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7600元买副华为“望远镜”:误导消费者?

2019-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P30 Pro使用华为称为"视场融合"的系统,将光学变焦和由算法驱动的数字变焦相结合,可根据所选放大系数切换摄像头.在3倍以下的变焦距离内,该手机不会使用远摄镜头进行变焦,而是通过一种超分辨率算法实现所有变焦.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7600元买副华为"望远镜":误导消费者?使用5倍变焦系数时,该摄像头完全仰赖远摄镜头来实现变焦,而在使用3到5倍之间的变焦拍摄时,则通过合并主摄像头和远摄摄像头的图像数据来产生图像,画面中心的最佳细节图像数据来自5倍远摄镜头,而其边缘&q

P30 Pro使用华为称为“视场融合”的系统,将光学变焦和由算法驱动的数字变焦相结合,可根据所选放大系数切换摄像头。在3倍以下的变焦距离内,该手机不会使用远摄镜头进行变焦,而是通过一种超分辨率算法实现所有变焦。

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7600元买副华为“望远镜”:误导消费者?

使用5倍变焦系数时,该摄像头完全仰赖远摄镜头来实现变焦,而在使用3到5倍之间的变焦拍摄时,则通过合并主摄像头和远摄摄像头的图像数据来产生图像,画面中心的最佳细节图像数据来自5倍远摄镜头,而其边缘“丢失”的图像区域则由主摄像头的图像数据来填补,然后利用人工智能予以润饰,这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改进精细图案和纹理的细节。

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7600元买副华为“望远镜”:误导消费者?

从描述来看,其实这套系统跟OPPO之前提出的“接棒式变焦”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主要都是通过两个大分辨率、大广角的定焦主摄保证基础成像能力。然后通过体积更小,拥有独立光学变焦能力的潜望式摄像头来实现更高倍数的变焦。在几个摄像头工作焦段之间,则通过软件技术互相进行协调。

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 7600元买副华为“望远镜”:误导消费者?

1倍、3倍、5倍光学放大效果

从DXOMark提供的图片来看,放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仔细看,放大倍数从7.8开始“飞涨”,而且50倍下的月亮也没有7.8倍下的7倍大

至少DXOMark并没有像余承东一样把月亮作为拍照对象。更没有在宣传片中把月亮明显是10倍的数码变焦一下子夸大到50倍。

尤其还是在华为另外放出的一张月亮照片和上述广告宣传相差巨大的时候。

说完高光学变焦倍率的特点之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华为一项比较强的暗光拍摄。一个妈妈哄小孩睡觉的场景,在相似的参数下,简直各种吊打苹果、三星。

从左到右分别是华为P30 Pro、iPhone MS Max、三星S10

但世界上真的存在“猪队友”这种东西,DXOMark在对华为P30 Pro进行拍照测试的时候,也进行了暗光场景的测试(1勒克斯=1根蜡烛在半径1米球面上的亮度)。华为的成像效果的确要好不少,但就没有发布会上相差那么大就是了。

然后就是再次重出江湖的“拍银河”,依旧是和苹果和三星对比,之间P30系列美轮美奂,友商们漆黑一片。造成这么大差异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拍照的参数,肉眼可见地,两台P30系列机器的曝光参数明显比苹果和三星高上好几档。

因为这些范例图片没有展示拍照过程,我们不妨假定两种情况,第一种是4台手机都是用手动模式设置参数进行拍照,最终“拍不出来”那就完全是人为的了。第二种情况是4台手机都是使用相机App直接、或者经过简单的模式设置之后进行拍照。结果华为检测出是拍摄夜空,所以采用了更高的参数。

但这真的可能么?我们以iPhone XS Max的图片为参考,这个参数可以说是一般手机夜景拍摄时常用的曝光参数,但实际上画面漆黑一片,假如华为真的能在这种环境下检测出夜空拍摄场景,未免太厉害了一点。

仔细看头发旁边还是有不自然的地方,整体效果还是很出色的

全新的ToF(结构光)镜头则明显是为了人像模式而来的,在ToF镜头旁边有一个专门用于ToF技术的闪光灯,它可以发出极短的闪光,并且被旁边的摄像头所接受。旁边的摄像头会分析哪些位置的成像是近处的,远处的是那些,然后选择性地将远处的场景模糊化。精准度比原来基于二维图像特征的分析肯定要高不少。

国外网友用索尼单反A7S2在ISO409600下拍摄的照片,P30 Pro只会比这个糟糕

最后值得吐槽的还有鬼畜的ISO宣传,P30支持最高204800,P30 Pro最高支持409600。华为官方将高ISO支持能力直接等同于黑暗场景拍照能力强,这其实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已经算是误导。高ISO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噪点,拍出来的照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压根不能看,即便多帧降噪也是如此。

整体而言,华为P30系列的拍照技术的确在上一代P20、Mate 20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只不过竞争对手真的没有华为说的差距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