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 你没吃过的磴口鸡勾鱼

2019-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你要是想了解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地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了解当地的美食.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与形成它的人文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烙上了这个地方独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印记,当你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会品尝出一种属于那里独有的味道.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 你没吃过的磴口鸡勾鱼磴口县位于河套平原的源头,这里人文荟萃.100多年来,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人们,通过走西口,或向东或向北,长途跋涉来到这块沃土地上谋求生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你要是想了解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地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了解当地的美食。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与形成它的人文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烙上了这个地方独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印记,当你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会品尝出一种属于那里独有的味道。

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 你没吃过的磴口鸡勾鱼

磴口县位于河套平原的源头,这里人文荟萃。100多年来,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人们,通过走西口,或向东或向北,长途跋涉来到这块沃土地上谋求生路,并在这里共同创造了磴口形态多样、相互融合的移民文化,形成磴口人民风淳朴,豪爽热情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一道道的美食上。

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 你没吃过的磴口鸡勾鱼

磴口人讲究“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一方面因磴口以黄河为依,以湖泊为伴,被誉为“百湖之乡”,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当然就是鱼。另一方面,“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磴口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有黄河水的浇灌,被誉为“塞上米粮川”,有了富足的物产,农村的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养猪养羊、养鸡养鸭,这也是家庭主妇们厨房里肉类和蛋类的主要来源。

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 你没吃过的磴口鸡勾鱼

有了丰富的食材资源。磴口人利用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形成了独特的加工技艺,独具匠心的就是将“鱼”这种水里游的和“鸡”这种地上跑的食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鸡勾鱼”!

“鸡勾鱼”最早什么时候端到了餐桌上已经无法考证,它可能源自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某个地方,也可能是各地饮食文化在磴口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结果,多少年来,从妈妈女儿、婆婆媳妇的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

将鸡和鱼联系在一起,体现着的是磴口人憨厚淳朴,兼蓄包容的性格,也体现出了磴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磴口人看来,“鸡”代表了吉祥如意、万事大吉,“鱼”则代表了年年有余、富裕安康,“勾”则代表着沟通、融合、交融。“鸡勾鱼”就代表着磴口人将幸福和满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期颐和向往。

做“鸡勾鱼”主要用“炖”的方法。“炖”这种最原始的烹制方法加上最简单的调味料就可以制作出最诱人的美味。做“鸡勾鱼”首先要选好食材,鸡要农家自养的笨鸡,鱼要黄河出产的鲤鱼。制作时,先将猪油融化,把鸡肉放入锅中爆炒,投入葱姜蒜以及花椒,辣椒等调味料,将鸡肉的香味煸炒出来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将用盐煨制过得鲜鱼放到锅中一起慢炖,木柴旺火将鱼肉的鲜美和鸡肉的浓香在炖煮中同时释放,融为一体。

在炖的同时,还可以在四周贴上蒸饼,当锅里的鸡肉鱼肉飘香之际,正是贴饼焦酥之时,一餐“鸡勾鱼”实现了食材的鲜香交融,赋予了不可复制的独特味道。

多年来,磴口的移民后裔们饮食习惯相互影响,饮食文化互相交流,用“勾”制的方法创造性的做出了如猪肉勾鸡,排骨勾鹅、猪尾勾兔等诸多美食,它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色泽油亮、肉质绵香、浓香萦绕、回味无穷。

食物的味道,直白而单纯。磴口人用一个“勾”字串起的是家乡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有时间的味道、乡土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完全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现在生活的土地,一头则牵绊着记忆中的故乡,不管聚散和离合,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幸福生活的满足。(作者:唐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