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津门张三丰”的武侠人生 专访武当金学领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方网专稿(记者谢力强 学生记者李睿):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他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来武当派经过历代武术家的不断创新.充实.积累,逐渐成为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在天津,有一个人以武为伴走过了几十年,始终致力于武当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他就是武当山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26代传人金学领.自幼习武 打下夯实基础金学领生于

北方网专稿(记者谢力强 学生记者李睿):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他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

后来武当派经过历代武术家的不断创新、充实、积累,逐渐成为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在天津,有一个人以武为伴走过了几十年,始终致力于武当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他就是武当山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26代传人金学领。

自幼习武 打下夯实基础

金学领生于1962年,家住天津西青区中北镇曹庄村。年幼时他身体不是很好,父母本着强身健体的愿望想让其学武。9岁那年,金学领去理发,遇到他的启蒙之师宋振铎。宋振铎练的是少林武术,在曹庄当地是著名的拳师,解放前曾在“天津国术馆”打比赛获得过单刀破花枪的冠军。

在见到金学领后,宋振铎发现这一块练武的好材料。提起这段往事,金学领告诉记者:“师父曾经说过,‘练功夫要看身段和筋骨,一看便知此人是否能练好。身形要如“通、天、贯、日”四字的字形,便是适合练功的身段。’而我正是‘日’字型的代表。”

拜师后,金学领每天吃过晚饭后就去师父家里练习,师父教一个动作,他便一人在院子里练习,常常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当别的小朋友看电影时,他在认真练习师傅教的每一个动作,有时实在想看,就站在荧幕的反面看一眼,便立即回去继续练武。这一练就是八年,金学领跟随宋师父学习了十六套十八罗汉功及扎实的少林基本功。

后来宋振铎的夫人生了大病,不能再教徒弟了,金学领便拜摔跤名家孟广斌学习中国式摔跤。孟广斌每天下班后便带金学龄到各个跤场练习摔跤的基本功,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包括小棒,大棒,千斤棒,鹤型棒等。金学领告诉记者,中国式摔跤的架子俗称“黄瓜架”,而他极好的腿上功夫便是在那时练成。

而这一练,又是八年。当金学领25岁时,包括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昭阳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各种拳法,他都已经很精通了,这为他在之后的武术道路上创造的辉煌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苦练八极 高跷崭露头角

25岁时,金学领开始拜李维珍为师学习八极拳。八极拳发力刚猛,有顶、抱、单、提、胯、缠六种发力方法,是天津习练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拳法。回想起那四年学八极拳的经历,金学领笑称只能用“苦”字形容。

李维珍当时住在市区,金学领从曹庄去找师傅,每天要骑近一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而且那时道路偏僻,两旁都是芦苇地、没有灯光,他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奔波了四年,没有间断。冬天,狂风呼啸,赶上下雪,根本寸步难行;夏天,蚊子成群,每次回到家都全身是包。尽管这样艰苦,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是因为他对武术的执着和热爱。

在谈到李维珍时,金学领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告诉记者:“那时我家庭条件不好,师父怕我缺营养,买了一箱清炖羊肉。每次练完功,他都做羊肉给我补身体,而他自己却不舍得吃。我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功夫,还学到了做人。”

李维珍病逝后,金学领进入了天津市同利文武高跷队,开始进行高跷表演。由于他有功夫底子,很快便学会了摔唱、翻跟头、蝎子爬等高难度技巧。1989年,天津市举办首届津沽花会高跷大奖赛,金学领获得了优秀奖。1990年,他参加天津市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百人高跷”的表演,精彩的表现让他被南开区民间艺术团看中,成为了艺术团的一员。

在团中,他结识了演武戏的京剧演员曹铁生,学到了京剧中的身段、神态和身法。金学领告诉记者:“把武术与京剧两大国粹等融合到一起,不仅对我当时的高跷表演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我以后参加比赛时的身法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1991年,金学领作为高跷队的核心,将代表天津代表团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国际艺术节。可没想到,他在比赛前意外被沥青烫伤,必须住院治疗一个月,而此时距离比赛的时间已经很近了。为了不耽误比赛,金学领带伤奔赴广州,当时脚肿的连鞋都穿不进去,他却咬牙坚持,最终为天津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至今,记者还看到在他的胳膊上仍然留有当时的烫伤疤痕。

从广州回来后,金学领离开了艺术团,开始跟随杜宝林学习拦手门的武功。拦手门发源自天津,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拦手拳包括操拳、拦手拳、翻拳、炮拳,每套的单式动作都要反复单练,使速度、劲力、行气自然精熟。拳趟、拳式练熟后,接练打桩,操练臂、胸、肋、背、肩、臀、腿等,使各部位加大发力并能经得起对方击打。天赋过人且功底扎实的的金学领在杜宝林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很快就掌握了拦手门的精髓。

