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夫人 开国上将邓华夫人李玉芝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抗美援朝毛泽东两次亲自点将邓华:你去了 我放心说道:2017 年 04 月 08 日 下午 3:524月28日是开国上将邓华诞辰105周年纪念日.邓华1910年生于湖南郴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参与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初创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平津战役中提出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总前委所采纳.新

抗美援朝毛泽东两次亲自点将邓华:你去了 我放心说道:

2017 年 04 月 08 日 下午 3:52

4月28日是开国上将邓华诞辰105周年纪念日。邓华1910年生于湖南郴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参与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初创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平津战役中提出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总前委所采纳。新中国成立后,邓华指挥海南岛战役,以两个军的兵力乘木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突破并摧毁国民党军立体防御体系。

1950年10月,邓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1951年7月,他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停战谈判。

1960年,邓华任四川省副省长,曾深入170多个县市、数百个厂矿和千余个农村社队进行调研。1977年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率部打破重重封锁线 掩护党中央过湘江 1934年10月下旬,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

在长征途中,邓华等率一师二团,参加了冲破敌人设置的四道封锁线的战斗,出色地执行了掩护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机关西进的任务。 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邓华曾陷入空前的绝境之中。

1934年12月1日,红军经过奋勇拼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突破了蒋介石苦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午后,师部传来军团电令:部队节节抗击,向西转进。当时,在前面开路的刘瑞龙团长已经率部队突过了封锁线;指挥断后的邓华,却遇上从后面和左右方向三面敌军的进逼,他所率领的三营(实际上只剩下200来人,一个多连的兵力)已经冲进到前方山包后面了,而邓华,还有一位参谋、一位警卫员,却被左右两方敌人密集的交叉火力卡住了。

前面收割后的稻田被子弹打得片片飞扬;后面的枪声也一阵紧似一阵。三人匍匐在一条田坎边,进也不得,退也不得。 狭路相逢勇者胜。“冲过去!”邓华向参谋和警卫员发出命令。

他随即纵身猫腰跑起,冒着前后左右穿梭的子弹,飞步跨过山丘田块,翻身滚到田坎下,他回望刚才起跑处,不见参谋和警卫员跟进。“冲呀!”他再一次发出了命令。仍然不见他俩起步,也没有听到回话或任何回应的示意。

这时,前面山包处响起了三营同志接应他们的密集机枪声,邓华一个健步,飞奔到山包边,终于脱险了。而跟随他多年的参谋和警卫员却再也没有回来。 邓华脱险来到团部,同团长刘瑞龙等人汇合。然后下去看望部队。

那情景,比在战场上惨烈的厮杀还要使人肝胆碎裂。如今,朝夕相处的战友再也回不来了,亲如手足的伙伴葬身在血泊里了,好端端的一个团由湘江之战前的1700多人,到现在只剩下八九百人!许多干部战士在抱头痛哭,炊事班做好的香喷喷的饭菜,搁在那里原封未动,竟然没有一个人吃。

这哪里还像个部队!邓华自语道。 他立时站在一个小山包上,向着战士们,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牺牲了那么多的同志,确实痛心啊!”他的嘴微向左下方抖动,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激动时候特有的表情。

但是,他没有眼泪,他立在那里,腰板铁硬,尖棱的古铜色的面庞向着大家,凹陷的两眼喷射着严峻的光束。 “但是,”他抬高了嗓音,“我们全团指战员都是铁打的好汉,都是英雄!

我们顺利完成了军委给予的光荣任务!” 他从被硝烟染黑的口袋里拿出一份电令:“这是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今天凌晨3点半发来的电报,电报说,‘一日战斗……胜负关系全局……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通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

告诉同志们,中央首长所在的红星纵队和红章纵队,已于今日全部渡过湘江,红军大部队都渡过了湘江。同志们流血牺牲,已经粉碎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我们已经胜利开辟了西进的道路。

”邓华顿了一瞬,两眼扫视全场,“同志们,吃饱饭,鼓足劲,迈开你的双腿,让我们西进去同兄弟的红二、六军团汇合吧!” 他示意随行参谋给他拿来一个搪瓷碗,舀了一碗饭,顺手折了两根树枝当筷子,便大口大口地吃饭了。

