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怎么读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被咬住怎么开口?

2019-03-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在看到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质疑,"蚌的肉被鸟嘴夹住,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结果,遭到了很大一部分成年网友的抨击,还给小朋友盖帽子呼之为"杠精".鹬蚌相争怎么读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被咬住怎么开口?网友们的逻辑是,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么质疑可以理解,但这位小朋友已经11岁,读五年级了,怎么还能提出这么幼稚的质疑?而且寓言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重在教化,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在看到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质疑,“蚌的肉被鸟嘴夹住,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结果,遭到了很大一部分成年网友的抨击,还给小朋友盖帽子呼之为“杠精”。

鹬蚌相争怎么读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被咬住怎么开口?

网友们的逻辑是,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么质疑可以理解,但这位小朋友已经11岁,读五年级了,怎么还能提出这么幼稚的质疑?而且寓言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重在教化,看寓言故事还能杠,说明是无脑杠精。

鹬蚌相争怎么读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被咬住怎么开口?

这真的完全偏离主题,且没有包容性了了。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是赞成的

寓言故事也是有出处的,比如这则《鹬蚌相争》,出自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而《战国策》收录的都是战国时期一些纵横家们游说往来的言论和策略,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以夸张、不真实的手法拿来教化世人的,而是纵横家们对君王讲的道理。

鹬蚌相争怎么读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被咬住怎么开口?

我们先看看《鹬蚌相争》的原文:

这是苏秦兄弟苏代在赵国要攻打燕国的时候,替燕国出使赵国,找赵惠文王游说的一篇文章。

这则故事非常简单,苏代用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赵惠文王,燕赵干架,秦国会在你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来捡装备。

故事的寓意和结果,苏代都明确指出,并没有留给赵王自己去思考。赵惠文王听了以后,很快心领神会,停止了发起战争。这是一场成功且非常简明扼要的外交事例。

鹬蚌在故事里是作为例子存在的,鹬鸟要吃蚌肉,蚌关上自带的房子,夹住了鹬嘴,两者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最后被路过的渔夫一起捡走。

其实故事如果只体现鹬蚌僵持的动作,最后被渔翁捡走,再辅以列举列国局势,也能让赵惠文王明白意图,也不影响被收入寓言故事引人深思。但苏代却坚持让鹬蚌针锋相对地对话一场,以至于被几千年后的小朋友质疑,弄得颇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这背后其实是有历史时代原因的。

苏代此次来赵不是讲故事的,最终是要实现此行的目的——化干戈为玉帛。所以,他不能容许有任何一点不清晰和模棱两可。现代人都知道,举例要通俗易懂,才能让人接受,说得深奥了,或者设置了智商限制,这就是考验而不是劝说了。所以,尽管苏代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晰,他还是要再把浅显易懂的道理摆一摆,让事情变得更为直观。

当时不止苏代一家这样,靠舌头游走在诸侯列国的纵横家和思想家们,都是如此做派。

比如另一则寓言故事《攘鸡》,孟子的举例也浅显到像跟儿童讲道理一样。

这是宋国关于要不要减轻关税、减少市场自由贸易赋税等政策的讨论。

有一个叫戴盈之的宋国大夫说:“税收改为十抽其一,完全免除关税和市场的税,这改革太大了,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先减轻一点,等明年再彻底施行,可以么?”

本来,孟子应该对关税怎么收,百姓压力有多大,自由贸易的赋税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影响如何等情况来逐一摆条陈讨论,但他完全不这样,而是话锋一转,说:“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这样不好,他也认识到这样不太好,就讨价还价地说‘那这样吧,我减少一点,一个月偷一只,后面再一年偷一只,这样慢慢递减,最终我可能就不会再偷了’。已经认识到是不对的,为什么不速速改正,而要等明年呢?”

这样,就不需要再讨论什么关税、赋税问题了,直接告诉你错了,而你错了就要改,对话的另一方很快明白意思。

整个战国时期的故事,几乎都如此简略,《战国策》里这类故事更是不胜枚举。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战国这个时代上位者的文化素养问题。

众所周知,春秋尽管被孔子呼吁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这其实正说明了,春秋前期大部分人多少还是尊礼守礼的,如果一开始礼乐就崩坏了,到孔子的时代,大家早都习以为常,也就不需要咋呼和哀叹礼崩乐坏了,正是因为还有人守礼,感觉还可以抢救一下嘛。

春秋时期遵循着周代传袭下来的制度,社会处于一种静态模式,能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集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国君更受到严厉的教育机制,所以,当时诸侯普遍文化程度都不低,知道各种婚丧嫁娶之礼,知道外交场合应该怎么站,怎么祝词,《诗经》唱得比谁都溜。整个社会节奏也是慢的。

而到了战国,局势变了,大家不再闲着没事坐在一起会盟一下,重申和平要义。世道纷争,诸侯求的是强国强军,谁也没空一头扎进礼乐里,所以,战国诸侯普遍文化程度没那么高。而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阶级,从孔子教授弟子有教无类以来,逐渐下放到士人或者底层,国君和本国固有的贵族都那么忙,没必要自己去研读材料,学会运用人才,培养所谓的国士就行了。

于是,这些掌握了知识的人,就面临怎么才更容易把知识兜售出去,受到国君认可的问题。

为了跟国君交流,他们必须深入浅出,你读进去的是艰深晦涩的典籍,需要悬梁刺股,需要皓首穷经,讲出来的,则需要通俗易懂,不然,想兜售知识的人那么多,谁有空一而再地见你畅谈艰深的经典?商鞅见秦孝公谈论了好几次没说到重点,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举的例子就不能太过庞大,说点什么宇宙天道,而要把头低下来关注日常生活常见的一切事物,总结它们的规律。这样,不仅自己说得容易,听的人也能迅速get到说话者的意图了。

搞清楚这点,再看苏代的那段比喻,就能明白,小朋友提的质疑是落到实地的,确确实实戳到了苏代例子里的常识错漏。苏代的举例很成功,动物开口说话这种天马行空的也没问题,当时的人重在了解国际局势,也不关注这些细节,但这位五年级小朋友生活在当代,他能接受寓言故事里动物能开口说话这种怪异,可即使是成精的动物,也不能违背生物原理啊,嘴都咬住了,怎么开口说话呢?当初苏秦被暴打后,第一句话就是问自己舌头还在不在,可见,古人早就知道舌头和整个唇部是说话发声的必备条件之一啊。

所以,苏代其实就是着急举例,忽略了生物原理。

而我们大人面对小朋友的这种质疑,可以靠历史背景知识解释,可以保留意见,上来就丢一顶杠精的帽子,这岂不是小明与老师的笑话段子里,老师被怼无语后的表现?不讲理,先滚出去再说,解释不来,“你是杠精,鉴定完毕”就万事大吉,这是真正的鸵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