投身武当 大赛硕果累累

1998年,金学领遇到了武当派的拳师郭树璞,并拜他为师,成为武当山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26代传人,道号崇领。全真龙门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所创,因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今宝鸡市)山,故取名“龙门”。龙门派是武当七大派之首,派中武功均为武当武功的精髓,其中以“武当三绝”和“武当三宝”最为著名。

“武当三绝”是武当太极拳、武当绝命剑和武当拂尘功;“武当三宝”则是武当追风掌、武当风雷掌和武当白云掌。金学领在拜入龙门派后很快就学会了这六种精妙的武功,成为集武当武功之大成者。

学有所成后,金学领越来越感到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很大的遗憾,那就是他学武多年,却从未参加过武术大赛。为了弘扬武当武术,也为了破解自己心中的遗憾,金学领从2005年开始参加武术比赛,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2005年武当拳法战略大会上,他凭借武当风雷掌获得“武当十佳武术名师”称号(全国共有十位),又以武当绝命剑获得“中国武当武术家”称号;2005年下半年,在天津市太极拳锦标赛上,金学领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武当太极剑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比赛中,金学领的表现令五个评委都打出了满分;2006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全国传统武术大会”中,金学领包揽武当太极拳和武当绝命剑两项第一;2007年5月,金学领前往武当山参加“全国内家武术大赛”获得精英名家金奖,他所表演的武当风雷掌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他在天津举行的“长虹公园杯”传统武术大赛上再次夺得“双冠王”,当时评委们看完他的功夫后,都站起来给他鼓掌,惊异于在民间竟还有能将武当拳法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的人。

2008年11月27日,有武术奥运会之称的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湖北十堰开幕,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支代表队报名参赛。这项赛事汇集了全世界的中国传统武术名家,可谓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武术比赛。在金学领所在的太极组中,四十多名参赛选手都是各门各派的高手,竞争非常激烈。

而金学领作为首次参赛的选手在赛前并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清楚那么多年的苦功肯定会有好的回报。果然,在第一场比赛中金学领就以武当绝命剑获得金牌,第二天又凭借武当太极拳再夺一金。金学领这两枚金牌是天津代表团在那届比赛中仅有的两枚金牌,而他也是那届比赛中唯一包揽双金的人。

倾尽所学 推广中华武术

在与金学领的交谈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用钱衡量它的价值,跟我学功夫,都是免费的。”在2006年“全国传统武术大会”结束后,曾有影视公司找到金学领,想为其包装,却被他拒绝了。当记者问他那么好的机会为何错过时,金学领淡然一笑:“当时一是由于年龄太大,二是因为我把武术当做事业,从未想过靠她挣钱。用钱买不到传统文化。”

而在2006年,当一位韩国企业的董事长邀请金学领去他的企业教员工中国传统武术时,他却欣然接受邀请。每天早晨,金学领都要去那家韩国公司教武术,坚持了一年多,让韩国企业的每名员工都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而当这位董事长再三要支付薪酬时,金学领却表示拒绝:“我只是想弘扬中国武术,你能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中国武术就是对我最大的报酬。”

对于中华传统武术的交流,金学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名师应会教,真正懂得功夫并且拿捏到位的学武之人必须要懂得如何教学生。教学应因人而异,要有技巧,这才能把中华传统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徒弟们眼中,金学领是个耐心、尽责的好师父。“师父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非常耐心,一招一式都亲自示范,有时一遍学不会,他就十遍二十遍的教。”他的徒弟告诉记者,“师父收徒弟没有什么等级之分,只要想学就会教,而且对每个徒弟都认真负责,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啊!”

如今的金学领拥有稳定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武术,让更多的人强身健体,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告诉记者:“能为弘扬中华武术做点事情我很高兴,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武术普及,带动全民健身,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个好身体。

”金学领的话绝非虚言,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他的徒弟中有曾经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心脏缺血的、脊柱有问题的、腰间盘凸出的,都在和他学武一个月之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师傅教给我们的是结合武当功夫的《易筋经》,这是国家认可的强身健体的武术,确实很有效果,师傅他不收我们一分钱、治好了我们的病,确实让我们非常感动。”金学领的徒弟们纷纷对记者表示。

武当功夫属于内家功夫,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而《易筋经》则是少林外家功夫强身健体的绝技。金学领开创的以武当内功为基础的《易筋经》经过实践证明确实在治疗部分疾病上有奇效。对此,金学领告诉记者:“武术能强身健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必须要继承下来,现在这门功夫确实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我就要不计任何报酬的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目前,金学领在天津市中北镇曹庄村免费教学,很多慕名而来的徒弟都从和他学武中受益。对于他的做法,他的妻子和女儿也非常的支持。

从小爱武的金学领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尤其是在武当武术上造诣很深。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毫不保守,始终致力于发扬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推广中华武术的道路很漫长、也很曲折,但是金学领走得很踏实,因为他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一定要继承,而且他已经找到了继承并发扬它们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