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崎的山水 汉字里的山水 山水中的汉字

2018-0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春夏之际,在浙江杭州市区西北的良渚小镇,油菜花正盛放.男女老少在错落有致的金黄色花田中穿梭.嬉戏.拍照--唯独一位有心人,在这一片花田前驻足思考."这土壤,和台湾的不太一样,"他掬起一捧脚边肥沃的泥土,一阵芬芳令他振奋起来.这个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有着肥沃的天然土壤,丰富的人文遗产文化."良渚,渚--"他思索着,开始查阅字典文献,"这个地名,不应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这么简单."这位有心人

春夏之际,在浙江杭州市区西北的良渚小镇,油菜花正盛放。男女老少在错落有致的金黄色花田中穿梭、嬉戏、拍照……唯独一位有心人,在这一片花田前驻足思考。“这土壤,和台湾的不太一样,”他掬起一捧脚边肥沃的泥土,一阵芬芳令他振奋起来。这个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有着肥沃的天然土壤,丰富的人文遗产文化。“良渚,渚……”他思索着,开始查阅字典文献,“这个地名,不应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这么简单。”

这位有心人,就是台湾作家刘克襄。

初见刘克襄,是一身登山者的标配:休闲衫,登山鞋,双肩背包。外号“鸟人”“山人”的他,从事自然观察、历史旅行与旧路勘探近三十年,一生的经历基本与“土地”二字相关。早年,他观察鸟与野狗,后探访山川地理,投入自然的观察与研究活动,而近年,他则将目光投向庶民的生活,把议题加以扩展,更贴近民众。

日前,刘克襄在关山月美术馆做了一场主题为《小风小物游珠江 岭南山水和台湾、江南的差异》的讲座,源头正是他今年二月份到浙江良渚讲学时的一次意外发现。良渚的丰富物产、深厚文化,让刘克襄对“渚”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继而发现,从“渚文化”出发,可以洞察山水画中特殊的江南美学,从而与岭南以及台湾山水美学互为对照。

由“渚”字看江南水岸美学

如果找一个字来代表江南的景观和美学,你会选什么字?尽管翻开江南的地名册,“村”“屋”“堡”等字随处可见,但刘克襄还是毫不犹豫地指出:“渚”字远远胜过其它字的意义。

在字典中,“渚”字原指水中小块陆地,即小洲之地;进一步深化,则是指肥沃湿濡、被丰盈的河水曲折迴绕的土地。在刘克襄看来,“渚”字代表的丰饶、富庶,正是江南水岸美学的特点。许多与“渚”相关的字词组合,譬如 “鱼渚”,渔夫拿着四方网“抓鱼”的小岛、“石渚”——古镇中的堤岸、“舟渚”——停泊了许多小船的小洲,都可以在江南的水墨画中得到充分印证。

“渚字带来的是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每一个词汇都有绮丽的水岸意境,从而丰富了江南为主题的水墨画。” 刘克襄介绍道。

江南地名中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还有很多,诸如“汀”“浦”“湾”“洋”“泾”“渭”等。其中,“汀”字与“渚”释义相近,意为“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但不似 “渚”的复杂与丰美,“汀”的意味较为贫瘠、冷清与空旷,它可能只是一块草地,上面立着三两只孤清的“汀鹤、汀鸟”,正如我们在唐诗宋词中读到的那般,“渚鸥汀鹤伴清孤”。

岭南山水画派沿袭了

江南山水画派的美学讯息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方的湿地环境,所代表的字眼也千差万别。在河海交汇,河网交错的珠江三角洲,同样具有南国水乡的独特风貌。而相对江南秀美富庶的环境,岭南与江南的水岸美学,又有什么不一样?刘克襄举出几个常见的字,“涌”“滘”“沥”“坰”“塱”,并指出能与“渚”字形成对照的,非“涌”莫属。

在刘克襄看来,涌的重要性,则在于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生活文化——基围,而基围的形成,则进一步促进了围村这种文化形态的建构。岭南地区特有的文化象征,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常常出现。

围村,指由石墙包围的传统中国村落,用以防御邻近仇敌、盗寇和猛兽,常见于广东南部,尤以香港新界为甚。走访过许多岭南村落后,刘克襄写下了这样的美学节奏:涌生碱草、前长大榕,家伴黄皮、旁偎龙眼,村立白兰、山有沉香。短短六句,概括了围村前后的生态环境。“按道理,岭南的山水画中理应有这种岭南的美学,”但刘克襄却发现,“在岭南的山水画中,这种地域的讯息相对较弱,更多的还是沿袭江南山水画派的美学特征。”

对照着江南和岭南的水岸美学文化,台湾虽然开发较晚,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也足以发展出这样的字眼。譬如,虱目鱼文化发展的“温”;潮水退去后形成的广阔沙洲“泻”,等等。

用特定的汉字来形容一个地方,是最迷人的

在山水画中,除了水岸的美学,也有山的美学。单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就能发展出一套各具差异的山峦美学。刘克襄从统计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为枯寂之界,北山为荒凉之境,东山为希望之区,南山为大隐之地。古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代表的是世外桃源,是圣贤隐士的隐居之地。但在古代,南山并不是岭南的山,而是江南,即浙江福建一带的山。岭南,作为南山之南,在古代则是蛮荒之地。

当然,与水同理,代表北方、江南、岭南以及台湾的山名更多,诸如北方的“坳、沟、岔、崖、峁、梁”,江南的“嶴、堡、坞、墩、坑、畲田”,岭南的“輋、坳、坑、垌、洞、畲田”、台湾的“坪、峎、坑、崎、尖、崁”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特定的字来形容其环境,这是最迷人的。”通过这些字眼,刘克襄发现了各地山水地貌的差异,并从中洞察山水画中不同的风光。甚至在岭南的山水画中,还能看见江南风光的意象。最后,刘克襄为听众展示了一幅现代岭南画家梁明祖的《贺州古镇》,画上有具有岭南特征的围村、輋、畲田、风水林等意象。而在刘克襄看来,这仍不够写实,因为他关注到更细致的部分——松林,这或许是江南的物种,来自江南地域的符号。

正如刘克襄所说的,他所探索的,是山水美学中抽象的符号实体的地名或物象,他从汉字出发,又从山水画中寻觅汉字的意象,可谓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欣赏山水画的窗口。

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特定的字来形容其环境,这是最迷人的。”通过这些字眼,刘克襄发现了各地山水地貌的差异,并从中洞察山水画中不同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