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洁沙龙之90后的思维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暑假已开始,仍在学校德育处加班的我,正在办公室午休.突然,急促的敲门声将我惊醒,原来是校办主任孙老师,一个热心肠的人搅了我好觉."高二(6)班张同学的母亲今天早上因病突然去世了,朱老师知道后马上将消息转给我了,你尽快通知一下班主任吧,让她组织学生去看望一下.""我马上通知,小孩子遇到这种事肯定会受不了."午觉是无法睡了,我马上将此事通知班主任沈老师,并提醒先与孩子父亲电话联系,了解情况,说明意图,组织同班同学们去看望张同学,希望能大家安慰他.沈老师完全同意,但提出了

暑假已开始,仍在学校德育处加班的我,正在办公室午休。突然,急促的敲门声将我惊醒,原来是校办主任孙老师,一个热心肠的人搅了我好觉。

“高二(6)班张同学的母亲今天早上因病突然去世了,朱老师知道后马上将消息转给我了,你尽快通知一下班主任吧,让她组织学生去看望一下。”

“我马上通知,小孩子遇到这种事肯定会受不了。”

午觉是无法睡了,我马上将此事通知班主任沈老师,并提醒先与孩子父亲电话联系,了解情况,说明意图,组织同班同学们去看望张同学,希望能大家安慰他。沈老师完全同意,但提出了一点,今天台风要来,后天我们再去吧。我及时肯定了她的考虑周到。

没过多久,沈老师来电话,话音很生气,“这帮学生怎么这样?”

我很意外,忙问怎么了?

“我与张同学的爸爸通过电话了,他同意我带同学们去看他儿子,我马上让班委金同学通知班里的同学,以自愿为原则,还特地关照,不要在班级QQ群里通知,结果有几位得到消息的同学,就在班级QQ群里指责我,我真是气死了,怎么这样的?”

沈老师转给我微信显示的QQ聊天记录,相关内容如下:

“深陷”:“班主任,你觉得这种事情让大家都知道好吗?你考虑过张同学的感受吗?”

“卑情”:“告诉你就是让你告诉大家的吗?你有什么资格去管人家事?”

“久伴”:“他现在这么个事情,我们都联系不到他,找那么多人去,他不烦么?哪有这么办事情的?”

说实在的,我看了也很生气,简直不可理喻,有这么对班主任说话的吗?况且班主任并没做错什么,退一万步说,就是做错了,作为学生,也不应在全班的QQ群里公开的如此叫嚣!简直太不象话了。

我忍住了火,关照沈老师,必须予以回应,不能让邪气压过正气。在我的授意下,班级QQ中班主任的回复如下:

“当我们班的同学有痛苦的事情发生,班集体的关怀有助于帮助同学走出痛苦,坚强地面对生活。同时,这也是人之常情,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体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本着自愿的原则,愿意去的同学联系金同学,去的时间定在后天下午。”

“久伴”在群里仍旧不依不挠:“你们去了干嘛?有痛苦的事情,非要弄得让别人都知道,他心里面怎么想?你们所有人都不要去那里捣乱!”

“深陷”紧跟着在群里说:“我们会陪他的。让一些张同学平时不熟的人去看,是去看笑话吗?别这么天真好吗?张同学痛着呐。”

“久伴”插了一句:“张同学有我们这些朋友就够了。”

突然,又冒出一位李同学,用的实名,一连两句:

“搞笑死了!”

“人家痛苦的时候组团去看别人笑话,美其名曰关怀同学。”

看完以上内容,我觉得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原来就是这几个人自诩为张同学的好朋友,阻止班主任带别的同学去看望,张同学在目前的心情下也许真的不想见班级的同学。但有话就不能好好说,不能跟班主任单独交流?现在的90后,真的连常理都不懂?还是由于自私心过重?急于表现自己与当事同学很铁杆,其他同学没资格插手?

什么逻辑?!

