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儿子 王近山将军儿子来周口探访故居“我父亲比李云龙英俊有教养”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清明节前的3月26日上午,曾在周口黄泛区农场工作生活长达五年的著名抗日将领.开国将军王近山的最小儿子王凌峰回到农场探访故居.场党委领导陈彦亮.段耀华.楚继辉等陪同王凌峰一行先后到场史馆和将军故居进行了参观.探访. 在场史馆,刚进入展厅,王凌峰就被农场苹果成箱出口的照片吸引了,他说:"我父亲跟我讲过农场的苹果,说那时候苹果树特别高".陈彦亮向他介绍道:"这些苹果当时都出口到苏联,用木箱子封装用来做外贸的."当走到王近山将军的展厅时,王凌峰拿出手机拍照并激动的讲述了一

 清明节前的3月26日上午,曾在周口黄泛区农场工作生活长达五年的著名抗日将领、开国将军王近山的最小儿子王凌峰回到农场探访故居。场党委领导陈彦亮、段耀华、楚继辉等陪同王凌峰一行先后到场史馆和将军故居进行了参观、探访。

 在场史馆,刚进入展厅,王凌峰就被农场苹果成箱出口的照片吸引了,他说:“我父亲跟我讲过农场的苹果,说那时候苹果树特别高”。陈彦亮向他介绍道:“这些苹果当时都出口到苏联,用木箱子封装用来做外贸的。”当走到王近山将军的展厅时,王凌峰拿出手机拍照并激动的讲述了一些父亲的奇闻轶事。当聊到《亮剑》这部电视剧时,他说道:“我父亲比李云龙英俊有教养,电视剧演的传神但不够真实。”

 王凌峰在场史馆还会见了当年曾经和他母亲共同工作过的老同志。他说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回到农场,嘱托自己向大家问好。他还当场拨通了母亲电话,和老同志们聊天叙旧,其乐融融。

      最后,一行人来到王近山将军故居探访并合影留念。

新闻延伸:

王近山:“李云龙”的原型”

在战场上被人称为“王疯子”的王近山中将—他15岁参加红军,跟着徐向前的大旗南征北战,20岁即成为红军年轻的师长。之后又成为刘邓麾下的一员爱将,被誉为“二野朱可夫”;同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他屡建奇功,屡创奇迹,多次血洒疆场,死而后生,手残腿瘸还领兵入朝……1955年9月,在中央军委第一次授衔仪式上,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一级“自由”勋章,出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时年仅40岁。

陈锡联做媒成姻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近山时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

三八六旅第一次遭遇日军赢得“开门红”。打头阵,立头功的王近山身负重伤,一颗子弹打在肺部,一颗子弹伤了左臂。难得安静的王近山住进了野战医院,一同来做“陪客”的还有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陈锡联伤得也重,子弹从嘴里打进去,打掉了牙齿,又从颈部穿出来。

一天,陈锡联神秘兮兮地对王近山说:“你知道哪个女同志是医院的院花吗?”两位20岁才出头的指挥官情窦初开,眼睛都盯着医院里飘来飘去的女护士们。给王近山换药的总是那一位小姑娘,她文静,有点内向,总是默默地低着头擦洗伤口,换新药,扎绷带。看着白衣天使那纤纤十指灵巧地为他擦拭,一种又麻又痒的感觉传遍全身。这时陈锡联对王近山挤挤眼:“她就是”。

陈锡联提到的院花护士叫韩岫岩,年仅18岁。她一家12个人都参了军,给医院驮来急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驮来了“半个野战医院”。

在陈锡联的安排下,王近山和韩岫岩谈起了恋爱。

不久,部队转战太行山。战事稍有缓和,陈锡联就为王近山张罗结婚。一天,陈锡联让通信员送饭菜,煮了四个红鸡蛋,还有点酒,这就是王近山和韩岫岩的婚宴。没有唢呐,没有大红花轿,一张简陋的行军床,新郎新娘都穿着满是硝烟的旧军衣。“山”和“石”终于走到了一块来。

王近山中“箭”落“马”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二野下属3个兵团,下辖9个军,王近山当上了三兵团副司令员,主帅交椅上端坐着有“赵子龙”美誉的陈锡联。

10月,共和国建国的喜庆日子,王近山率部攻下重庆。王近山应邀到重庆大学演讲。34岁的兵团副司令的传奇经历早已被大学生们传得神乎其神。年轻的女大学生们想不到眼前这位叱咤风云的“老红军”竟如此风度翩翩,如此年轻英俊。女大学生们大胆地挤到前台,请将军留言签字……

这群青春活泼的大学生中就有王近山的小姨子。

很快就有传言:“王疯子”和女大学生韩琦兰谈恋爱……韩岫岩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她无法正视但又不能回避的事实击得她欲哭无泪。

饱受屈辱的韩岫岩把一纸“状书”递给了组织。韩岫岩本希望组织出面挽救这个家,可王近山却把他的“离婚报告”也交给了组织。王近山很快收到了组织的“最后通牒”:只要收回离婚报告就算了,否则就一定要处分。天性倔强的王近山还是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坚决要离婚,置组织的“劝戒”于不顾。最后处分是严厉的:王近山被一撸到底,撤销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开除党籍,调往河南泛区农场劳动改造。王近山是个硬汉子,从将军到农民。他默默适应了这一角色。

泛区农场遭遇

1964年至1970年,王近山被下放到河南周口的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农场的生活并不平静,文化大革命很快就波及到那儿。1968年麦收时期,其他场长都被打倒了,由王近山暂时主持工作,处在风口浪尖上。造反的学生要求组织大批斗、大批判,阻止人们割麦子。王近山火了,和学生们干上了,拍着桌子大声斥责:“绝不能耽误割麦子,夏收夏种,虎口夺粮,一年就这几天,一耽误就是两季。不信我的话,你们可以回去问问父母亲,是不是这回事。你们说什么都行,但一定要等到割完麦子种上秋粮再说。”学生一下子被震住了,乖乖地跟着他去割麦子了。

王近山还是受到了冲击。有的学生提出来,王近山搞特殊化,生活腐朽,上厕所还要坐一把椅子。学生们不了解,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因为他不能蹲,一蹲下就起不来,于是就在一把椅子上挖了一个洞,大便时就坐在上面,那滋味并不好受。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娃娃,王近山被气得无话可说,无奈地对他们道:“你们说我腐朽,你们也可以去试一试。”

毛主席:王疯子“疯”得有水平

在一次各代表团召集人汇报会上,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毛泽东说:“主席,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能打仗,现在日子不好过,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毛主席笑眯眯地看着这位得力爱将,等着他说下去。

许世友说:“一个是王近山,虽然有错,但处理过重,应该让他恢复工作。”

“噢,你说的王近山就是那个‘王疯子’吧?”主席对这个曾经千里驰骋保卫延安的王近山很有印象,“这个王疯子‘疯’得有水平,放虎归山,谁敢要他?”

“王近山,我要!”许世友态度坚决。这个和王近山在大别山就曾并肩战斗的老战友为他说了情。

不久,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王近山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这个戎马一生的一代名将又回到了军营。他仍然尽职尽责,把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倾注在部队建设上。他住院了,多年的辛劳,战场上拼杀留下的伤。他一病不起,死神步步紧逼。韩岫岩在北京听到王近山得了癌症的消息后,心如刀绞,她对他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她知道今后永远不会有机会见到他了……

1978年5月10日,春寒料峭的南京,王近山平静地告别了世界。两年后,一位白发老人在王近山坟前默默地站了许久,她仰天长叹:“你活着时不让我见你,死了总可以来看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