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茂家族 杨志茂野心不灭:转道收购中山证券 许家印围观

2018-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锦龙股份一纸收购公告,将中山证券这家中小型券商推进公众视野.再次引起关注的还有锦龙股份控制人杨志茂及他的金融控股梦理财周报记者 杨庆婉 丁青

锦龙股份一纸收购公告,将中山证券这家中小型券商推进公众视野。再次引起关注的还有锦龙股份控制人杨志茂及他的金融控股梦

理财周报记者 杨庆婉 丁青云/深圳报道

一位热衷金融的资本大鳄、一个亏损的全牌照券商标的、一场上市公司的收购案。

3月18日,锦龙股份的一纸收购公告,将中山证券这家中小型券商推进公众的视野。再次引起关注的还有锦龙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杨志茂,及他由来已久的金融控股梦。

与东莞国资委争夺东莞证券的控股权失败,杨志茂转而花26亿巨资收购中山证券66%的股权。中山证券这家去年主业亏损的麻雀虽小、牌照俱全,还参股了大陆期货、益民基金和世纪证券。

杨志茂以质押98%股权融资,在增资东莞证券未果下,转战中山证券,豪赌金融布局。26亿的收购价格值不值?中山证券未来几何?

中山证券表态

3月18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拟收购中山证券11家股东持有的66.0517%股权。这距离2012年12月10日锦龙股份第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已过去了3个月时间。而距离锦龙股份增资东莞证券的愿望落空也有半年了。

这一次,锦龙股份拟耗资25.955万元的现金收购中山证券的股权,转让方分别为中科集团、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七匹狼集团分别持有的12.5461%股权,安信信托、深圳凯瑞达实业公司、深圳银海投资公司分别持有的5.9040%股权。据查,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系恒大地产许家印全资持有,许对本次中山证券收购未发表意见。

中山证券其他股东还有,持股4.42%的厦门来尔富贸易公司、1.84%的深圳市泉来实业公司、1.476%的晋江市恒隆建材公司、1.476%的上海迈兰德实业公司,以及1.476%的深圳市和汇鑫海实业公司。

“收购中山证券66%股权,是基于公司近年的发展战略,公司一直有意增加持有金融类资产的比重,通过控股中山证券,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锦龙股份回应理财周报记者。

锦龙股份是东莞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去年从参股40%的东莞证券身上获得现金分红1.6亿元。利润回报丰厚,锦龙股份早将主业(清远市区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放在一边,继续投资证券公司。

对中山证券而言,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去年,中山证券曾有意收购世纪证券,其后并未谈拢,目前仅持有世纪证券1.09%的股权。

“我们之前是有考虑进一步收购世纪证券,但后来股东出于种种考虑,停止了。”中山证券某内部人士透露。中山证券副总裁、董秘石文燕接受理财周报采访表示:“这是两回事,但不管收购世纪证券,还是这次股东更换,都是为了把中山证券的平台做大,初衷都是一样。”

“跟世纪证券合作,也是希望两家业务整合之后能做得更好。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平台来做,这次股东换成上市公司,希望能把中山证券做大做强。”石文燕说。

众所周知,证券公司传统及创新业务的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跟净资本挂钩,而中山证券的净资本不是很充足。受制于净资本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中山证券很多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无法有效开展。

“去年净资本是13个亿左右,如果剔除固定资产投资的话,这样对业务发展是有约束的。”石文燕向记者介绍,“新股东的融资平台、公众影响力对中山证券都有帮助,而且对金融比较了解,也有志于发展金融业务。”

相比锦龙股份增资东莞证券的波折,这次耗时三个月收购速度可谓闪电。

26亿收购价争议

但一家上市公司耗资26亿元的现金收购一家主业亏损的券商66%的股权,这样的价格依然存在争议。

据了解,2010年-2012年中山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1762.43万元、2348.83万元、8187.22万元。2012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去年收到政府用地建设奖励金1.3亿元,并一次性计入营业外收入。也就是说,实际上去年中山证券的主营业务是亏损的。

石文燕告诉记者:“价格不好评判,股东肯定是判断证券行业有发展前途,他觉得物有所值,没有一个商人愿意做亏本买卖。”

中山证券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券商?