当即,我让沈老师将我加进她的班级QQ群,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怎样?当我进去后,直到现在写这份案例为止,群内鸦雀无声。

第二天,QQ中该班班长加我好友,向我反映了一些情况:

张同学目前不回任何人消息,包括班上那几个和他玩得好的,他们曾试过让他出来聊聊,说出来会好受些,但他说他就想一个人呆着。班长个人也认为我们应该从他和他家人的方面考虑,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用一群人哄过去看望的方式,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最好是致电表达,并且过两天一系列事情也需要他们家去操办,他们也需要先把丧事忙完。

我对班长的回答如下:

1、此事班主任和班干部并未做错,而且张同学的事是别的学校的一位老师了解情况后转告我的,我以德育处的名义通知班主任组织班级同学去看望安慰当事同学的,是事先向其父问明情况,征得同意的。

2、我当年做班主任,班里一位女生的母亲过世,我让班干部通知全班同学去看望,班里除了个别不在本地和路比较远的同学外,其他都跟我去了,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人之常情。

3、如果张同学本人确实不愿意,可以让他父亲跟班主任说一声。

班长很认可我的说法,我让班长把今天所说的情况跟沈老师说一下。

之后,沈老师与我在电话中的交谈,我能感觉到她心平气和了许多,似乎也忘却了那几位同学的不敬。

但始终有个疑问萦绕在我的心头,90后的思维为何如此?

(说明:该案例完全真实,无任何加工。)

用了解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湖北省襄阳市四十三中学 赵丹

读完钟老师的案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班主任和德育主任站在这头,学生们站在那头,中间是一道深深的鸿沟。案例中最后一句话,“90后的思维为何如此?”与现实生活中,一个个不耐烦对着家长和老师说着“你不懂,我们有代沟!”的孩子何其相似!

如果年龄差距真的成为横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鸿沟,我认为,了解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们来看看,案例中的老师了解她的学生吗?

首先,对于90后学生在群中指责班主任,班主任和德育主任的反应分别是“气死了”“生气”、觉得“不可理喻”。在有如上体验之后,德育主任将其行为归结为“邪气”。

其次,在班主任老师解释看望失孤同学的原因之后,学生阻止老师和同学们去看望失去亲人的张同学,在班主任、德育主任看来是“不可思议”“不懂常理”甚至是“自私”的定位。面对这一状况,德育主任以加入班级群为方法,最终实现了群中无人敢说话的结果。还好,最后由班长作为代表,沟通了双方意见,达成了一致。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90后,百度词条有这样的解释: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他们的亲情观相对淡薄。成长在以人为本氛围之下的“90后”,价值观中的人本化取向将是极其鲜明和强烈的。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90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90后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上又是另一套语言,生活方式更是热闹得让人瞠目结舌。

看完了上面的一段话,我对案例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有了答案。

一、网络语言的随意性。网络带给孩子另一个身份,班级群中的语言表达,也许并不像生活中那么长幼尊卑有序。

二、相对于班主任和成人世界对于礼法的尊崇,90后的孩子们更看重他们同伴内心的感受,也正体现了上文中提到的“以人为本”。相对淡薄的亲情观念,也让他们将“别人家”和“自己家”区分的非常清楚。

在对孩子有了以上了解之后,这个矛盾就显得不是那样难以调和了。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1)结合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婚丧礼仪进行普及教育;通过对传统婚丧礼仪的普及,让学生了解传统习俗的由来,理解民俗文化。

(2)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强化亲情、友情,互帮互助的观念。对于更加自我的一代人,帮助其树立广义的“爱人”观念。

(3)规范班级群网络语言的使用,强调在任何情况下,对师长、对他人的尊重都是不可少的。

通过以上方式,也许在遇见同样事情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不会如此“难以理解”,学生也不会如此“放肆任性”了。

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很重要,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特质,在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处理好班级发生的事情,因此,作为班主任,让我们用了解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吧!

关注网络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

钟老师以“90后的思维为何如此”这个问题为题,向我们叙述了一个面对班上同学丧亲,部分同学因与班主任意见不合而出现在班级QQ群中公开质问,以及后续一系列相关处理的故事。那么,案例中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真的如题所问是90后的思维吗?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商榷。

首先,在这个案例中,部分学生在QQ群中公然向班主任发出质问,这种做法确实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种行为是90后的思维导致的吗?显然不是。要知道,一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正因为学生经常与其意见不同,引起质疑与探讨,并且将之记载成册,才有了流传后世的《论语》。

孔子的学生中,子路就并不是孔子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而是很有怀疑精神的,有时甚至对于孔子的说教还非常的“不以为是”。《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就有一段对话记录了师生间的争执。

