工会”的字样,还有《纺织工业史九棉篇》一个系列的书,我太太可能还留着作为生产先进发的毛巾,印着“先进班组”,一直都舍不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