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菊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告诉你这些禁忌要注意

2018-10-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夏桑菊源自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以清热解毒.夏桑菊不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甘菊.市面上多为冲剂,也有药夏桑菊作为颗粒药剂,是白云山星群公司的全国首创.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如今家喻户晓. 主要成分 夏桑菊 ①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

夏桑菊源自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以清热解毒。夏桑菊不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甘菊。市面上多为冲剂,也有药夏桑菊作为颗粒药剂,是白云山星群公司的全国首创。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如今家喻户晓。

主要成分

夏桑菊

①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②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沛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③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④淡竹根:清热解烦,利尿。

⑤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浓,利尿通淋。

本品集以上天然植物之精华,经一百四十多年的传统配方精制而成,其味甘甜,气味芳香,清热解毒,清火明目。是一种食用卫生、方便的绿色食品。

服用说明编辑

药名: 夏桑菊颗粒 分类: 中成药 感冒类

主要成份: 夏枯草、野菊花、桑叶

作用用途: 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

剂型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0克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或并有其它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5.应严格按照剂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

下服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夏桑菊冲剂

夏季,不少人为了祛暑降温,会到药店买夏桑菊冲剂,用水冲了当凉茶喝。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泽民告诉记者,任何事物都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方面。对症的人喝夏桑菊冲剂确实有好处,但不对症的人喝了反而会损害健康。

“夏桑菊”主要含三种中药成分,即夏枯草、桑叶、菊花。它的作用包括: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主要用于风热表证、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和疖疮肿毒等病症。

王泽民介绍,一般来说,在夏季,湿热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地喝一些夏桑菊冲剂。这种体质的人从外表上看面色红润,爱吃凉的食物、喝冰凉饮料,说话声音也很洪亮。“对于这类人,适量喝夏桑菊就像喝凉茶一样,具有清热祛暑的作用。”

然而,湿热体质的人如果饮用过量,会伤脾胃,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量饮用。一旦出现胃胀、腹部不适等症状,就要立刻停用。

虚寒体质喝了易疲倦

由于夏枯草、桑叶、菊花都是辛凉的药物,因此虚寒体质的人就不能喝这种冲剂。王泽民解释说,这种体质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面色苍白,手脚冰凉。他们特别怕冷,吃凉的东西还会加重寒冷的症状。

如果体质虚寒的人长期饮用夏桑菊冲剂,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和脾胃,容易疲倦、多汗易感冒,以及出现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的症状。

5岁以下儿童不能饮用

孩子喜欢冷食,但喝夏桑菊冲剂也要注意。王泽民认为,小孩子湿热体质较多,当其出现嗓子疼,经常上火,口舌生疮,眼睛红赤时,可以适当饮用夏桑菊冲剂。但不能喝多,否则易导致孩子体内菌群失调。而且,只有5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喝。“从中医角度来说,5岁以下的孩子五脏六腑还没发育成熟,过度喝凉茶会伤及脾胃,干扰营养的吸收利用,适得其反。”

王泽民说,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发病3—4次,其中不少就是因为他们在婴幼儿期间,过量饮用了药性苦寒的凉茶,从而损伤脾肺之气所致。

总之,饮用夏桑菊要注意体质,因人制宜,不能滥饮。

夏桑菊颗粒

夏桑菊颗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收载的第11类中药,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之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状。因其作用温和、持久,且无治疗感冒西药的“嗜睡、乏力”等副作用,并可作为夏季的清凉饮料,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夏桑菊颗粒为岭南地区的特色药物,精选夏枯草、野菊花、桑叶等中药,经现代工艺精制加工而成。处方采用君一臣二组方,其中以夏枯草为君药,具有清火,明目,消肿,散结的功能,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或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野菊花、桑叶为臣,野菊花清热解毒,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二药合用,既发挥了本身药效,又助夏枯草清火、明目、消肿。综合全方,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夏桑菊颗粒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说明本品清热解毒作用及抗感染作用与其抗菌作用密切相关。此外,本品具有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脑及下肢血管,增加上述部位血流量的作用,显示对中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有一定防治作用,同时还可以减慢肠蠕动频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