子路问孔子,假如卫国让你治理,你先干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子路说你干什么都行,为什么非要“正名”呢?你也太迂腐了吧!孔子说,你也太无理放肆了,进而教训了他。由此可见,学生质疑、甚至当面质问老师,自古有之,且圣贤门下亦是如此,并非是由“90后的思维”引发的。

其次,所谓“90后”这种说法,在我看来,不过是意图对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总结性地、人为地贴一个标签。确实,不同年代背景出生的一群人总会有一些共性,但是,用这个标签化的说法能解释这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吗?我并不以为然。

再往深了看,当下,不管是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还是号称90后研究第一人的Leo叔叔韩庆峰,他们对90后的研究中都显示出互联网对年轻人的重大影响。因此,我认为,与其说“90后的思维”引发了这起事件,不如说,网络时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导致了这起事件的发生。而这也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时代的信息与知识是现代社会共享的资源和财富,知识的价值多元化与快速更新导致了知识观的改变,对新知识的获得既可能是教师在先,也可能是学生在先,这极大地冲击了我们教师的知识权威。同时,信息多变导致学生参照标准多样化,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传统权威。

也正因为如此,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比以往更趋于民主与平等。而像案例中出现的QQ群这样的可隐去真实身份的即时性沟通工具更是让学生少了一份当面交谈的拘束,他们想说什么都可以畅所欲言。

试想,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还要维持旧时的师道尊严,是何其困难的事!用Leo叔叔韩庆峰的话来说,在这个时代里,想要青年人听你的话,最重要的想法转变就是:从大咖到大神!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是不可被管理的,只能领导,而领导的前提就是你是大神,他就会追随你,你走到哪儿他追到哪儿。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这就是跪拜或者舔脚趾。因此,当下要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真正民主平等的态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而绝不是做表面文章或依照以往的习惯办现现在的事。

只有多了解他们,才能理解他们,进而才能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以增强自己的感召力,成为领导他们的大神。

钟老师的案例中,这位班主任一腔热情地遵从了传统习俗来处理这件事情,却忘记了旧习俗大都不太注重个体感受,尽管他打了电话给这位同学的父亲,但也仅是征询了其父的意见,并未问及这位同学的感受,于是,当一些注重个体感受,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以匿名的方式当众质问时,秉承着师道尊严权威的老师自然只能是惊愤交加了。

其实,无论是什么时代,只要我们能如孔子一般做到亦师亦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想必多年以后,大家都能拥有自己的《论语》。

唯有了解,才能解决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三小   金凡

    看完钟老师的案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走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让教育变得更轻松呢?”这个问题出现在了我的脑海。我是一个70后,可以说与80后的人都出现了代沟,更别说90后、00后的孩子了。

不说别的就说写作文吧,批改他们的文章发现都用上了许多网络用语,有些词我听都没听过,有时在班上还闹出了笑话,学生都说我:“老师,你已经out了!”说真的心里都有些怕怕的,如果说话不能跟学生在一个频道上,那他们如果遇到了困难要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呢?他们会向你敞开心扉吗?突然就想起在跟岗时于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唯有了解,才能解决”。

想起于老师开家长会时写给每个孩子的一句话,那可都是不同的孩子写的话也各不相同,如果老师不是特别地了解班上的孩子,怎能写出来呢?作为老师及班主任的我们如果对学生不了解,那怎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建立起一个好的班级呢?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我觉得班主任有必要了解的。

这样遇事就能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再到实施。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性格特点也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与孩子共同成长,以孩童的视角去看问题。那怎样走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让教育变得更轻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与时俱进,提高学习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确实如此。社会在飞速发展着,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着,孩子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你看,现在的孩子哪个没有QQ,哪个不会几句网络用语?有的孩子甚至开口闭口都是网络词汇,试想我们做老师的都听不懂,怎么与他们沟通呢?所以,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必须多学习,无论是专业知识,理论知识,还是当下发达的网络,老师都要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而不至于让他们走歪路。

我们懂得多了,孩子对老师的崇拜就会更强,他们就更会主动地找老师解决问题。

二、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有句话说得好:“作为班主任,你需要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触动他们的心灵,做一个高明的心灵雕塑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要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利用好一切学习资源及生活资源(如利用班会课,课后谈心等等方式)给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这样我们老师遇事就简单多了。

这时,我就在想,如果案例中的沈老师在此之前就与学生成为了好朋友,了解了他们的想法,那么就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了。

    其实走进了孩子的年龄段特点,就是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你了解了孩子的心灵,何愁在遇事是无法解决呢?还是那句话:唯有了解,才能解决。我们的教育也会变得更轻松了!

