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第三次拿国际影帝了,他怎么还不红?

2018-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段奕宏又拿影帝了. 11 月 03 日,东京国际电影节落幕.段奕宏凭借<暴雪将至>夺得最佳男演员奖. 如果加上 2003 年凭借电影<二弟>获得的新德里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男主角 ",2015 年凭<烈日灼心>夺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男主角 "-- 段奕宏已经是第三次拿下国际

段奕宏又拿影帝了。

11 月 03 日,东京国际电影节落幕。段奕宏凭借《暴雪将至》夺得最佳男演员奖。

如果加上 2003 年凭借电影《二弟》获得的新德里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男主角 ",2015 年凭《烈日灼心》夺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男主角 "……

段奕宏已经是第三次拿下国际 A 类电影节影帝。

像段奕宏这种实力派演员,摘得影帝,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为什么段奕宏拿影帝能让广大观众觉得扬眉吐气?

实际上,段奕宏去年和 " 影帝 " 这个称号,撞上的机会有点多。

2016 年 9 月,黄晓明拿到长春电影节影帝,段奕宏 " 惜败 "。

还没过一个月,李易峰捧得百花奖影帝,段奕宏又 " 惜败 "。

连着两次 " 错失影帝 ",不得不让吃瓜群众目瞪口呆:

是观众瞎了还是评委瞎了?

不好说。

今天,条姐只打算来跟你们聊一聊这位出名的 " 戏妖 " ——段奕宏。

毫无疑问,段奕宏是一个只靠作品活着的演员。

如今,明星只靠演戏的时代基本成为过去式,炒绯闻、上综艺真人秀、上热搜 …… 数不胜数。

但段奕宏作为演员,风格极为低调。

翻一翻他的个人微博,一个月最多也就三四条。凡有新闻、上综艺,必定与作品挂钩。

真人秀?零。

没有八卦,没有绯闻。如果说流量是一线明星的标签,那么谈段奕宏只能谈作品,也算是老段别具一格的 " 演员自我修养 "。

段奕宏,1973 年,新疆伊犁人,中央戏剧学院 94 级学生。

比起同班 16 岁的印小天,段奕宏的演员道路,从一开始就走的不太顺利。

考了三年才考上中戏,第一次去考试,评委老师评价他:

" 不够高,不够帅,文化课一塌糊涂 "。

直到第三年,段奕宏才以西北片考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戏。但接下来又是长达四年的 " 冷板凳 "。

长的 " 惨 ",班里女生不愿意跟他搭戏;去剧组面试?没有一次成功;

被老师评价为 " 只适合走农村路线 "。

如果说,四年的冷板凳,让段奕宏坐出了沉稳的职业气质;

那么,毕业后长达八年的话剧生涯,就是让段奕宏磨出了厚实的表演功底。

2003 年,段奕宏和郝蕾搭档,出演孟京辉的话剧《恋爱的犀牛》。2004,年出演央视大热抗日剧《记忆的证明》,都是好评不断。

但段奕宏红了吗?没有。

直到 2006 年,《士兵突击》成为国产影视的一匹黑马,段奕宏在剧中饰演特种兵队长袁朗,他才真正 " 红 " 了一回。

这个在以后成为无数少女标准老公样板的角色,戏份并不多,全剧过半才出场;

前有张译的 " 暖男 " 班长作对比,袁朗扮黑脸不正经,活脱脱一股油滑的兵痞味儿。

但段奕宏把这个扶助主角成长的样板助攻角色,带出了伟光正的刻板英雄模式,段奕宏早期张扬狂放的气场乍现,魅力十足。

作为如兄如父的上级,对许三多时而挑逗调侃,时而安抚宽慰,在性感和严肃的性格切换中游走自如,也不怪在收服主角的同时,顺手收揽了万千少女的迷妹心。

虽然《士兵突击》捧出了一群好演员,但段奕宏作为连男三号都算不上的配角,碾压主角的 " 戏妖 " 演技已经初现端倪。

《士兵突击》的兰晓龙说,正是看了段奕宏的袁朗,才有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龙文章。而这个角色,也成为不少观众心中,段奕宏的巅峰之作。

国军混混团长龙文章,张扬又卑微、猥琐又拧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而段奕宏也为之奉献了相得益彰的演技。

得势之时,张扬狂放;兵败之时,心如死灰,但回过头来咬牙切齿,又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从狂放不羁到隐忍深沉,既是深刻富有内涵的故事主角龙文章,也是演技细腻又层次鲜明的段奕宏。

龙文章这个角色,显然已经在把段奕宏的演技张力,放大到极致,再无可能重现。

也是在这个角色后,从不重复自己的段奕宏的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

从张狂逐渐变得收敛。

《白鹿原》里的黑娃吃面,第一次被问 " 好吃吗?" 抬头顿了一下问:啥?

但第二次听到是田小娥做的面,惊讶程度就提了一个等级,面条还在嘴里险些喷出来。

《非凡任务》里,听到自己最亲密属下是警察,一开始还是满脸震惊,但短短几秒钟后就开始杀心渐起。

段奕宏的演技从大开大合的锋芒毕露,到如今,台词越来越少,全靠肢体和面部表情来呈现。

不需要言语和大幅度的动作来表达,但每个微小的神态变化都有设计,浑身是戏。

不愧 " 戏妖 "。

段奕宏的演技一直在不断成长,观众有目共睹,但大众对他的评价,倒是多年以来一直没变。

无非 " 怎么还不红?" 和 " 硬汉 "。

十多年前,段奕宏出演《记忆的证明》,就有人评价他是 " 戏红人不红 ",为他着急;

如今即便拿了东京电影节影帝,仍然有观众说 " 怎么没上热搜 ",照样为他着急。

当年在学校里被评价是:长得难看,戏路太窄。

而获奖影片《暴雪将至》一朝获奖,立刻又有媒体追问:

这次又演了一个破案的角色,之前也演了好多次警察,段奕宏是格外喜欢硬汉吗?

但在条姐看来,红和戏路受限,或许是别的演员的心头大忌,但在段奕宏这儿,都无关紧要。

演一百个角色都长了同一张脸的明星,当然会担心观众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但对于老段这种只靠演技活着的演员,一人千面各个不同。

对段奕宏来说,什么时候红,还真不太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