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式青春中文配音 《肆式青春》观后感

2019-10-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部片子去年我就听出了,宣传的时候,说的是新海诚团队做的是以中国北上广为背景的中国故事,当时就一直挺期待的.8月4号国内上映的时候,当时我正在上海CJ,本来想说晚上可以去看,结果加班的原因,也没有看.后来就一直没机会,好不容易有一次周末不怎么用加班,想去看,然后发现附近的电影院都没有排片,就很遗憾.直到前几天在B站看到能在线看,终于在今天有时间把这个电影给补完了.肆式青春中文配音 <肆式青春>观后感怎么说呢,看之前,网上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片的一些文章,知道这个片在网上的评价不是很好,很有争议.所

这部片子去年我就听出了,宣传的时候,说的是新海诚团队做的是以中国北上广为背景的中国故事,当时就一直挺期待的。8月4号国内上映的时候,当时我正在上海CJ,本来想说晚上可以去看,结果加班的原因,也没有看。后来就一直没机会,好不容易有一次周末不怎么用加班,想去看,然后发现附近的电影院都没有排片,就很遗憾。直到前几天在B站看到能在线看,终于在今天有时间把这个电影给补完了。

肆式青春中文配音 《肆式青春》观后感

怎么说呢,看之前,网上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片的一些文章,知道这个片在网上的评价不是很好,很有争议。所以后来也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才能有这样的评价。

这个70多分钟的电影,分了三段,讲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一个导演。每一个故事的时间其实都很短,因为时长的原因,要想把故事讲完讲好,其实不容易,这就要看导演的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握了。三个故事分别从衣、食、住三个点讲了因为成长所带来变化,和对青春的回忆。

肆式青春中文配音 《肆式青春》观后感

一碗乡愁

这个故事是“食”的部分,以主角小时候吃的湖南米粉为线索,童年经历为展开,长大后去北京工作后对于米粉的味道的回忆,以及对青春的回忆。最受争议的感觉是这一部分的内容。

因为这个故事基本只有主角一个人,有着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没有什么剧情的冲突,没有什么人物关系的冲突,所以显得很平淡,甚至有些无聊,而且作为内心独白有些语言上的表达显得非常书面化,具体化,并没有那种可以给人以真实内心情感表达的感受。最后回去给探望病重的奶奶到奶奶的去世,可能因为时长的问题显得过于突然,没有铺垫,给人的感觉有些生硬。

肆式青春中文配音 《肆式青春》观后感

从内容上看,这个故事所表现的内容其实很平淡,小时候喜欢吃的一家没有招牌的米粉店,中学时代上学路上吃的米粉店,工作后在北京米粉店吃的米粉。随着年龄的成长,时间的推移,周边的环境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

寓情于物的一种表现手法,虽然故事里的表现手法几乎是一种沿着米粉这一条线一路走下去,然后在这一条主线上分散出一条条支线,想表达的东西展现的很清晰也很明确,但是从情感的表达上却略显有些平淡。从电影作品的表达上也许如此,很平淡缺很真实。每个人的生活也不是都是那样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这样平平淡淡的。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是一个通过主角一人的内心独白来讲述的故事,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身边发生的事。参考赫萝老师视频里的观点,这种旁观者角度更能体现这种生活的真实,也许小时候的米粉店老板因为一些事情需要离开,中学时的米粉店因为一些事情被改成了渔具店,米粉店老板的儿子跟别人打架被打伤了腿,一个在阳光下微风吹拂下头发飘散很漂亮的女同学从身边骑车而过,到最后的奶奶病重去世,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却又无能为力,不希望改变 却又无可奈何,我们大多都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想要为其做点什么却又做不到,没有在儿时米粉店老板离开时去拦下他开启的车,没有在米粉店改营渔具的时候上前去劝阻,米粉店老板的儿子被打伤也只是在楼上看着他被抬上救护车,也没有在女孩骑车路过的时候上去搭讪。

作为旁观者的自己,现实是那样的真实,也想在为自己所希望的事情做点什么,可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也终究只是停留在想想的阶段。

其实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觉得这个故事如果能够增加更多的情感线索和铺垫也许会更好,以至于最后奶奶去世的时候不会显得那么得突然与生硬。个人的想法上来看也许插叙的叙事手法可能表现出来的感受又会有些不一样,但是从故事线索中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碗米粉从一开始的纯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出来的米粉,这一条事物随着时间变化的剧情线,仿佛有一种表达着内心感受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米粉还是一碗米粉,味道却不是那一碗熟悉的味道。人同样还是那一个人,只是身处的环境和对待事物的心态却也不是当年的那个熟悉的环境了。在外漂泊打拼,身边的环境不再是记忆中的环境,身边的人也不再是记忆中的人,就连吃的食物也不再是记忆中的味道。前进的是脚步,是向上攀爬的勇气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但是停留的却永远是内心里那一道抹不去的记忆,最能触动一颗坚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往往也是这一道对于曾经的回忆。

