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共三首 那一首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曹植七步所成之诗?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谢谢你,你怎么不说你智商不够用?不过好心告诉你,还牵扯到智商,我看你是真的智商有够低,而且素质也低得可以.一个读史的人竟然这般模样,恐怕你读的是米田共的"史"! 你觉得越靠近那个朝代越可能亡佚,这种说法你不觉得搞笑吗?如果当时都找不到籍册,难道你在一千多年后就能找着了?"绢存七百纸存千",千年后你要想找到当初的原书你还找得到吗?那找不到原书怎么考据.查证当初的原委?杜撰吗? 篡改的可能性虽然大,但那也多是针对当朝.前朝的好吗?统治者想歌颂今朝.抹黑先朝,那么史官们

我谢谢你,你怎么不说你智商不够用?不过好心告诉你,还牵扯到智商,我看你是真的智商有够低,而且素质也低得可以。一个读史的人竟然这般模样,恐怕你读的是米田共的“史”! 你觉得越靠近那个朝代越可能亡佚,这种说法你不觉得搞笑吗?如果当时都找不到籍册,难道你在一千多年后就能找着了?“绢存七百纸存千”,千年后你要想找到当初的原书你还找得到吗?那找不到原书怎么考据、查证当初的原委?杜撰吗? 篡改的可能性虽然大,但那也多是针对当朝、前朝的好吗?统治者想歌颂今朝、抹黑先朝,那么史官们确实是只得篡改。

可问题是,如果历史真被篡改了,几百年后无法得知真相的东西,怎么千把年后就知道了?你以为罗贯中是历史学家,专心花功夫在这上面研究? 刘义庆距曹魏已经两百年,怎么着不必为了前前朝篡改。

而且不管刘义庆也好,罗贯中也好,都是按照前人流传下来的记载,如果不是,只能说明是他自己杜撰。那么既然都是按照前人的记载,那么肯定是越在前头的那个人越可能接近历史。

正如你几个人按顺序抄作业,最可能和第一个相近的肯定是第二个,不会是第五、第六个,或更后面的。 也如谣言的产生一般,第一个人把事实告诉第二个人,第二个添点油加点醋告诉第三个人,第三个再加把火告诉第四个人,一个谣言就基本上可以产生了。

“三人成虎”。所以史学里才会主张要采纳接近原朝代的,因为越往后,越经过修饰、加工、篡改的可能性越大。 我是不知道你如何读史的,不要单纯的以失佚、篡改来臆断历史。如果历史已被篡改,那么不单是几百年后的人不会知道真相,几千年后的人更不可能知道真相。 你可以继续辱骂他人的智商,我是不知道如果你智商比我们都高的话来这里问问题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