资料显示,中山证券定位全国性券商,下设14家证券营业部,数量虽少但分布合理,北京、上海、江苏南通、武汉、杭州等重要城市都有分布。中山市的营业部是最早的一个。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1年,中山证券总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经纪业务分别排名行业第66位、第70位、第79位、第74位和第73位;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这几项指标除净利润升至第50位外。

从各项数据指标排名看,中山证券属于典型的中小型券商。

不过麻雀虽小,牌照俱全,其业务范围涵盖了经纪、资管、自营、投行、两融等等。石文燕介绍:“去年其投行业务(不包括固收)是亏的,主要是市场原因,没有IPO发行,人力成本比较大。经纪业务基本持平,略有盈利。”

记者获悉,中山证券这两年做得好的是固收业务,自营则比较稳健。固收这两年才开始做,去年贡献的利润就有5000多万,贡献超过经纪业务,成为最赚钱的业务。

“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很小,固收团队有二十几个人,固收的部门经理赵波是中山证券培养的老员工,他组建了一个团队。”石文燕回应。

一直以来,在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财务指标排名中,2009年-2012年期间,中山证券的收入、利润以及资产规模等排名都居于行业中游。受制于净资本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中山证券很多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无法有效开展。

而锦龙股份从参股的东莞证券身上尝到了甜头,对东莞证券的股权投资占其总资产的比例接近80%,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锦龙股份对记者表示:“公司看好证券行业的发展前景,中山证券是一家拥有全牌照的证券公司,未来将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投入到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之中,盈利能力预期良好,收购价格公允。公司现阶段可动用的资金合计为28.58亿元,收购款项将分期进行支付,日常生产经营资金及收购东莞农商行部分股权的资金安排不会因收购中山证券66%股权的交易而受到影响。”

不过,这对锦龙股份来说仍然是一笔大买卖。目前,锦龙股份的账面资金并不多,其货币资金14.1亿元,参股公司东莞证券现金分红1.6亿元,再加上中国银行清远分行提供的不超17亿元的并购贷款,以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各1:1的比例收购。

杨志茂何以不惜高价杀入中山证券?“价格太高了,现在趋势是金融牌照放开,券商牌照的价值得重新估值。”深圳一名券商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认为。

“价格是高了。但这是民营资本进入证券行业的必然代价。这比西南证券收购国都要靠谱,后者有国资主导的成分。”上海某券商行业分析师评价。

杨志茂金融野心

去年5月份以来,证券行业大有放松管制的预期,新政频出:经纪业务方面,开通证券账户支付功能、扩大现金管理业务投资范围和松绑分支机构监管等;投行业务方面,监管层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三板扩容、推进新股发行和退市机制改革等;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新政则包括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备案制等。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认为:“民营资本和激励机制将是决定证券公司在这次证券业创新的大戏中获得多少戏份的关键因素。”

当然,中山证券的原有股东也多为民营企业,不过股权分散。这也正是中山证券与东莞证券明显的不同,杨志茂显然已经牢记与国资对抗吃的亏。

去年9月,锦龙股份拟增资东莞证券,因东莞国资委也有强烈的增资意愿,股东之间相持不下,大股东杨志茂甚至因无法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一直无法当上东莞证券董事长一职。最终,杨志茂以失败告终。

为凑足增资东莞证券的资金,杨志茂不惜抵押其持有锦龙股份近98%的股份给新时代信托,进行股权融资。

三个月后,东莞证券的增资计划没有重新启动,而杨志茂马上转而寻找新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杨志茂两次收购方案,均由浙商证券操刀。2012年锦龙股份增发14个亿,签字保代是由广发证券跳槽至浙商证券的张灏,这一次收购的财务顾问依然是浙商证券。

隐形金融大鳄杨志茂,近年来一直在布局金融控股平台。

旗下锦龙股份将持有中山证券66.05%的股权、东莞农商行1.44%,原拥有东莞证券40%的股权(持有华联期货经纪公司49%的股权)、华联期货3%的股权。

另外,中山证券又持上海大陆期货公司51%股份;益民基金管理公司20%股份和世纪证券1.09%股份。加上杨志茂本人还持有清远市农村信用社2.69%的股权。

如此一来,杨志茂名下的金融资产将涉及2家银行、2家券商、1家基金、2家期货。如果中山证券的收购完成,这将延续了杨志茂打造金融平台之梦。

而市场对其金融资产的整合预期颇高,中山证券则表示:“整合不是现在能考虑的,股东方战略决定之后,管理层只是去执行。”

不过按照杨志茂一贯的做法,他可能会换掉原有管理层,介入中山证券的经营管理。曾经,他入主东莞证券之后便重新任命高管,同一年他在入主ST博信时,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监事会、董秘及证券代表进行了一轮“大换血”。对此,中山证券方面回应:“按照监管要求,4月30日之前要开年度股东会,到时是不是会换届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