像闪电一般,在这个坡地里的数百名红军指战员,立即跟着行动,那一桶又一桶的饭菜,随之底朝天了。半个小时后,嘹亮的军号声响了。 刚刚经过惨烈战斗的红二团,又踏着威严的步伐前进了…… 差不多20年后,邓华指挥百万大军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时候,一日,与战友聊天,当这位同志谈到自己几次遇险,大难不死堪称福将时,邓华说:“我也是多次大难不死,也可以称为一员福将”。

然而,他的话锋一转:“每当我想起千千万万牺牲了的战友,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战士,肩上像压着沉重的担子一样,没有他们我这个福将是福不起来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毛泽东3次召见邓华部署任务 邓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先后3次召见邓华,部署任务,了解战况,面授机宜——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仅40岁的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

7月19日,正在位于广州的兵团司令部作战室一幅巨大作战地图前研究思考朝鲜战况的邓华,突然接到来自中央的一封急电:“边防迫切,任务光荣,希早日来京面授机宜。”邓华立马轻装简行,从广州乘火车北上首都。

7月底的一天午后,邓华接到毛主席召见的通知,随同毛主席秘书叶子龙驱车前往中南海。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邓华的手,亲切地对这位即将肩负重任的爱将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邓华1910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县,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同年7月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从此便在毛泽东领导下转战南北,从一名基层干部,逐步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高级指挥员。

毛主席称赞邓华:“海南岛一仗打得不错嘛!

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计好一样,要是晚打两个月,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木船打军舰,几万大军渡海登陆,与金门之战相比,组织指挥之得体,简直出人预料。毛主席话锋一转,切入正题:“看样子杜鲁门在朝鲜是不会罢手的。

你们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邓华兴奋地说:“是的,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打。

他打他的优势,我打我的优势,这是我们对付美军的好办法。”毛主席赞许地说:“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邓华离开毛主席时深感使命神圣,任务紧迫,信心倍增。

邓华不负最高统帅的重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善于站在战略高度审视战役全局,多次在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协助彭德怀成功地组织指挥了5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图们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附近,夺取了战争主动权,迫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

“劳师远征,辛苦辛苦!”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7个多月的激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灭敌军23万余人,把战线推进并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战争转入相持局面。

1951年6月初,受彭德怀委派,邓华率首批入朝作战的第38、39、40、42军的主要领导赴京,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抗美援朝战况并请示军机事宜。

刚到北京饭店住下,毛主席便召见邓华一行。时隔不到1年,邓华再次踏进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用爱怜的眼光久久地看着他,满怀深情地说:“邓华同志,你瘦多了啊。劳师远征,辛苦辛苦!”邓华汇报了朝鲜的战况和志愿军编制、装备以及军工生产等方面的意见。

毛主席听得仔细,不时点头称是,还不时在小本上作些记录。这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给邓华讲起应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作战方针,“德怀和你都是湖南人,晓得‘零敲牛皮糖’是怎么回事。

对美英军,目前应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敲他的牛皮糖。”毛主席坚定地说,“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就是要边打边谈,打谈结合,以打促谈,争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朝鲜问题。

”邓华听后心里有了“底数”,十分兴奋,他再次建议,由军委统盘考虑分期安排全军部队和干部轮流入朝,通过实战学习与高度现代化装备之敌作战的经验。“对,意见很好。”毛主席对邓华能够站在战略全局考虑问题给予了肯定和赞许。

邓华回到北京饭店,思绪联翩,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提笔开始撰写《论朝鲜战场之持久战》。在国内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邓华公务非常繁忙,活动安排得很满,他便利用晚上时间写作。

6月15日,邓华带着最高统帅的指示,也带着他已完稿的文章,启程返回朝鲜战场。在这篇文章中,他传达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总结了前5次战役的作战经验,分析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条件,论证了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必要性,提出了今后的作战指导意见。

回到朝鲜后不久,邓华在志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报告,受到彭德怀和志愿军高级干部的赞扬。这篇文章对志愿军后来的作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你去了,我放心!” 1952年冬,朝鲜战局继续处于对峙状态,停战谈判也长期中止,战争是停下来还是继续扩大,正处于转折关头。

