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诗词吕碧城诗词 读《吕碧城传》

2019-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吕碧城,生于光绪九年(1883),原名贤锡,字遁天,号碧城,后改字明因.圣因.她生于旧时代,但是却不同于旧时代的其他女子,她有才情.有想法,并且勇于为自己的理想奔走实践,她的人生轨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她行事高端大气,同时特立独行,如一朵白莲盛开于旧社会的沼泽里.吕碧城诗词吕碧城诗词 读<吕碧城传>清末文学家樊增祥有一首诗这样形容她:(注,吕碧城在家排行第三,第三娇女指的是吕碧城.)吕碧城的一生有着明显的阶段印记,她有很好的文采,擅长写古体诗,这些阶段印记都在她的诗中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吕碧城诗

吕碧城,生于光绪九年(1883),原名贤锡,字遁天,号碧城,后改字明因、圣因。她生于旧时代,但是却不同于旧时代的其他女子,她有才情、有想法,并且勇于为自己的理想奔走实践,她的人生轨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她行事高端大气,同时特立独行,如一朵白莲盛开于旧社会的沼泽里。

吕碧城诗词吕碧城诗词 读《吕碧城传》

清末文学家樊增祥有一首诗这样形容她:

(注,吕碧城在家排行第三,第三娇女指的是吕碧城。)

吕碧城的一生有着明显的阶段印记,她有很好的文采,擅长写古体诗,这些阶段印记都在她的诗中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吕碧城诗词吕碧城诗词 读《吕碧城传》

吕碧城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为官,家中四姐妹,父母的庇护再加上衣食无忧,她的童年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吕碧城早期的诗有这样的描写:

可叹幸福时日短,父亲死后,母女五人遭族人欺负,不得已,吕碧城母亲带着四姐妹回到安徽来安娘家。这一时期的吕碧城心情是沉重的,父亲的死讯以及族人的欺负,给当时尚年幼的吕碧城带来阴郁的记忆。

吕碧城诗词吕碧城诗词 读《吕碧城传》

比如她在一首词中写道:

以及另外一首诗:

从诗中描写可以看书当时她的心境,父亲死之后门庭冷落的巨大反差,母女遭人欺负,心情低落再加上生活艰苦,给年幼的吕碧城心灵带来很大阴影,同时她心中怀抱“幽兰”,对未来更多憧憬。

由于家庭的巨变,吕碧城遭遇退婚,再加上之后又经历母亲被劫,这两件事对吕碧城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两首词中,她这样写道:

反映了一个年轻女子生不逢时的苦恼情绪。

在吕碧城逃离塘沽、离家出走之后,遇到了她人生最大的贵人——英敛之,英敛之当时任《大公报》主编,他爱惜吕碧城的文采,邀请她到《大公报》任助理编辑。这是吕碧城人生的巨大转折。在这之后,吕碧城的事业曲曲折折,到开办女学,再到总统府秘书,再后来脱离政界,她的人生不可谓之精彩。

在《大公报》任职期间,吕碧城感慨于当时的局势,善于发声同时敢于发声,利用《大公报》这个阵地,针砭时弊,反映了她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从《大公报》辞职后,吕碧城在天津开办女子学堂,23岁的她任校长,这所学校后来被世人称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她注重母性教育,她的办学宗旨是:造就“对于国不失为完全之国民,对于家不失为完全之个人”。

辛亥革命后,北洋女学停办,吕碧城离职。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

在这一时期,吕碧城有一首《浪淘沙》,抒发了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雄壮志向。

1915年秋末,洪宪帝制议起,吕碧城辞去总统府秘书一职,从此脱离政界,在沪滨定居。

在沪居住期间,吕碧城涉足商界,丰富的人脉积累以及良好的商业嗅觉让她在商界一展拳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很大的财富。这些财富为她之后不管是出国留学,或是在国外定居都提供了富足的物质源泉。她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但是却生活无忧,一直过着富人的生活。她也曾说过:“余习奢华,挥金甚巨,皆所自储,盖略谙陶朱之学也。”

“吕碧城本出身高官,接触的多是上流社会,她的身份是特殊的,也是超然的。她很懂分寸,既不搅进官场里面,避免弄 得一身污秽;又不愿意触怒当局,而是保持一种超然的独立地位。她更多的是与文人、名流来往,始终保有着一种“无官一身轻”,可是“说话有人听”的微妙境地。”

其实在1915年后,吕碧城就已经名满天下,清末内廷女史,慈禧太后的代笔清客缪夫人这样形容吕碧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私下里分析吕碧城之所以有这样的才情,一是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父亲言传身教;二是她成年后的敏而好学,多思多看;三是因为她广交友,让她树立了一种超然的人生观。

中年之后,吕碧城开始从宗教中去追寻人生的真谛,她独身一世,慢慢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30年春天,48岁的吕碧城在瑞士日内瓦皈依佛教,自号“宝莲”,在欧洲弘扬佛教。1943年1月4日,吕碧城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

此时,她大概已经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写下这样的诗句。1月24日,吕碧城病逝。生前她曾捐出了自己的数十万家产。至此,这位民国时期的传奇女子的一生,也划上了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