我们爱学生,学生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吗?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谢英

    仔细研读了这则案例,我不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爱学生,学生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吗?”毋庸置疑,身为教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同仁们是爱着自己的学生的。这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场景中,我们也不乏见到老师们为了自己的学生真是操碎了心,可谓大小事统统包揽。

    这样的呕心烈血,这样的全情投入,换来的是什么?也许我们想当然的是学生们对自己的理解与感激。可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有时候甚至会给我们当头一棒。在这则案例中,班主任老师获悉班上小张同学的母亲因病突然去世后甚感悲痛与焦急。

她担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很想去看看他,很想去陪伴他,给予他一些安慰与鼓励等。于是,这个极负责任的老师立马张罗起来,让班委成员告知班上同学这一信息,并本着自愿的原则,加入到探望的队伍中来。

但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班上居然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而且还公然在班级群这样一个公共平台上叫嚣。这几个孩子嘲讽着老师的无知无情,认为老师不考虑此时张同学的处境与感受,还组团去揭他的伤疤,真是满心里一百个不满意。

    从案例中看,这几个孩子的对抗之声,是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外的。班主任老师得知他们的言行后,都快气死了。从她的反应可见,她是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一片好心居然被这几个90后当成了驴肝肺!

    到此,其实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位班主任的负责与对学生的关心。也就是说,她爱她的学生,这是无可辩驳的。那么,为什么她的学生们感受不到呢?我们现在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或许会豁然开朗。

    从标题中,我们即可得知这些孩子是90后。出生在这样一个年代的孩子,他们身处的整体社会环境较为发达,是个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我的需求与个性化的发展。

相对而言,他们见多识广,他们重视自我,他们有思想有见地,渴求被尊重、被理解。他们与我们这些70后、80后之间已经形成了代沟。可是,我们的老师们有些还停留在原来的观念里,还没能跟上这些孩子成长的步伐,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在用“我是为你好”的观念绑架着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的确,我们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有句话如是说“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才是有效的。”我想这一句很值得深思。案例中提及班主任老师已经致电给张同学的父亲了,也征得了家长的同意才会组织大家去探望他的这一事实。

但是我想提醒的是,张同学的父亲应允了,就代表了张同学本人的想法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的。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在这样悲痛的情况下,也许张同学的父亲根本就没有征询孩子的意见,只是礼节性的在电话里同意了老师的提议。

成人的世界总是这样,往往觉得孩子在他们眼里永远只是个孩子,仿佛不需要征询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凭着自己的经验办事,结果,恰恰弄巧成拙。案例中,那几个唱反对声音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情况,就是他们曾试图找张同学出来聊聊,但是张同学表示自己想一个人静静。可见,张同学此时真得不希望有人来打扰他。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我们老师不仅心中要有爱,而且还要爱的智慧、爱的恰当和爱的得体。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多多汲取新知识,转变观念。唯有真正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及时出手,才会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

面对学生丧亲,我们可以做什么?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

看了钟老师的案例,我的心情刹那间变得非常沉重。我脑海中顿时浮现了去年8月作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参与“中荣”事件处理工作时,在遇难者信息发布现场看到的情景。丧亲之痛,定是这世上最让人无法接受的痛苦。但在面临这同样的痛苦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表现却是各不相同的。

那么,作为老师、班主任的我们,面对经历了丧亲之痛的学生,除了掬一把同情之泪,到底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呢?在我看来,真正想要帮助他们,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他们究竟需要什么。而其实,钟老师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和部分同学的分歧也就在这里。

我们都知道,丧亲事件必定会引发青少年的哀伤反应,而过度哀伤对其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有可能阻碍青少年的的健康成长。因此,如果我们教师有能力对丧亲青少年家庭进行有效的介入工作的话,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而在此之前,我们要了解,不同的青少年对于灾难性的事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和不同的因应策略,因为生命个体都有其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抗逆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丧亲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一个总体性评估,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选择不同的介入策略,根据丧亲后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我们将青少年群体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青少年,他们在失去亲人后,一方面表现出痛哭、独处和伤感等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也主动承担对于家中其他亲人尤其是老人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抚慰,有的还化悲恸为力量帮助家人一起处理后事。

