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五大方面全盘分析

2018-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循环系统同的血液充盈和足够心脏射血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在动脉系统,影响动脉血压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周阻力.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假如不存在外周阻力,心室射出的血液将全部流至外周,即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全部表现为血流的动能,因而对血管壁的侧压不会增加. 左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有较

循环系统同的血液充盈和足够心脏射血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在动脉系统,影响动脉血压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周阻力。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假如不存在外周阻力,心室射出的血液将全部流至外周,即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全部表现为血流的动能,因而对血管壁的侧压不会增加。

左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有较高的阻力,以及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具有较大的可扩张性,因此左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在心缩期内大约只有三分之一流至外周,其余约三分之二被暂时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主动脉压也就随之升高。这样,心室收缩时释放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势能的形式贮存在弹性贮器血管的管壁中。心室舒张时,半月瓣关闭,射血停止,被扩张的弹性贮器血管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心缩期贮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推向外周,并使主动脉压在心舒期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例如10.64kPa(80mmHg)左右,而不像心舒期的左心室内压接近0kPa。可见,由于弹性贮器血管的作用,使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另一方面,还使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变动幅度远小于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老年人的大动脉管壁硬化,主动脉的直径和容积增大,而可扩张性减小,弹性贮器的功能受损,因此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搏出量当搏出量增加而心率和外周阻力变化不大时,血压的变化主要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加大。这是由于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使动脉血迅速流向外周,到心舒期末大动脉内存留血量比搏出量增加前增多不明显,故舒张压升高较少。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当搏出量和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适度加快,心输出量相应增加,血压升高,主要是舒张压升高。这是由于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而心舒期缩短更显著,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心舒期末存留于大动脉的血量相对增多,使舒张压升高。相反,心率减慢,舒张压降低。

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外周阻力增大,大动脉内的血液不易流向外周,心舒末期存留在考试,大网站收集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加,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减小。相反,外周阻力减小,舒张压下降。因此,在心率不变时,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正常机体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使血管内血液保持一定的充盈,血压正常。若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或大失血),血管容积不变,动脉血压将急剧下降而危及生命。此时,应进行输液或输血以补充循环血量,提高动脉血压。若血管容积增大而血量相对不变(如中毒性休克或药物过敏),全身小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度降低,也可使血压下降。此时,应使用血管收缩药使小血管收缩,减少血管容积,使血压回升。

5.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因而可缓冲动脉血压,维持一定的脉压。但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其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也逐渐减弱,故老年人或动脉硬化者可出现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如同时伴有小动脉硬化,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