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台湾收视率创新高  收视口碑冰火两重天

2018-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月9日,<芈月传>迎来了收官大戏,收视率以单台最高收视达4.15,两台收视总和破8稳坐榜首,其中朱一龙扮演的成年嬴稷一代帝王.斯文在兹.文武双全.功勋盖世,最

1月9日,《芈月传》迎来了收官大戏,收视率以单台最高收视达4.15,两台收视总和破8稳坐榜首,其中朱一龙扮演的成年嬴稷一代帝王、斯文在兹、文武双全、功勋盖世,最终成为人生赢家。 电视剧《芈月传》播出后,尽管收视攀升,但却接连遭遇负面评价,这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撬动观众的情绪,是一门纤细的艺术,对,纤细。用这个词,是为了说明,这门艺术是多么不可捉摸、飘忽不定,而且无法复制。

比如,参加选秀比赛的选手,在比赛中讲述了自己家人的不幸遭遇,尽管TA的歌艺,在众多选手中,不算最强的,但就是这个诉说,激起了观众的同情,也让节目制作方得到了满足,因为TA有传播价值,也就是这么轻轻一撬,也许TA从此就星途随顺,慢慢成了巨星,在福布斯榜上有了位置,几千万几亿的收入,天上地下的命运,或许只因为那轻轻一撬。比如,身家深厚的电影公司,制作了草根题材的电影,又让草根出身的电影人在前台执掌创作,这轻轻一撬,瞬间就满足了观众的诉求,人们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似乎也是在给草根们长精神,丝毫不会考虑,台前幕后的人,早都不是草根身份。

总之,就是那么纤细的一撬,不知怎么,就会触动群众的G点,让它获得不同的待遇。最要命的是,这撬动的手段,是无法复制的。同样是选秀歌手,换个时间地点,或者颜值不够高,再去上台诉说身世,没准就会被人唾弃,换个真实的草根影人,人们又会嫌弃他的作品寒酸,这情绪的艺术,真是飘忽难断。

《芈月传》的遭遇也是这样。人们不断拿它和《甄嬛传》进行比较,不断吐槽,吐糟的重点,多半是它的对白不够文学化,不如《甄嬛传》雅致,细节有瑕疵,服装颜色搭配不够协调,配角们颜值不高。

这这这……最让人震惊的地方就在这里,人们真的是忘了,当年《甄嬛传》播出时,遭遇的是同样的吐槽,人们觉得它的对白过于文学化,有模仿《红楼梦》、过分酸腐矫情的嫌疑,“极好的”被制作成各种段子,引发了大规模的调侃,有网友写了《流潋紫你是来黑中文系的吧?》这样的帖子,仔细追究字句上的漏洞。在细节上,人们也找出许多和史实不符的地方,天涯上的吐槽帖《我们一起来吐槽甄嬛传电视剧的bug吧》至今也音容宛在,若干穿帮镜头,被集合在一起制作成视频,在微博上转发得异常火爆。至于配角们的颜值、服装搭配、场景过分唯美,都曾是吐槽的对象,现如今,这些瑕疵都不见了,《甄嬛传》成了不可企及的经典,而《芈月传》成了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