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解剖】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019-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及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口腔黏膜干燥,因此易受损伤和局部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因此常发生生理性流涎.[消化系统解剖]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食管食管长度在新生儿为8—10cm,1岁时为12cm,5岁时为16cm,学龄儿童为20—25cm,成人为25—30cm.食管横径婴儿为0.6—0.8cm,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及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口腔黏膜干燥,因此易受损伤和局部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因此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消化系统解剖】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食管

食管长度在新生儿为8—10cm,1岁时为12cm,5岁时为16cm,学龄儿童为20—25cm,成人为25—30cm。食管横径婴儿为0.6—0.8cm,幼儿为1cm,学龄儿童为1.

2—1.5cm。食管pH通常在5.06.8。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消化系统解剖】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胃容量在新生儿为30—60ml,13个月时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为2000ml,故年龄愈小每天喂养的次数愈多。

哺乳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人十二指肠,故实际胃容量不受上述容量限制。婴儿胃略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

【消化系统解剖】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由于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汁排空慢;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或为坐高的10倍。小肠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蠕动、摆动、分节运动)、消化、吸收及免疫保护。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以及形成粪便。

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结肠无明显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加之口服耐受机制尚不完善,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人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一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

五、肝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胰腺

出生后3—4个月时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多。出生后一年,胰腺外分泌部生长迅速,为出生时的3倍。胰液分泌量随年龄生长而增加,至成人每日可分泌1—2L。酶类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最先,而后是糜蛋白酶、竣基肽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

新生儿胰液所含脂肪酶活性不高,直到2—3岁时才接近成人水平。婴幼儿时期胰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易受炎热天气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七、肠道细菌

在母体内,胎儿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侵人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正常肠道常驻菌群对侵人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