总结这个故事,除了叙事节奏上有些生硬,故事剧情上有些平淡,叙事手法上有些直白,这些缺点外,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有相同经历的也许会有感触,虽然不如商业电影那般跌宕起伏,激动人心。但却同样也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触动内心。

霓裳浮光

这个故事是“衣”的部分,讲述的在一对广州的姐妹,姐姐是时装模特,因为父母双亡,姐妹俩相依为命,姐姐作为一个吃青春饭的时装模特,一人赚钱和妹妹相依为命的故事,却也从中表达了许多在社会关系上,工作上,家庭关系上,自我内心上的一些情感表达。

这个故事从我个人角度上去看,其实可以算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故事”,说其是故事却又只能说是一段很直白的事件叙述。表达的情感有了,人物关系的冲突有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有了,但却给人的感觉依旧过于直白,没什么可以细细品味的点,纯粹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且这个广州北京的故事可以说是只是用了广州的背景板,用了粤语配音,没有一点广州城市文化的要素。但粤语配音这个点其实是比较好评的。

从故事的角度,姐姐独自一人因为妹妹的原因为家里挣钱,工作上非常辛苦,但因为是一个时装模特,对于身材、形象、气质特别看重,不仅要应付许多工作上的事,私下还要在保持形象上做很多的努力。尤其是因为年龄的因素而跌入事业低谷的时候,内心矛盾,不安,焦虑等情绪表达的非常深刻,从而对于与家庭成员的妹妹的态度上和关系处理上变得非常的差。

这也算是一种冲突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由于妹妹是学的是服装设计,最后在妹妹因为曾经童年时代姐姐说过红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的一句话而为姐姐做的一件红色的衣服,和安慰与鼓励之下,让姐姐走出阴霾,重新有了再一次站在舞台上的信心。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明了,节奏把握和剧情推进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几乎稳到没有能够让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点。这是好处也是坏处,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是甚至不算是讲故事,而是单纯的事件叙述。故事内容上和情感表达上没什么问题,但是个人感觉其实着重表达了“衣”这个点,却淡化了电影的共同主题“青春”,也许“青春”这个主题表现在作为模特的青春饭这个点中,亦或者表达在妹妹对于童年时代姐姐说过的那句“最喜欢红色的衣服”那句话中,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青春”这个主题的表达,并没有前一个故事表达的好,表达的深刻。

而且缺少给人那种能够产生共鸣的体验,更像是单纯的去看别人身上发生的事。

这一段其实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这一段还是很不错的,故事情节很不错,尤其是对于人物内心的表达。但缺点同样也是很明显的,就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作为剧情片,这个故事显得平淡了,作为情感片,这个情感表达却又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纤雨初晴

这个故事是我认为这三段故事中最好的一段,是“住”的部分,其实说它是小段主题是“住”有点牵强,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是上海背景下,同住石库门的三个小伙伴中,李墨和夏小雨那青春懵懂时,作为儿时玩伴互有朦胧好感,却因为一些不可抗力而搬家分开,断了联系的那种因为错过,而产生的遗憾所带来的故事中的情感表达。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很好的解决前两个故事中的问题,不管是从故事叙述上,还是情感表达上,还是 氛围渲染,元素体现上都做的非常好。也许是因为“住”这个主题,男主的设定上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同样也表达童年时代,因为三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而希望盖一栋大房子,三个人可以住在一起,互相串门和联络感情很方便。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是很有好感的,因为我也是做建筑设计的,虽然故事上和这个设定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故事开头,男主的一句“明天还要交图”,感受颇深,好像有点扯远了。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很好的表达了中国教育的这个元素背景,因为中考,女主的家长希望女主报考市重点的复旦附中,因为学校所在而可能需要搬家,离开这个从小居住的地方,离开他们一起长大的儿时玩伴。这一点也同样很让人感同身受,有很多关系很好的朋友却因为报考的学校不同而在空间维度上远离彼此,这点不管是从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还是大学毕业到工作单位。

虽然现在因为时代的进步,彼此的联系手段还是很多的。因为故事所表达环境是1999年那个时代,并没有现在时代如此这么发达的联络手段,但就算现在有这么先进的联系手段,也能够让人感受到这个空间的距离感。

从备战中考的这段情节中,男主在得知女主因为报考学校的事情,会和彼此分开,所以不希望女主离开,离他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越来越远,甚至是自己不希望女主的远离,而最后也同样决定报考和女主的目标相同的学校。但也许是因为作为男生的一点小倔强,这个目标并没有跟女主说,而是选择了自己默默地努力,只因为女主曾经在崴脚时,男主送其回家时的一段好朋友式的开玩笑般的对话:

“我要是真的瘸了怎么办?”