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众高官要员陪同下,于12月2日至5日到朝鲜前线视察,并扬言“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身在北京的毛主席密切注视着艾森豪威尔的言谈举止和朝鲜局势,电令邓华回国接受任务。12月6日,就在艾森豪威尔离开朝鲜的第二天,毛主席立即指示午后3时召见邓华。

邓华第3次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早在那里等候着。毛主席伸出两只大手紧紧同邓华握手,此时的邓华已于半年前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肩上的担子比毛主席第2次召见时更重,但经历两年多当时现代化战争锻炼与考验的邓华却显得更加成熟自信,胸有成竹。

“闻鼙鼓而思良将。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看来会有新的动作。找你来,是要研究应对艾森豪威尔的政策。”毛主席说明了召见邓华的本意。

“你4日写的报告(指邓华12月4日在北京饭店写的题为《关于朝鲜战局形势与明年的方针和工作任务》),我看过了,批了几句话。总的意思是,志愿军应以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在清川江至汉川间登陆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行动方针。

登陆的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接着,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决不允许敌人在西海岸登陆,尤其不允许在汉川至鸭绿江一线登陆。”邓华从心底里敬佩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他迅速思索之后提出:“西海岸指挥机构不健全,原拟由第19兵团兼任,根据当前形势,需要重新考虑。

”毛主席当即表态,“西海指应当加强和扩大。最好你亲自去。你去了,我放心!”邓华当即表态:“请毛主席、党中央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现在的朝鲜战场形势,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陆了,艾森豪威尔真要出此下策,肯定会是一场灾难!”邓华信心十足!邓华怀着兴奋的心情启程返回朝鲜前线。

半个月后,毛主席亲自起草并签发指示,正式任命“以代理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两副重担,更准确地说是四副重担一肩挑。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毛主席两次亲自点将邓华,委以重任,充分说明最高统帅对他的无比信赖。

在当时我军没有进行过反登陆作战,更不具有大规模反登陆作战经验的情况下,邓华以毛主席“三个肯定”的战略判断为依据,深刻分析朝鲜战场的客观形势,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反登陆作战准备问题,在志愿军党委会上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和具体作战部署,要求坚决不让敌人登陆,敌人登上来坚决消灭之,绝对不准敌人在我侧后建立一条战线。

在邓华周密组织指挥下,志愿军用4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巨大的反登陆防御作战准备。

由于准备周密充分,迫使美军不得不放弃登陆进攻的企图,同我恢复停战谈判,从而为尔后实现朝鲜停战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志愿军随后发起的夏季反击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任四川省副省长18年 造福天府百姓 1960年,邓华因庐山会议受到牵连,被迫退出军队,到四川任副省长,直至1977年离开四川回到部队,经历了18年的风雨。在四川期间,他为天府之国的农业机械工作呕心沥血,创下了光辉业绩,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一心为国的崇高品质。

“到四川安家落户去” 庐山会议之后,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把邓华的名字列入所谓彭德怀“军事俱乐部”成员的首位,宣布撤销邓华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10月中旬,邓华回到沈阳军区。由中央军委派出的批判邓华的三人领导小组主持召开沈阳军区四级干部会议,继续揭发批判。11月,邓华举家进京,住在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12月,邓华接到转业通知。

他打心里气愤,两天两夜不言不语,清理出所有制服,叫夫人送到洗染店,全部染成黑色。他怒吼道:“从此永远脱离部队!” 就在他转业前夕,毛泽东托总参谋长罗瑞卿捎话:“犯了严重错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但也不要抬不起头,不要消极,争取早日改正错误。

”邓华再次感受到了毛泽东对自己既严厉而又饱含殷切希望的感情。他答到:“请转报毛主席,我决不会消极,一定按照主席的指示去做。”去四川任副省长,对于邓华来说,离开政治中心,远离是非,心情才能平静下来。

为了在四川作长期打算,邓华决定把家也搬到四川。他先搭飞机到成都向省委报到,并且为家属办好了调动工作和小孩转学手续。回到北京,他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对夫人和子女说:“四川是个好地方,山奇水秀,物产丰富,全家一锅端,到四川安家落户去。