这些行为是他们在合理利用移情和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消解自身的恸楚。对于这类青少年,我们介入的工作焦点应集中于社会功能的恢复上,如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们应对挫折,通过多方渠道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等;第二类青少年,在失去亲人后表现出较明显的丧恸症状,如罪恶感、麻木、厌食甚至有自杀倾向。

对于这类青少年,我们介入工作焦点就是哀伤辅导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第三类青少年,在丧亲后表现出失常的行为,如神志不清、出现幻听或幻觉等,这类青少年介入的工作重点是精神康复,需要入院治疗。

由此可见,对于青少年的初步评估是开展介入工作的首要环节。

在进行介入工作时,我们要分三个时期来进行。一、震惊与逃避期。建立支持关系,倾听与陪伴,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安全感,指导照顾日常生活,满足其生理需要;二、面对与瓦解期。帮助丧亲者认识,接受,适应丧亲事实;引导其识别,体验和表达不同层次的负面情绪,预防产生适应不良行为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三、接纳与重建期。

鼓励丧亲者重新适应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探索积极应对策略,与外界建立联系,重建生活目标和希望,必要时寻求社会支持。我们要特别注意,与丧亲青少年建立关系是哀伤辅导的首要步骤,也是哀伤辅导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然,我们大部分班主任老师没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也没有接受过哀伤辅导的训练,但我们要明白,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只凭一腔热血,不考虑其实际需要,确实是只能做做表面工作,并不能实质上帮到这位同学。而经过家长同意组织班干部前往慰问的形式,在我看来意义也不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倒是理解那些反对班主任这种做法的同学。毕竟,给他他需要的才有意义。

如果我们没有有效介入工作的能力,我认为,适时的陪伴是我们能为此类孩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在“中荣”事件处理工作中,曾花了两周的时间去陪伴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女孩,那个女孩16岁,应该和钟老师案例中的学生年龄相仿。前一周,我都只是默默地陪着这个孩子,在她父亲照顾比她更小的弟弟时,给她递水送饭,她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仿佛看不见我的存在。

我曾有一度怀疑自己有必要在那儿陪着么?毕竟,她还有父亲可以依靠,不是吗?但是,就在他们家办头七仪式时,她的父亲没打招呼忽然放了一串鞭炮,吓了所有人一跳,而站在这个孩子旁边的我下意识地张开双臂护了一下这个孩子,没想到,这个孩子却抱住了我,说,“阿姨!

我想我妈妈!”而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也抱着她,轻轻地抚着她的背。那一刻,我想我体现了我在她身边的价值。

我认为,我们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价值是在学校里适时的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对于这个孩子,老师或者同学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聆听、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让他透过诉说、回忆、分享,悲伤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另外,对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无须制止、建议、说教,任何人遭此巨变,都会有难以承受的悲痛、愤恨,而我们聆听者的接纳、尊重、给予空间最为重要。至于进一步的辅导,建议由经过相关训练的咨询师来做。

别把私事当公事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刘永和 

事情围绕着看与不看母亲病逝的张同学而展开矛盾冲突的,在一波三折中撕开了人情世故与风土习俗的裂口,展示了老师与家长等成年人和当事人以及同学等年轻人之间的认识的矛盾与冲突:成年人都认为学生母亲病逝,应该受到关心与看望,以安慰他受伤的心灵;而学生认为这样做严重不妥,不仅不能安慰同学,反而会让伤口流血;特别是当事人张同学,自己也不接受这样的看望,需要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呆着。我看主要问题有三点:

第一,对于吊丧习俗的认识差异。吊丧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传统的仪式,表示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对于逝者的哀悼,对于亲属的安慰。看望逝者的亲属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而且,还要看者上份子,亲属答谢请客,也是办丧事的规矩。而青少年对于这样仪式知之不多,理解不了,不仅会认为没有必要,而且还会认为在悲痛的时候大张旗鼓组团看望反而会是逝者亲属更加悲伤,甚至还会觉得不很严肃和不够庄重。这是年龄不同的文化差异。

