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与雁荡山 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 温岭方山距今一亿多年

2019-08-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拾级而上,已是深秋在家当天的天气并不好,所以爬山的并不是很多,偶会遇到几个!上山的一路上的景点很多,刚从景区门口走上来没有太久,就会看到大象岩,这里是方山西端崖壁突出,由于崩塌作用产生一岩柱,上下与平台相连,中间分离,就像是一头巨象在饮水.方山与雁荡山 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 温岭方山距今一亿多年继续前行草葱木郁,偶有几片黄叶飘落,提醒季节变换秋尽冬已起.这里是南北斗洞,论风景,凡是天下秀丽地,多有寺庙和道观所居.方山山型如此俊秀,自然也少不了,当地村民平日里虔诚礼拜.方山这里佛道兼容,香火旺盛,有

拾级而上,已是深秋在家当天的天气并不好,所以爬山的并不是很多,偶会遇到几个!上山的一路上的景点很多,刚从景区门口走上来没有太久,就会看到大象岩,这里是方山西端崖壁突出,由于崩塌作用产生一岩柱,上下与平台相连,中间分离,就像是一头巨象在饮水。

方山与雁荡山 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 温岭方山距今一亿多年

继续前行草葱木郁,偶有几片黄叶飘落,提醒季节变换秋尽冬已起。这里是南北斗洞,论风景,凡是天下秀丽地,多有寺庙和道观所居。方山山型如此俊秀,自然也少不了,当地村民平日里虔诚礼拜。方山这里佛道兼容,香火旺盛,有大小寺庙、道观十多个地方。南北斗天波杨府主要供奉的是宋代抗辽将领杨家将,杨家将在道教中又称为杨府大神。

方山与雁荡山 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 温岭方山距今一亿多年

在南北斗洞就可以看到镇山嶂,崖壁上刻着“镇山”两个字,这个字据说是著名书法家钱绍武先生写的。钱绍武先生在长屿、方山一带留下了很多墨宝。据《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方山自古以来供奉杨府大神,威震四海,保佑一方百姓平安,所以南北斗后面的崖壁又叫“镇山嶂”。

方山与雁荡山 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 温岭方山距今一亿多年

南北斗洞的后面是观音堂,供奉的观音菩萨。观音堂按地势建造,结构高低大小错落有致,侧殿塑有唐僧四师徒雕像,观音堂下院是厢房和库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看下,小而精致。

经过观音堂走不了几步就会到天恩塔,这座天恩塔是当地的老百姓集资兴建的,塔高七级,用灰白石头砌成。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沐浴天恩”。

五象岩顾名思义就是五只大象的形状,但是在这里根本看不出来,在观音堂位置看的最清楚。细看绝崖,被垂向节理切割得凹凸有致,若群象欲破壁奔出,有的朋友还数出了六只、七只大象,记得在观音堂的时候看,换个角度就看不出来了!不过在这里可以看到文笔峰,小峰下边部分浑圆,顶端稍尖,像一只倒插的毛笔,叫做“文笔峰”。

文笔的形成有许多种传说,相传王羲之一口气写完《游四郡记》,心中高兴,手一挥,就把毛笔扔到这里了。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文笔峰是一位仙人从旁边的岩石里拔出来的,因为旁边的岩石刚好凹进去一块,凹痕同文笔峰完全一样。

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朝的周义山在方山修道,收养了一对童男童女,师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意越来越深,后来周义山带了师兄去天台山求道,师兄临走的时候就插了这支笔作为定情信物。关于这些传说我们现在也只能听听了。

前面就到了仙天门,又叫西天门,明朝谢省有两句诗这样描写它:“擎天立一柱,绝地看孤梯”。说明以前登方山顶十分困难,只能靠搭梯攀爬。

登入仙天门,就看到石壁上刻有“梦圆”两个字,落款“长沙百岁翁李金鳌”,由此可见李金鳌先生写“梦圆”两个字的时候已经一百岁高龄了。登入仙天门看远近山野层叠绿黛,陶醉山色风光的赏心悦目,恰如闲庭信步。

走不到5分钟的楼梯就到了山顶,打破了以往常规印象中的山顶,但除了模样出入很大,其他的似乎都是一样的,庙宇、红丝带这些都有,这些似乎成了每个山顶的标配。云霄寺是方山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殿堂楼阁50多间。云霄寺的旧址在方山顶南面的羊角洞上,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因为山高风急,多次遭受风灾毁坏,毁了再建,建了又毁,后来移到今天的位置。

在云霄寺的对面我们可以从很多方位都能看到的和平塔,塔有七级,底下三层的外面有游廓,用立柱支撑。塔有八面,四面雕刻着金色的佛像,另外四面开窗口。塔内有梯可以登高。但是由于时间和天空的原因未能登塔还有有些许的遗憾。

天空以下起了毛毛细雨,就匆匆到上下天湖走了半圈看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没有那么的碧蓝,但是可以看出谁确实清澈见底,如果是上帝的视角那肯定棒极了!

方山行程结束的有点匆忙,但好在是我们快要结束的时候下雨!方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