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小组 《声入人心》是美声狂欢 还是音乐困境?

2019-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日乐坛,三分综艺,三分抖音,三分影视,一分,就归给音乐本身吧.毫无疑问,音综是如今音乐宣发的头等重镇.<我是歌手>让民谣成为流行,<中国有嘻哈>让嘻哈浮出地面,眼下正红的<声入人心>,则改变了观众对于"美声"的固化印象:声入人心小组 <声入人心>是美声狂欢 还是音乐困境?不是帕瓦罗蒂的肃穆,而是"腿长颜高歌声甜"的鲜肉瞩目.说真的,按照<声入人心>的颜值大法,再生僻的艺术都不怕"巷子深"

今日乐坛,三分综艺,三分抖音,三分影视,一分,就归给音乐本身吧。

毫无疑问,音综是如今音乐宣发的头等重镇。《我是歌手》让民谣成为流行,《中国有嘻哈》让嘻哈浮出地面,眼下正红的《声入人心》,则改变了观众对于"美声"的固化印象:

声入人心小组 《声入人心》是美声狂欢 还是音乐困境?

不是帕瓦罗蒂的肃穆,而是"腿长颜高歌声甜"的鲜肉瞩目。说真的,按照《声入人心》的颜值大法,再生僻的艺术都不怕"巷子深"。就算是蓝翔,找来一群帅哥开挖掘机,也能让挖掘技术上热搜不是? 

一档节目汇集了行业头牌、学院派鲜肉和跨界明星,很不"美声",相当"美颜"。

声入人心小组 《声入人心》是美声狂欢 还是音乐困境?

当音乐剧王子郑云龙唱着自己主演的音乐剧《变身怪医》选段;当花鼓戏版《Rolling in the Deep》的演唱者廖佳琳现场演绎魔性"哈哈哈";当周深用轻灵入云的嗓音演唱《time to say goodbye》,《声入人心》用一盘海陆空三鲜大杂烩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让阳春白雪的美声不再"高冷"。

全民看脸的时代,《声入身心》不得不把《幻乐之城》和《偶像练习生》结合起来:选手既要注重现场演绎,又要竞争"首席"和"替补"的位置。演唱竞技之外,又多了后宫真人秀的戏剧力量。 

而在镜头剪辑方面,则是服务于话题,拜倒于流量。拿到三个"首席"印章认证的选手,一首歌可以被剪到只剩两句副歌;而最终坐上"替补"位置,演唱功底无法服众的选手,却可以呈现完整表演;选手之间的"商业尬吹"和"同行排挤"则穿插在各段零碎的演唱画面之间,时长几乎和表演对等。

所幸鸡毛蒜皮之外,廖昌永的专业点评还能够强行挽尊。选手参赛的唱段,还是照顾了我等观众微末的音乐素养,安利了《弄臣》《费加罗婚礼》《军中女郎》等歌剧史上的著名唱段。 

为了让美声不再蒙尘,《声入人心》将它打扮成了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但观众买账的究竟是小姑娘的素养,还是制作方的美妆技术,就不得而知了。 

买椟还珠,听歌看脸,往往是国内音乐综艺的通病。而所谓的小众艺术出圈,也只是在节目播出期间维持了相应的热度假象。

企图通过一档综艺就让观众爱上"美声"是不现实的。但若没了它,观众又只能回归泛滥的"流行音乐综艺"。在流量崇拜、故事横行的综艺世界里,想要安静的"听歌",终究是一件奢求。

鲜肉唱歌

看着选手用古老的歌剧唱段比赛,几乎要以为跳台到了CCTV音乐频道的歌剧欣赏。在"怀旧"风盛行的音乐综艺里,《声入人心》"复活了"很多一两百岁的歌剧。"老"到没人爱,逼格自然来。

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仝卓,演唱的西语歌曲《一步之遥》(Por Una Cabeza),83岁;蔡呈昱挑战的多尼采蒂的喜剧《军中女郎》咏叹调,178岁;石凯演唱的《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不要去做情郎》,232岁。

美声唱法(Belcanto)在世界上诞生至今已经有4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阶段的"进化"。在《声入人心》,我们看到的美声唱法其实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做着转型、跨界、接地气、融合不同元素的尝试。 

比如天津歌舞剧院的高天鹤,选择了花腔女高音的无词歌《炫境》。凭借灵活多变又精准快速的跳跃,展现了有"炫技"嫌疑的假声男高音;廖佳琳的《笑之歌》技巧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并在转调之后措不及防的结上了Vitas的《歌剧》;翟李朔天翻唱民国银嗓子姚莉的名作《得不到的爱情》,匠心独具的在某些部分融入了上海方言,细腻之余韵味无穷。

而在选手的构成上,《声入人心》则兼容并包的请了"行业大拿"、"学院新秀"和"跨界明星"。音乐剧王子郑云龙的参赛,让许多选手为之颤抖;而出道以来,全演A角的阿云嘎,则完美的诠释了魔王的实力。

学院新秀的参加,更像是一次世界音乐名校的"集邮"活动。中音、上音、上戏不够惊艳,茱莉亚、伯克利才足够吓掉下巴。其中来自茱莉亚音乐学院的男中音贾凡,全A硕士毕业的背景,让刘宪华和尚雯婕都惊叹不已。人家胎教听的都是爸妈演唱的世界歌剧名曲,咱的胎教估计就是电视里的《新白娘子传奇》。虽说都是唱段,艺术格调差了恐怕有三季《歌手》。 