”1960年6月4日,全家乘火车到达成都。 “当官的都像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吃苦了” 到达成都后,邓华前往看望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

“欢迎你来四川工作。”李井泉说。 “还得请省委和西南局多多帮助。”邓华答道。 “省委决定你在副省长中分工抓农机工作。”李井泉谈到工作问题。 “地方工作不熟,农业机械更是外行,”邓华说了实情,但马上表白,“既来之,则安之,自当努力为之。

” “不要紧的,摸一个时期就熟悉了。”李井泉抚慰道,“廖志高是管农业的书记,农业机械厅厅长苗逢澍是省委常委,今后你多同他们联系。” “对,今后我多同他们联系。

”邓华嘴里答道。他心里明白,大政方针有管农业的书记定,具体工作有省委常委兼农业机械厅长做,自己分管农机工作也就是名义上的副省长了,实际上无职无权。 但邓华的性格倔强好胜,他从李井泉处出来,就到新华书店里买来一大摞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如《农机手册》、《发动机构造原理》、《拖拉机的生产与维修保养》等。

他钻研农机业务,到下面向群众学习,了解情况,熟悉业务,并计划用3年时间跑遍四川。 7月10日,邓华到四川仅一个月,就偕同秘书谢功贵开始了调研之行。

他首先到川中、川南十几个县市,沿途调查了解农业、农机具、工业生产、农民生活情况,这一走就是一个月没回家。随后,又往川西北及棕、涪、万等地县调查,直到年末。

有一次,邓华到一个十分偏远的小山村了解民情,那里村干部一个月难见一次,乡干部一年不去一回,至于区县干部、地区专员更是没见过了。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活了一辈子都未见过那么大的官员,还以为大官都长有三头六臂。

当老汉听说站在面前的是副省长时,紧紧握着邓华的手久久舍不得放下。 第二年春,邓华又来到邛崃、名山、雅安、汉源、荣径、石棉、冕宁、西昌、会理、会东、米易、盐源等地县。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工农业凋敝,城乡萧条,很多人患了水肿病,有的地方还饿死不少人。

邓华心急如焚,来到灾情最重的雅安,走村访户,察看灾情,了解水肿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情况,找社队干部研究生产救灾的具体办法。在去荣径县的路上,他听到一个农民反映“食堂有人搞鬼(指干部多吃多占)”,便一路视察食堂,了解口粮分配情况。

一次,正碰上一个生产队在食堂里给社员分配口粮,他站在旁边观察,最后把秤要过来,将干部称过的粮食一一复称。事后,当老百姓知道他是副省长时,纷纷议论,说“当官的都像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吃苦了”。

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1961年7月21日,邓华一行来到阿坝和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他当年长征时经过的雪山草地就在这里。他一路了解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情况,一路回忆起长征的情景。 一到红原县,邓华不顾疲劳,急着去寻当年过草地的路线,但转来转去没有找着。

他对县委书记说:“过去不毛之地,现在一派生机了。”他指着绕着山脚和峡谷河流蜿蜒前伸的公路,“在这里修公路很不容易,这地方变化很大。”并吟诗一首:“一离米亚罗,直上鹧鸪山。

岭高空气薄,风大天更寒。昔人行甚苦,红军不怕难。跋山和涉水,谈笑夺雄关。北上过草地,翘首望中原。我今驱车过,作此忆当年。” 第二天,巧遇当地驻军骑兵团,这是当年邓华任军长的四十四军的一部改编的,部队士兵队列整齐,举枪行注目礼,欢迎邓华的到来。邓华习惯性地将右手举至帽檐,“谢谢大家,向同志们问好!”

