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痔疮能自愈吗? 六种方法缓解产后痔疮的方法

2018-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产后,随着胎儿的娩出,胃,小肠,大肠恢复到正常位置,由于压迫因素的去除,肠蠕动变慢,加之分娩后盆腔肌肉及肛门周围肌肉过分紧绷,会阴伤口疼痛及痔疮痛,产妇不敢用力

产后,随着胎儿的娩出,胃,小肠,大肠恢复到正常位置,由于压迫因素的去除,肠蠕动变慢,加之分娩后盆腔肌肉及肛门周围肌肉过分紧绷,会阴伤口疼痛及痔疮痛,产妇不敢用力大便,产后多卧位,活动少,腹壁松弛,又多进食少渣食物,易发生便秘,使痔疮加重。产后痔疮的缓解办法:a.初期可以多喝水,或多吃些纤维质的食物。 b.也可用药物治疗,如擦药或塞药,使用软便剂,可以让产妇排便,伤口较不严重,瘳医师表示较不建议使用泻药;也可以坐浴促进血液循环改变便秘情形。 c.若是情形严重,如有瘘管的现象,则建议要开刀治疗。 若生产完后仍有痔疮的情形,最好用坐浴的方式改善,如泡温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质的食物或使用痔疮塞剂,以避免便秘,通常会使症状改善。此外专家也建议,采用泡盆的方式,方法是温水加上消毒水,建议泡三天的时间,可以早晚各泡一次,每次约泡10-15分钟,若是产后两个月后,仍有痔疮的情形,则建议看医生。

六种方法缓解产后痔疮

1、每日数次,用柔软的冰袋敷在患处。冰可以帮助减少肿胀和不适。

2、坐浴,您的底部浸泡在温水中,简单地坐在浴缸或澡盆。淹没住你的下半身肛门直肠部位。每天一次,浸泡10分钟左右,尝试几天。

3、冷暖交替治疗,开始用冰包,然后用温水。

4、每次大便后,轻轻但彻底清洗患处。

5、一般的药膏,小心使用。因为往往会造成对皮肤产生刺激。

6、减少直肠静脉的压力,以减轻疼痛。避免坐或站立很长一段时间。

病因治疗

产后 痔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由于妊娠期逐渐增大的胎儿及其附属物压迫造成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分娩时,孕妇较长时间的使劲向下用力,更促使了静脉瘀血。产后便秘对肛门的刺激,会在产后引起产后痔疮发生,痔核脱出,使痔疮加重。2、由于产后,随着胎儿的娩出,胃,小肠,大肠恢复到正常位置,由于压迫因素的去除,肠蠕动变慢,加之分娩后盆腔肌肉及肛门周围肌肉过分紧绷,会阴伤口疼痛及痔疮痛,产妇不敢用力大便,产后多卧位,活动少,腹壁松弛,又多进食少渣食物,等原因造成的便秘,使痔疮加重肛肠专家认为对于女性的产后痔疮一经发现要及时治疗,以免形成恶性循环,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那么产后痔疮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肛门局部的痔静脉血液循环促进静脉的回流,另外就是防止便秘但是对于产后的妇女又是哺乳期好多的通常润边的食物都是不能乱吃的,药物就更不能吃了,所以在这方面专家建议使用一些国内常用的医疗器械:消痔带,痔疮内裤等即使用方便,又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消痔带属于医疗器械,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利用高科技钕铁硼生物磁场作用于人体的关元、气海、会阴、长强等穴位,使生物磁场持续释放生物能量,作用于身体相关穴位,打通痔处血液循环、消除气血於滞、打通受阻经络,消除炎症及肿痛,促使病变部位淤积、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释,使痔疮静脉血液恢复正常循环流动,从而使痔核逐渐萎缩、消失,同时还可调节肠胃功能,减少便秘腹泻,消除痔疮的根源,消痔带还可通调任督二脉、提下陷之中气、固本培元、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致痛化学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彻底消除痔疮带来的痛苦

危害

痔疮病变部位受肛门内致病菌感染入侵产生一种“SP痔毒”,“SP痔毒”不但威胁着女性健康,还会殃及婴儿的健康!

