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人生的四个阶段 特立独行不忘初心

2018-08-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人说章子怡成功是一种幸运,但其实每一分幸运背后却伴随着无限艰辛.章子怡起点高,运气好,却没有让她变得自尊自大,演技变得浮夸,从出道至今,章子怡兢兢业业演每一个

有人说章子怡成功是一种幸运,但其实每一分幸运背后却伴随着无限艰辛。章子怡起点高,运气好,却没有让她变得自尊自大,演技变得浮夸,从出道至今,章子怡兢兢业业演每一个角色,不让自己变成一个毯星 ;章子怡戏路宽,不怯场却没有去乱接片子,章子怡对于媒体不卑不亢,只用自己的作品去说话,这样特立独行,让大家看到了她不忘初心的一面,而这也是如今演艺圈所缺少的。

1.青涩少女

1998年,还在中戏读书的的章子怡被张艺谋导演选中,出演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尽管这是章子怡的处女作,但她却以出色的演技,在电影里成功塑造了一个在非常时期为爱痴狂的农家女孩。并凭借该片荣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和第二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拍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后,得到导演张艺谋的推荐,出演了李安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担任剧中的“玉娇龙”。也就是这样一次机会,让还算新人的章子怡,从此在国际上扬了名。第一次出演武侠片第一次吊钢丝的章子怡,也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演技证明了,她的确是个能文能武的好演员。

2、展露锋芒

玉娇龙的成功,让章子怡得到了更多参与大片拍摄的机会。

2002年的《英雄》,2004年的《十面埋伏》以及王家卫的《2046》都成为了章子怡的代表作。王家卫对章子怡的评价是,她很国际化:“章子怡是非常努力的演员,也非常进取。她的美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跟别的女演员的那种阴柔的美很不一样。最亮眼的是她很国际化,对自己要求很高,永远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

2005年,章子怡更是成为继陈冲和刘玉玲后又一位在奥斯卡奖上担任颁奖嘉宾的华人女星。之后,国际章更是出演了由斯皮尔伯格监制,改编自同名美国小说的电影《艺伎回忆录》。她在片中扮演女主角艺伎“小百合”,这片是章子怡首次全剧用英文说对白。章子怡最后更是凭借此片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和其他如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等海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