9月,邓华一行从阿坝来到了甘孜,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所属的11个县。10月5日,到达泸定,他在驻军首长陪同下,在泸定桥上来回走了一趟,俯视桥下咆哮的河水,赞叹“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真不简单,无愧是英雄”。他回忆起自己当年争夺泸定桥战斗的场面,风趣地说:“刘文辉部队战斗力弱,枪一响,他们就东逃西窜,我们的战士冲上去他们就缴枪。

还有一支短枪死不肯缴。”他用手比画了一下,“这就是大烟枪。”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邓华还对甘孜的区社、厂矿、牧场、森工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亲眼看到许多人衣不暖身,食不果腹。黑水县农牧民的铁锅在“大跃进”时被收去大炼钢铁了,等到公共食堂拆散,农户连自己开火的锅子都没有。

甘孜的水草丰饶,但由于实行移户并居,大办食堂,牲畜大集中等管理体制,牲畜管理不善,死亡很多。他沉痛地说:“对不起人民啊,解放这么多年了,生活还这么苦,我们有责任啊!” 回到成都,他亲自执笔,把所看到的情况和问题,如实向省委报告。

在《甘孜地区视察报告》中提出:“粮食生产固然重要,但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对全州来说更为重要……州委应对全州的牧业生产从思想上、具体工作上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狠抓一下,坚决贯彻对牲畜所有制的有关规定……”他建议根据中央民族政策和当地具体情况,切实按初级社和高级社章程办事,稳定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调动农牧民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0年7月到1965年底,他一共视察170多个县市,几百个县属以上厂矿和上千个农村社队,连一些地、县委书记都未涉足的边远村寨,他也走访过了,巴山蜀水遍布他的足迹。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在一次会议上当众赞扬道:“邓华同志来川不久,跑的地方最多,了解情况非常深细,是个很有发言权的同志,值得我们学习。

” “机床怎么不见了?” 邓华常说:“农业机械生产于工厂,使用于农村,不向农民学习,不了解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就不可能干好农机工作。”他常下乡到田边地头找农民谈话,开调查会,问社队里有哪些农机,贵不贵,好不好用,有哪些优缺点,是否适合当地的作业环境,还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到小本子上。

有一次他曾到一个农机厂检查工作,过一段时间又去,一走进车间,邓华就问:“这里原有一台机床搬到哪里去了?”对方赶快说:“老将军,您记错了,这里没有机床啊!

”回到招待所,邓华查看他的小本子,要秘书再去问厂领导希望他说实话。厂领导不得不承认,是有那么一台设备,因为厂里缺少运输工具,拿去换汽车了,怕受批评所以说假话。

邓华到工厂,总是先到车间找工人、技术人员谈话,然后再听书记厂长汇报。他到车间一边看产品,一边了解工厂的规模、设备、产品、质量等生产情况,还把产品零件一件件地拆开,边拆边听每个零件的功能。由于认真的学习,广泛的调查研究,他由外行变成了内行。他常说:“要说在点子上别人才服你。”

打谷机试验 1962年,邓华在原西昌地区冕宁县视察时,发现这个县的农民爱用人力打谷机,便进行深入了解,随后又带着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赶到县农机厂,找厂里干部和工人调查研究,还亲自操作使用,认为这种打谷机工效高、使用方便,但还需要改进,如比较笨重,价格昂贵等。

他提出改全铁制造为铁木结构,改滚珠轴承为钢瓦,这样既能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方便推广,又可减轻重量,方便使用。两年后,这个县绝大部分水稻使用了打谷机脱粒,成为四川省实现打谷机化的第一个县。

当时四川农村多使用掼桶脱粒,为了推广打谷机,邓华进行了一项试验。1964年秋收时节,他在华阳县长薛春荣的陪同下,来到中和公社。这个公社的回龙和新华两个大队,进行了一场打谷机和掼桶脱粒对比试验。

邓华脱掉鞋袜,和社员一道,把掉在地上的谷子一穗穗、一粒粒地拣起来,又把稻秆上未脱尽的谷子摘下来一并过秤。结果是使用打谷机比使用掼桶每亩要少损失二三十斤粮食。 通过这次试验,邓华响亮地提出了“要为每年多收10亿斤粮食而努力”的口号。

在1964年冬季全省打谷机座谈会上,邓华提出以5至7年时间全省稻麦脱粒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把抛撒的10亿斤粮食收回来,并就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一要求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李井泉得悉邓华上述讲话后,十分赞赏,指示四川省以省政府名义将邓华讲话转发全省各地参照执行。