成名歌手的跨界也是一大亮点,好声音冠军李琦、单曲循环的周深、霸占歌单的简弘亦以及上过《歌手》的王晰。虽然大家都本着"学习"的态度,但拿出的演唱都是"教你做人"的水平。

要么行业头牌"花魁"展演,要么初生牛犊的新秀"出鞘",要么跨界神仙打架,你们"美声界"的准入门槛也太高了吧?为了听懂节目,我准备再去考个好大学。

而最为致命的是,唱美声让女歌手变胖的魔咒,在男歌手这里变成了美丽契约。郑云龙的浓眉大眼,充满着王子的郁气;中戏的仝卓,几乎撞脸少年时期的钟汉良;蔡尧的鼻子宛若削葱根,精致到你根本不想用耳朵听歌。总之,看完节目你可能会相信——美声会让人变美的。

神仙打架

尽管新秀偶有失误,紧张到忘记首句歌词的李文豹,不停扭动身子的石凯,担心听不到耳返的陆宇鹏,让观众看到的都是少年的青涩与真实。相比学院派的中规中矩,成熟歌者奉献了可圈可点的演出,完美诠释了姜还是老的辣。 

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贾凡,演唱《美丽的姑娘》,被刘宪华和廖昌永一直认为"太平";中戏的仝卓选择的《Por Una Cabeza》需要热烈浪漫的情怀,以及情场老手的骚气魅力,对于他来说还需要阅历锤炼;石凯的《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不要去做情郎》,技术上则显得比较生疏。

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音乐剧演员,则很快适应了《声入人心》的舞台。郑云龙的《就在这瞬间》,比纯正的美声多了接地气的流行唱法的音色和语气,但是又比流行唱法更多地动用了古典戏剧的共鸣;阿云噶演唱的音乐剧《蝶》选段,用极富感染力的声线,打出了一套"后劲十足"的高音,G 13拍的结尾余音不断。

两人"首席"复议的对决,更像是神仙打架。现场找谱演唱,没有排练的情况下,展现了专业的"稳、准、狠"。郑云龙选择了《我 唐吉坷德》,阿云嘎演唱《Till I hear you sing》,昔日的同窗同场较量,张力十足。最终廖昌永等人以选曲能力作为考量,让阿云嘎替换了郑云龙的"首席"位置。

跨界的歌者为"美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李琦的《Till I hear you sing》被尚雯婕称赞技巧、声音掌控力;廖昌永则差异简弘亦在《不染》的表现力上和毛不易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周深的《time to say goodbye》清澈空灵的嗓音,呈现了独特的舞台魅力,没有专业学习过美声的背景更让廖昌永感叹"浑然天成"。

可以说,廖昌永代表学院视角,刘宪华具有流行嗅觉,尚雯婕注重现场演绎,带来的点评犀利而不失中肯。尤其是廖昌永超高的唱商,往往一句话就洞悉问题所在。用力过猛的,廖昌永提醒他注意控制,不要达到"穹顶";一路升调的,廖昌永说"弱"有时更打动人;每首歌演唱之前,廖昌永都指出歌曲的难点和妙处。蔡程昱演唱有9个highC的《多么快乐的一天》,观众在廖昌永的提醒下,重点聆听,曲尽其妙。 

虽然专业上是金刚手段,但对新人的包容,则充满菩萨心肠。唱《青花瓷》首句忘词的李文豹,廖昌永直接打断,重新给了一次演唱机会;对于只有单耳听力的陆宇鹏则鼓励,要抛开杂念,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

歌剧困境

《声入人心》带来的热闹之余,却让人对国内的音乐剧市场感到忧心。廖昌永指出中外音乐剧的差异:国外一个音乐剧可以持续不断的演10年,而中国音乐剧能坚持一年封箱底的就算成功了。

而郑云龙、阿云嘎参加节目的原因,都是想更多人去认识音乐剧。即便他们已经是行业翘楚,功成名就,仍然不为"天下知",这便是音乐剧曲高和寡的常态。

中国音乐剧在早期是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只是将美国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以及英国的歌剧照形式搬上中国舞台。但是这些音乐剧不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后面一些中国音乐人将引入的作品进行改编,融入了一些中国元素,渐渐地获得部分观众的认可。

例如,通过改编的《妈妈咪呀》上映以后几乎场场坐满,紧接着一些中国音乐人开始尝试本土的音乐剧制作,但由于经验不足导致自主创作音乐剧举步艰难。直到后来《蝶》、《三个橘子的爱情》、《钢的琴》相继问世,中国原创音乐剧才有了发展。

本土音乐剧虽然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仍面临诸多困境:专业型人才不足、专业剧场稀少、演出票价高均是拦路虎。 

就拿音乐剧《猫》来说,剧中有三十四只性格迥异的猫,再加之为了保障高品质演出,音乐剧的主角基本上都要有A、B角,有的团甚至有万能替补。

这样看来如要制作高品质的《猫》中文版音乐剧,需要找近40位既有唱功又能跳又会演的专业音乐剧演员。这还只是一部音乐剧,若几个中文版音乐剧在多地同时开演,演员人才的储备恐怕就不足了。 

往往一部音乐剧演下来,成本价是非常高的。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营销的人最怕遇到的课题,音乐剧难回本,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重镇也一样。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耗资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

《声入人心》的流行,说明国内观众的审美消费升级期待是极高的。但音乐剧如何让自己的价格降级,恐怕还要产业链上的诸君多费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