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婆驾名车碰瓷 花样百出骗人钱财丧失道德良知

2019-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富婆驾名车碰瓷,花样百出骗人钱财丧失道德良知."富婆"驾驶名车行驶在广州主干道或货车较多路段的慢车道上,却专门尾随快车道的货车,待货车变更车道压线时就驾车撞上货

富婆驾名车碰瓷,花样百出骗人钱财丧失道德良知。“富婆”驾驶名车行驶在广州主干道或货车较多路段的慢车道上,却专门尾随快车道的货车,待货车变更车道压线时就驾车撞上货车尾部,随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轿车车灯等配件的价格单据,向对方要价人民币1万元至两万元赔偿,原来,“富婆”是专门碰瓷的团伙成员。

富婆驾名车碰瓷新闻中的潘某英一伙人扮演“富婆”驾驶名车,白天撞货车晚上专撞酒驾车,该团伙甚至以维修厂名义主动招揽高档车到其店内维修,在维修期间利用顾客送修的车辆外出作案,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终因驾名车“碰瓷”,被广州警方缴获作案车辆3辆,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在网络上有关"碰瓷"的新闻,笔者随便“百度”一下就能搜出几万条信息,碰瓷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事情。碰瓷一词来源于清末老北京没落八旗子弟的发明,意指他们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可怜被碰瓷者气受了,钱花了,还得抱回一堆碎瓷,它实际上就是诈骗违法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碰瓷"现象在一些地方存在,稍不注意就会进入"碰瓷"剧中,严重亵渎了人们的道德文明底线,是文明社会中一个丑陋现象。

“碰瓷”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化,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它的花样不断地翻新。现代的"碰瓷"已呈现团伙作案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以此谋生的人,被称为职业“碰瓷”党,“富婆”驾名车碰瓷就是一幕经典的剧目,性质比较恶劣。

碰瓷者丧失道德良知,花样百出地骗人钱财,带来的不仅是受害者财产上的损失,还有对生命健康的威胁,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人们在遇见"碰瓷"之类的情况后,不要惧怕,也不要被碰瓷者的言语所迷惑,更不要与他们私了。此刻最理智的作法是:除了当众揭穿其伎俩,就是及时报警。现在春运来临、春节将近,路面交通繁忙,司机朋友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遵章行驶,以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同时,警方提醒司机应保持警惕,对“撞车”行为认为可疑的,应及时拨打110报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碰瓷是创造了现场的,即使你报警,警察来了也很难界定。最后纠缠着上医院检查、甚至留院观察、找陪护……浪费时间不说,一圈下来至少花费好几百,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私了的原因之一,也无形中助长了这些碰瓷者的嚣张气焰。这些职业碰瓷者钻的法律空子,相关法规应针对碰瓷现象进行些修订补充了,多进行警民互动,加大防范措施的宣传力度,震慑这些职业碰瓷者,驾驶员也要敢于报警。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在寻常百姓家的拥有比例越来越高,但是驾驶员的素质也要及时跟上,可以少给别人"碰瓷"的机会,那么碰瓷的还能去碰谁?

“富婆驾名车碰瓷”的闹剧,值得社会各方面思考:经济发展到如此地步,碰瓷为何还有如此旺盛的生存空间?为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公安执法部门亟待加大对碰瓷行为的打击力度,宣传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