一度被“解放”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全国后,邓华的处境更加艰难,批斗成了家常便饭。 1968年10月的一天,审案人员正在大喊大叫地审问时,突然一个军人走了进来,还向邓华敬了军礼,说:“邓华同志,我叫郑志士,第五十军副军长。

党中央来电,通知你去北京开会。”边说边扶起邓华,让他坐在刚搬进来的沙发上。 邓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疑惑地看着这个自称副军长的人。 郑志士将电话记录递给邓华:“请即通知邓华同志于10月11日来京,参加八届十二中全会。

”他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电报,一字一字地读了几遍。读着读着,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竟然像个孩子痛哭起来。他迟疑地问:“我这不是做梦吧?”郑志士说:“不是做梦,是真的!

今天就给你理发、洗澡、换衣服,明天就上飞机……” 一个阶下囚怎么顷刻变成了座上宾? 后来才知道,在康生亲笔写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193人名单中,有88人被分别诬陷为“特务”、 “叛徒”、“里通外国分子”和“反党分子”,并有“靠边站的尚未列入专案”的7人和“有错误的或历史上要考查”的29人。

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要超过半数,会议才能有效,因而非“解放”几名中央委员不可。

10月10日,经毛泽东亲自点名,邓华有幸与张鼎丞、胡耀邦、范文澜等人一道成为被“解放”者,搭上了“幸运列车”。周恩来打电话给成都军区,通知邓华到北京参加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 全会在京西宾馆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

毛泽东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传来:“邓华同志来了没有?” 他立即应声起立,答道:“来了!” “好久不见了。在四川几年没有人说你不好。”毛泽东含笑说道,“不知道红卫兵把你关起来了。你这个人跟彭德怀犯了错误,改正错误就好了。

”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被“解放”出来的邓华,重新担任四川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作为“解放”干部,待遇有所改善,补发了在监禁时被扣的工资1900多元。邓华将它交了党费。 但在庐山会议阴影依旧的情况下,邓华的政治处境不可能根本好转。

整他的专案组不仅未撤销,而且还在秘密搜集材料,也还有人散布流言蜚语中伤攻击他。 百万马力大会战 1968年底,邓华任四川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兼农机组长,重新主管农机工作,兼抓小化肥生产。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 邓华发现农机动力生产能力太低,阻碍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他认为农业机械化的核心是动力,于是提出了一项酝酿很久的方案,打一场形成柴油机年产能力一百万马力的大会战。

而邓华当时只管农机部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一不掌握资金,二没现成设备,三缺乏原材料,就叫花子一张嘴,两条腿,到处求,到处跑。”在省委批准这一方案后,从上面各主管业务部门,到下面各生产单位和协作单位,邓华一次又一次地去跑、去说、去争,真可谓“斤斤计较”。

有一次,邓华发高烧,病卧在床。当听说有一笔急需的资金未被批准,影响歼灭战的进展,他顾不得重病在身,马上到主管领导那里,当面申诉理由,激动地说:“这是党的事业,不是我个人的事,要是为我邓华我就不这样干了。

”四川军工企业实力雄厚,邓华将一些军工厂的领导干部请来开会,对他们说:“农机要上,但地方工业基础薄弱,资金材料困难,只有请你们军工老大哥高抬贵手了,帮助承担一些工、模、夹具制造任务。

我别无酬劳,只有说声谢谢。”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军工厂的领导们,心里早有邓华可敬的形象,他们齐声答道:“请老将军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 为了选择厂址,邓华头顶烈日,爬山涉水,饿了在路边小店吃碗面;雨来了,同大家一起到大树下避雨。一次在井研县,他发烧到38度,还坚持下厂,夜间体温骤然升高,处于昏迷状态,县委书记彻夜守在床边,省委赶紧派医生将他接回成都治疗。

结果不出3年,就实现了目标,1973年四川省柴油机年生产能力不到十几万马力,1975年增加到年产150万马力。1961年四川省县以上农机修造厂只有20多家,区公社两级农机站处于被取消状态,1977年四川省县以上农机修造厂增加到380多家,基本实现了农用机械小修不出社,中修不出区,大修不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