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名诗与陶渊明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代田园诗祖陶渊明不仅因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品折服了后代文人,也因自己的以文为诗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新时代.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如是说.晚清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先驱龚自珍也由衷推崇:莫言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最早与陶渊明交往甚密的莫过于当时的浔阳三隐中周续之.刘遗民等.广为流传的便是虎溪三笑中的东林住持释慧远,陆修静.释慧远在东林结白莲社时,当时东晋著名山水诗祖谢灵运曾一心想加入,被慧远以用心不一为由婉拒.而对同他宣扬的佛学思想相左的陶渊明却一再力邀,甚至允许其带

一代田园诗祖陶渊明不仅因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品折服了后代文人,也因自己的以文为诗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新时代。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如是说。晚清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先驱龚自珍也由衷推崇:莫言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最早与陶渊明交往甚密的莫过于当时的浔阳三隐中周续之、刘遗民等。广为流传的便是虎溪三笑中的东林住持释慧远,陆修静。释慧远在东林结白莲社时,当时东晋著名山水诗祖谢灵运曾一心想加入,被慧远以用心不一为由婉拒。

而对同他宣扬的佛学思想相左的陶渊明却一再力邀,甚至允许其带酒而往,陶渊明却不从。从中对当时陶渊明在东晋隐士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早在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纷纷效仿陶渊明,在无数诗歌中尽情抒发对陶公人品文品的一片景仰之情。

诗仙李白就曾说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见《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实际上陶诗朴素的风格对后代诗人有很大影响。比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描写的都是最真实,最朴素的生活本色,不带一丝雕琢的痕迹,就像后来李白形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又如:白居易谪居江州(今九江)司马期间,曾游庐山,经柴桑,过栗里,留下《访陶公旧宅诗并序》: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即使是在诗人谪居浔阳期间,每到一处诗人总会想起陶公来,在《题浔阳楼》中就有: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诗中的陶彭泽就是曾任83天彭泽令的陶渊明。诗中的另一位诗人韦江洲就是曾任江洲刺史的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韦对陶渊明也颇为倾慕,不但作诗效陶体,生活上也慕陶,等陶。因其善写田园诗,故人称陶韦。

在其《效陶彭泽》中,作者尽显陶公在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唐代另一位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美名的著名诗人孟郊也对陶公钦佩有加。一日孟郊乘舟过彭泽,油然而生想起了曾在此任县令的陶渊明,写下了《过彭泽》,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所以人称之为五柳先生 。

刘昚虚曾在一首咏陶诗中有:种柳长江边,所以诗中称其为种柳人。唐代最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也把陶公和隐居庐山悬壶济世的董奉相提并论: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足见陶公的人品与文品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与影响。
到了宋代的苏轼、苏澈也皆留下许多对陶公仰慕的诗歌。

苏轼在《渊明祠》中写道: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表达了作者对陶公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的赞许。与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澈亦在《不到东西二林》中写道: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

作者把经常远送陶渊明的二林高僧慧远与慧永连在一起表达出切切思念之情,足可见陶公的历史地位。
而师于苏轼与师齐名,有苏黄之称,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黄庭坚(今九江修水人),写过《宿旧彭泽怀陶令》,陶令即陶渊明。

在《东林寺》中也肯定了陶渊明的清风高洁的气节: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东林十八公即白莲社十八闲人,当时东林净土宗的创始人慧远从力邀陶渊明加入白莲社,甚至破例允许陶渊明饮酒,但是因为观念不同,陶公攒眉而去。

黄庭坚真是赞赏这种类似归隐以明志的气节。
做过侍御史的南宋王十朋在《渊明祠》中有:渊明耻折腰,慨然咏式微。闲居爱重九,采菊来白衣。南山忽在眼,倦鸟亦知归。至今东篱花,青如首阳薇。诗文中借用陶诗中的诸如采菊东篱,倦鸟恋林之类句子和典故,抒发怀古思今之情。


南宋的另一位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曾任南康军(今星子县),更是将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化为实际行动,他在任期间,建陶公归去来馆,在陶公醉酒卧眠之处的一块大石之上欣然泼墨醉石两字,有明代嘉靖进士郭波澄题写的《醉石》一诗:诗云: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石上醉痕在,石下醒泉深。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若非当时醉,尘梦几人醒。
元代著名书画家马轼等根据陶诗意境作了《归去来兮图》,画面极其生动地再现了陶渊明从彭泽任上解印还家,问征夫以前路、 临清流而赋诗、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或命巾车,或棹孤等情形。

此外何澄的《归庄图》,赵孟頫在《靖节公赞》中抒发出对陶公弃官忍穷之贤,同为旧朝皇族贵胃,则有与众不同的由衷感慨。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旂一生崇敬陶公文品人品,曾题留陶靖节祠立匾,至今镶嵌于陶靖节祠门额。清乾隆皇帝完成了《四库全书》等的编撰,对陶诗非常热衷,常常抚陶琴,读陶诗,感叹:不独学彭泽,自取琴中情。

晚清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先驱龚自珍也由衷推崇:莫言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将陶诗与诸葛亮、李白作过的《梁甫吟》、屈原的《离骚》相提并论,赞扬陶诗的高深造诣。
就连一代伟人***在登临庐山,举目远眺,楚云吴浪,尽收眼底,油然想起了就生长在庐山这奇山秀水的东晋陶渊明来,不禁叹然发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百年来,陶渊明以他的人品、文品和桃花源而流芳百世,连同历代咏陶诗一起构成了九江灿烂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