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鲁美 方力钧鼓励青年学子:

2019-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实习记者 陈鸿博 摄人物简介:方力钧是著名当代艺术家.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先后被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12年被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任命为和平大使.2013年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鲁美 方力钧鼓励青年学子:曾多次应邀参加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艺术大展,在国内外相继举办多次个人展览,作品被海内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广泛收藏.自1988年以来他在一系列作品中所创

■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实习记者 陈鸿博 摄

人物简介:方力钧是著名当代艺术家。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先后被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12年被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任命为和平大使。2013年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鲁美 方力钧鼓励青年学子:

曾多次应邀参加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艺术大展,在国内外相继举办多次个人展览,作品被海内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广泛收藏。自1988年以来他在一系列作品中所创造的“光头泼皮”形象,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界一个特立独行的符号。

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鲁美 方力钧鼓励青年学子:

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方力钧的“光头”形象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富特征性的形象之一,他的独特造型与符号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立足于世界的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9日,由王易罡担任策展人的“方力钧文献展——鲁迅美术学院”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编年记事的形式系统展示艺术家自1963年以来大量历史性文献资料、手稿以及重要的原作复制品等,全方位、多视角展现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历程。此次展览方力钧赠送一件丝网版画给鲁迅美术学院,同时将赠送《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作品图录 “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鲁美 方力钧鼓励青年学子:

本次展览有助于鲁迅美术学院的学子更好地了解当代艺术、感受当代艺术、欣赏当代艺术。开幕当天下午,方力钧在鲁美综合楼报告厅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心得。

鲁迅美术学院是方力钧文献展的第十三站,自2010年在山西大学举办首展以来,已相继在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举办。方力钧告诉记者,艺术应拥有社会功能,应该和社会产生积极有效的联系,除了商业和美术馆之外,在学校里做展览就是实现这种功能最好的途径。

开展当天及座谈会现场,都汇聚了大批艺术爱好者,除了慕名而来近距离地接触到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之外,还有就是实实在在地接触到这些艺术大家,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

展览将持续至5月4日。

方力钧与学生的精彩对话

学生问:你怎么看待天才创作与艺术创作的区别?

方:比天赋,我从来都是表现得最不好的,也幸亏我画得不好,就不能去卖弄,就能细心地体会……否则不会有心思再去想问题。

方力钧告诉学生,他特别看好那些天赋不高的同学。天赋不高的同学可以加倍地努力,成功的几率最大。这里我讲一个故事,我们的老大哥罗中立老师,在班里天赋不高,他曾特别自卑,(认为)班里的学生都比他画得好,到最后他下决心要画出一幅比别人都有天赋的画,结果在工作室里他画出了《父亲》,然后这件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

因此,千万不要因为有天赋就去卖弄,也不要因为缺少天赋就自我放弃,其实缺少天赋正好是你的机会。

学生问: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方:通常打比方说就是大熊猫,我们人类把它们运到外国去,它们的保险费很贵,就是说,以这样的情况与现状为例,如果你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就是最有价值的,而对于值多少钱,怎样去卖这个艺术家的画,我想首先做到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有价值的,然后才可以去谈市场,才可以去谈钱的问题。

下一站,觉醒时代

虽然没有作品,仍然可以将方力钧先生系列的文献展看做是一个非常坦诚、开放的展览,一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希望让学子们看到一位艺术家真实的成长经历。

如同他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之一一样,方力钧的作品无疑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自我考古式的文献背后,人们应该看到的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冲击与对自身存在、定位的认知。

当一幅作品从艺术家的手中完成后,本质上作品就已经脱离艺术家而被固化在了特殊的时空维度当中,它是历史组成部分,也是后世用来观察这段时光的显示窗口。这种责任并不以艺术家的意志而转移,属于时代为每一个人、每一件值得称道的作品打上的特殊烙印。

方力钧与他的“光头”系列符号也不例外。方力钧创造出了这一视觉色彩强烈的表现符号,用夸张而幽默的语境,巧妙地通过艺术找到了表现那个时代无聊、漠不关心的玩世现实主义,与王朔的痞子文学、崔健的摇滚一道成为当年人们生存心态与艺术家自我定位的注脚。

无须讳言的是,方力钧是幸运的。因为时代的弄潮儿很多,如何精准地掌握住一个切入点与时机,从而影响到后续美术创作甚至审美批判的艺术家实在是太少了,倘若刻意为之,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与其说他做到了,不如说他被选中了,放翁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画、艺术依然。

二十二年前,曾经有美术批评家写了一篇文章《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来反抗奥利瓦对于中国前卫艺术行使的裁决权,但也不得不无奈地承认“必须适应规则,因为这是西方的展览。”

那正是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奥利瓦作为展会主席,敏锐地捕捉到了全球格局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一次将经由他选出的中国前卫艺术带到了世界级的舞台上,给了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人们,以西方哲学视角切入或试图理解中国的欲望打开了一道玻璃窗。而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现象。

二十多年过去了,弹指间沧海桑田的速度是人们从未想过的。符号即是个人的标志,恐怕也容易形成令人窒息的枷锁。从作品中不难看出,方力钧慢慢融入了自己最初的理想,水、游泳、阳光、云海、儿童、花朵、婴儿……延续下来的,才是艺术家对时代与生存切肤之痛的思考。

科技、时代、人与人的变化,迅速地改变了我们曾经熟识的世界。如今,世界正把中国当做一个新崛起的中心。如果说启蒙时代可以接受对西方理论的接纳与模仿,那么下一个觉醒时代则应该建设出属于国家、民族的学术体系,对世界性问题的回应,寻找到自己的语言形式,并非针对某一个人,而是对觉醒时代的迫切要求与责任,因此,下一站觉醒,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