产后女性的 “SP痔毒”会污染奶源,是母乳喂养的隐形杀手,“SP痔毒”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会导致婴儿免疫力下降,引起发烧、感冒、惊悸及感染流行性疾病。?由于此类痔疮多发与女性产后,并且难以治愈,医学把这一时期痔疮定性为“产后痔”。 女性产后痔疮长期不治还会导致病  菌入侵血液引起阴部、乳腺、盆腔及附件、直肠癌、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说产后痔疮一定重视,并尽早治疗。

预防

常见预防方法

1、勤喝水、早活动。由于产后失血,肠道津液水分不足,以致造成便秘,而勤喝水,早活动,可增加肠道水分,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少食辛辣、精细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一些妇女产后怕受寒,不论吃什么都加胡椒,这样很容易发生痔疮。同样,过多吃鸡蛋等精细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结而量少,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但能引起痔疮,而且对人体健康亦不利。因此,产妇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纤维素较多的食品,这样消化后的残渣较多,大便时易排出。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3、勤换内裤、勤洗浴。不但保持了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该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4、早排便、早用开塞露。产后应尽快恢复产前的排便习惯。一般3日内—定要排—次大便,以防便秘;产后妇女,不论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开塞露润滑粪便,以免撕伤肛管皮肤而发生肛裂。

5、加强肛门局部锻炼:增加体质,纠正不良坐姿;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加强局部锻炼,如多做些“提肛运动”。 方法: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

6、调节饮食:避免便秘,多吃写可溶性啊纤维食物,如:香蕉、燕麦、全谷食物、各色蔬菜、水果等;少吃辣椒、槟榔等刺激食物,少喝酒。少吃会导致上火的水果:芒果、榴莲、荔枝等。

7、养成每天排便一次的习惯:这点很重要哦,每次排便最好控制在3~5分钟。早起喝一杯温开水,帮助肠胃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忍大便,也不要太用力排便,更不要在上厕所时看书报。

8、保持肛门清洁:每次大便后清洗肛门,特别是腹泻,一定要用温水坐浴。勤换内裤,不要用粗糙的手纸、废纸等擦拭肛门,避免感染。

预防痔疮要早下床活动

在怀孕的过程中,随着腹压的不断增高,很容易引发痔疮,特别是在分娩时,过大的压力使很多自然分娩的孕妇都患上了痔疮。

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要及早下床活动,早晚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及肛周,使会阴部清洁、干爽,内裤常换常洗,选用柔软并质量可靠的毛巾。同时,饮食上要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以及水果,如芹菜、白菜、菠菜、萝卜等,避免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天都要定时排便,尽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

用药注意

产后痔疮用药注意,产后痔疮可以采用局部用药,坐浴等,也可以可用槐花,蛇床子,白癣皮,苍术,地榆,苦参,黄连各15克,煎汤外洗肛门。对于痔疮出血疼痛有很好的止血、消炎、消肿、消痛的功能。另外也可配合使用痔疮栓;产后痔疮多数会有所好转。

女性孕期保守治疗法

怀孕女性特别容易患痔疮。这是因为妊娠可引起腹压增高,随着子宫体逐渐增大,下腔静脉受压日益加重,特别是胎位不正时,压迫更为明显,直接影响直肠下端、肛管的静脉回流,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从而诱发痔疮。

另一方面,怀孕期间一般活动量较少,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内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总之,妊娠后期患痔疮后,一般不主张立刻手术治疗,可选用以上几种保守疗法,等到产后再行进一步治疗。这是因为产后随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逐渐降低,痔核一般会在4个月内缩小或萎缩。此时若症状消失,可免手术之苦。若仍有痔核存在,再进行手术治疗,这时痔核已较妊娠时明显变小,手术痛苦会相对减小,疗程亦会明显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