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 另有深意

2019-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国演义>第64回中,刘备经历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惨败之后,败退白帝城,生命垂危之际,托重于诸葛.言:"君之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 另有深意我认为,刘备与孔明虽结识于乱世,但牵扯到自己汉室刘姓一脉的问题,刘备不可能真正意义上这么无私,实际上这是对诸葛的一次试探.<三国列传>中有载,刘备托孤之时幕后隐有刀斧剑影,故可

《三国演义》第64回中,刘备经历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惨败之后,败退白帝城,生命垂危之际,托重于诸葛。言:“君之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 另有深意

我认为,刘备与孔明虽结识于乱世,但牵扯到自己汉室刘姓一脉的问题,刘备不可能真正意义上这么无私,实际上这是对诸葛的一次试探。《三国列传》中有载,刘备托孤之时幕后隐有刀斧剑影,故可推断,此时刘备极有可能已暗藏对诸葛的杀心!

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 另有深意

我琢磨,此刻刘备的心理是矛盾的:明知刘禅暗弱无能,需要诸葛的辅佐,却又经历了两代傀儡君王的统治,知道汉室后代任人控制的痛楚,所以又觉得诸葛不可留。于是,安排了这样一次试探。试想,倘若诸葛当时的回答,不是“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让刘备放心,而是言辞稍有迟缓甚至点头应允,估计卧龙先生就追寻凤雏道兄去了。

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 另有深意

诸葛亮也是聪明的,这点所有人都很清楚。尽管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后背都湿透了,但是仍然表示了忠心与决心。原因一,对刘备确有感知遇之情;原因二,他是个聪明人,明白自己的处境。

再者,刘备和孔明这番交谈的时候,是先让其他诸位托孤大臣“退于帐外”的,诸葛表示完了决心以后才又让他们进来。也就是说,无论诸葛应允与否,刘备死后,也仅有诸葛一人一家之辞。众位托孤大臣会相信么?到时候,岂不是让篡位的诸葛一个人与满朝文武PK么?

叮嘱完孔明后,刘备当着众人,将子龙唤至榻前,说,子龙啊,我们认识于乱世,虽然我跟关张两位同学结义,没有跟你结义,但是我们玩的是非常好的,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等我死后,你一定要日夜看着我儿,悉心教导。注意这句话,日夜看护。这说明了什么,还是不放心啊,再加一把保护锁。子龙当然泣不成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所以,我认为,《三国演义》实际上有很重的褒蜀贬曹的意味,但仔细研究以后不难发现,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刘备,同样不是一味的仁义慈悲。

下次,我将说说关羽之死,到底谁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