第二,对于看望亲属的角度差异。成年人看待吊丧,着眼于告慰逝者,人死不能复生,却有众多亲朋好友前来送别,也是一种生者对于死者的告慰,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死者;加上成年人承受能力强,知道生老病死难以挽回,忍住悲痛也要这样做;这就是程同学父亲不能拒绝同学前来看望的原因。

青少年看待吊丧,却往往着眼于生者。他会认为家里有人去世,家人已经很悲痛了,还要摆设灵堂,接待亲友,跪拜答谢等等,必要性不大;特别是自己,悲痛难忍,最好自己清静,自我调整。这是年龄不同着眼点的不同。

第三,对于致哀方式的感受差异。老师与家长等成年人认为传统的习俗方式流传至今,天经地义,而且应该明诏大号,大张旗鼓举办丧事,哀悼逝者;有如优秀领导人去世降半旗致哀一样;乡间还有“白喜事”的说法,老人老死了是喜事,乡亲们还要喝酒闹一闹的规矩;而程同学与同学们则认为生老病死属于私事,只有自己承受,别人也不可能承受;自己的难受最好不要别人知道,而且,甚至还会担心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幸灾乐祸。

本着这三点年龄不同的角度差异,从安慰张同学的角度看,我们一要充分尊重张同学的感受与意见,因为安慰他是我们的出发点与目的;二要注意方式发,还是分散地、悄悄地前往吊唁为好,这样的方式与致哀基调一致;三要检讨网上通知,QQ召集等方法,不能把私事当公事。

认识有差异是客观的,方式有矛盾是应然的,而老师想不通却是不应该的,想不通可能是没有心理位置互换。

反思班主任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费佳玉

本文题目是“90后的思维为何如此?”道出了管理者和班主任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的思路与90后学生截然不同,反映了当前班主任在处理类似事情时,遇到敢于发声,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观点的90后学生时的尴尬和准备不足。标题显然并不认同90后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否对班主任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进行过反思,至少在对待这事的心态上是否可以慢慢地接受?

笔者认为,本案例需要讨论几个问题。

一、班主任的做法固然无错,但学生的思维有错吗?从成年人的做事风格来看,班主任的做法的确无错,至少是没有大的问题。特别是行事之前已征求过对方家长的意见,让要好的学生自愿组团看望慰问并无不妥。但90后学生的思维怎样,我们真的不太清楚。

学生们觉得这个阶段对方很痛苦,或许可能需要冷静,需要个别好友的劝慰,而不是太多人的关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每个年代的人想法不同,同时代不同人的想法也不同,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我们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同时,一定要否定他人的“正确”观点呢?非此即彼的思维并不永远是对的。

二、学生大不敬的言语表达,老师为什么接受不了?在学生微信群的信息交流中,也就是学生敢于直面质疑班主任的做法,认为当前人去多了并不合适,而正因为学生敢于公开叫板班主任,让班主任威信大失,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不能接受的。

有这样一类班主任,平时在班上都是说一不二非常强势,学校安排的工作都是靠威信或者说是威严来管理行事的,如果缺少了这个,那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因此很多班主任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威信,因为这是管理之本,管理之基,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有时即使明知有不足也不会轻易改变认错。晓龙的及时出手,的确可以重新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而且相当及时。否则这样的班风一旦盛行,这位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就难上加难了。

有另外一类班主任做事谨慎小心,会听取学生意见,会尊重学生的感受,因此同样能够凝聚起学生正气,同样班主任的威信很高。即使同样遇到学生质疑问题,学生也会用商量的语气,因为这是班主任的带班之法,处事之道,因为这是师生长久以来相互尊重的结果。这样的班主任同样能够把班级带好,把各项工作做好。

三、班主任如何面对这类事件?社会总是在不断的质疑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靠不断打破思维束缚而实现的。一是班主任要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要把这件事当作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题一样,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因为这样的学生才是真真有思想完全的个人,这是一个人素质的真正体现。

我一直说现在学生缺少思想,什么事情都不会自己判断,什么事情都是由别人拿主意,这是教育的悲哀,是教育的最大不幸。二是班主任在行事上需要改变策略。平时工作中建立自己威信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公开讨论的基础上,在民主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中,这样更能凝聚学生正能量。在表达观点时中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要懂得妥协,这也是当前中学生缺少的一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