“以后你要是真的瘸了,我养你啊。”

“就你那学习成绩,能不能养活你自己还不好说呢。”

也许因为这一段对话的表达,和作为男生心中的那一丝丝倔强,在自己也决定报考同样的学校是并没有和女主沟通,而在女主询问男主报考目标时,男主隐瞒了真实想法并说了另一个学校。这点,也可以说男主傲娇,也可以说倔强。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小心思,而造就了结局的阴差阳错。

这个情节让我想到了另外一部作品《Just Because》。女主同样对男主有好感,却无法确定情愫。男主暗恋女主,却因为这个不确定而没有表白,只是暗恋。男主在这样的关系背景下为了女主放弃了本来已经报送上的学校,报考了女主准备报考的学校,却没有和女主说。女主在报考前确定了自己的内心,却同样没有和男主表达,而是默默选择了更换目标选择报考了男主报送的学校。

也许就是这种细小的心思造就的阴差阳错,最终造成了事件结局的遗憾。在这个故事里的女主,在青春期的悸动和不舍得离开男主的心思下,在互相传递信息的录音磁带中对男主说出了“我不想考复旦附中”的话,但男主因为自身原因,并没有听,这句话一错过就是错过了十年,在十年后整理房间偶然翻出的录有十年前表达情感的话语的磁带,牵动着十年前的那一段感情,也造就了十年间的遗憾。

这段故事不仅在剧情表达和情感表达上非常好,在画面表现,和配音演出上也都非常出色。有一段画面虽然只出现了两秒钟,甚至没有对话的画面,却让人非常记忆深刻。在饭桌上女主和父母表达着什么,父亲非常生气,拍案而起打了女主一巴掌。

这一段从整个故事的时间点,并结合女主后面给男主录的话语来分析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女主在得知男主报考的学校后,自己也想任性一次而向父母表达了自己不想报考复旦附中而去报考别的学校,结合中国的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父母肯定是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一种传统大家长观念的心态下,在女主说出了这种忤逆自己想法,并且在自己看来是如此没出息的话之后很生气,而打了女主一巴掌。

剧情安排中,前期男主问过女主最喜欢的颜色和最喜欢的花,女主说最喜欢红色,因为很温暖;最喜欢向日葵,因为面向阳光。我觉得这点为女主后面的任性做了铺垫,女主的内心其实并不希望自己完全沿着父母安排的路走,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情感。

也许最后因为无法再报考上忤逆父母,而任性地选择了在考试的时候故意考砸,当然这个故意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是真的考砸了,其实我个人更偏向女主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任性和倔强故意考砸的这个观点。而结果是男主考上了,女主去了别的学校。

这也就造就是这十年的遗憾。失去的遗憾才是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才是能够让人刻骨铭心的,也同样是因为这个遗憾才是最能让人感触的,就像第一个故事中的米粉,米粉店的搬迁,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个味道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个电影优点有,缺点同样也有,评价低不是没有道理的。看了一些影评,关于这三个导演,第一段是叫兽易小星,以前是做《万万没想到》的这种真人喜剧短片的,做一个这种文艺的情感表达向的故事是一种尝试,不过优势在于对人物角色内心的把握到位;第二段的是竹内良贵,从来没有做过动画电影的导演,而是做CG监督的,也算是跨界尝试,所以可能在表现上就显得有些拘谨,情节上无功无过的稳,没有过失,也没有令人深刻的记忆点;而第三段故事的导演是李豪凌,是本职的动画导演,所以在表现上就显得很有经验,也做得很好。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前两段故事的缺点的衬托下,第三段故事的表现给人的感觉非常出色,也许是吧。

当然从前两个故事的跨界导演的跨界尝试中,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算是对中国国产原创动画的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在进步的道路上的摸索。中国国产动画还在成长,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步,这部《肆式青春》作为电影虽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中国国产原创动画的前进与摸索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也算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