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笔下的香云纱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香云纱质地清爽.色泽点雅,被称作丝绸产品中的"黑色明珠".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上海的上流社会人士,还将香云纱视为"奢侈品".王芃琹张爱玲笔下的香云纱佛山新闻香云纱据<广东省志·丝绸志>所记载,香云纱早期的产地是顺德和南海一带.2008年6月佛山将"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质地清爽.凉爽宜人.色泽点雅,被称作丝绸产品中的"黑色明珠".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上海的

香云纱质地清爽、色泽点雅,被称作丝绸产品中的“黑色明珠”。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上海的上流社会人士,还将香云纱视为“奢侈品”。

王芃琹

张爱玲笔下的香云纱

佛山新闻

香云纱

据《广东省志·丝绸志》所记载,香云纱早期的产地是顺德和南海一带。2008年6月佛山将“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质地清爽、凉爽宜人、色泽点雅,被称作丝绸产品中的“黑色明珠”。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上海的上流社会人士,还将香云纱视为“奢侈品”。

一位广州作家在她的小说里,写了这么一段——香云纱是旧时老人最喜欢的料子,很凉快,据说穿着它出的汗也会变成凉水,这种料子多数是咖啡色,暗暗的花纹镶在咖啡色里,只有借助反光才能看到花纹的凹凸来,很含蓄的花样,西关的老女人特别喜欢穿它,明摆着是暗自要跟岁月较劲的。

(民国初年身着香云纱的大家闺秀)

看到这里,不禁想问:香云纱这个如此飘逸如此优美的称呼究竟从何而来?

香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蚕丝织物,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据《广东省志·丝绸志》所记载,香云纱早期的产地是顺德和南海一带。2008年6月佛山将“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云纱在出现伊始,并不叫香云纱,而是被广东地区称为“响云纱”。云纱、莨绸、莨纱、莨纱绸、薯莨纱、竹纱、黑胶绸、拷绸、绸仔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民间对香云纱的不同称呼。

“云纱”一词最早出现于宣统二年《南海县志》中,“广东织业则织绸缎、云纱、花绉、素绉、竹纱、牛郎纱、机纱、花绸、天鹅绒、官纱等”。随后在民国版《顺德县续志》也有记载:“云纱、点梅纱、纺绸、茧绸、水结布以上各物,伦教、羊额、北海、黄连、勒流及逢简等乡织造最多,运往省外各埠,销场甚大。”

《辛亥后至抗战前的广州纱绸业》这样记载“辛亥前,纱绸的生产以云纱最为流行,当时外行人概括地叫凡有扭眼的纱都叫‘响云纱’,甚至概括地叫凡是纱绸一类都叫‘响云纱’。从《辛亥后至抗战前的广州纱绸业》一书中“辛亥前”“外行人”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纪初,“响云纱”这一称谓已经流行于普通民众之中。

而后1937年《蚕声》杂志在批评广东丝织业百年以来毫无进步时也提到响云纱“惜乎执此业者,只知墨守绳法,不事改良,由是鸡皮绉、响云纱、茧绸、薯莨绸各类之出品数百十年来如一日,毫无变更”。《蚕声》杂志是广东丝织业的专业性杂志,居然也称其为“响云纱”可见经过短短几十年,响云纱的称呼已从“外行人”传到了“内行人”的口中。

早在1933年巴金写的《机器的诗》里就有了“香云纱“的身影,“船上有不少的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么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器。在每一副机器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器,指挥轮船前进。”

而让香云纱名声大噪的则要归功于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和《金锁记》。“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裤。因为热,把那灵蛇似的辫子盘在头顶上,露出衣领外一段肉唧唧的粉颈。

”“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从那揉红了的眼圈儿到烧热的颧骨。她抬起手来揾了一揾脸,脸上烫,身子却冷得打颤。”张爱玲将服饰的斑斓色彩有机的糅合在作品之中,对香云纱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却细腻传神的将香云纱的文雅香艳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