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摩尔 图文:“摩尔定律”50岁了 提出者戈登·摩尔还创办了英特尔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楚天金报讯 昨日,<福布斯>发布首份"全球科技百富榜",盖茨.马云[微博].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微博]等科技富豪的全球座次一一排开,86岁的英特尔[微博]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则成为最年长的入榜者.你可能没听说过戈登·摩尔这个名字,但你应该听说过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你一定会觉得感同身受:即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两倍以上.从

楚天金报讯 昨日,《福布斯》发布首份“全球科技百富榜”,盖茨、马云[微博]、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微博]等科技富豪的全球座次一一排开,86岁的英特尔[微博]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则成为最年长的入榜者。

你可能没听说过戈登·摩尔这个名字,但你应该听说过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你一定会觉得感同身受:即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两倍以上。

从1965年首次提出至今,摩尔定律已坚持50周年。全球信息产业几乎严格按照这个定律,以指数方式领导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步伐,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CPU制造商英特尔也靠着这条定律登上成功巅峰。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人提出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不过,今年5月,摩尔在谈到这条定律认为:“还能持续5到10年。”

化学博士热血青春

“八叛逆”自立山头

英特尔由三人联合创立:罗伯特·诺伊斯被尊称为“圣人”,引领着企业发展方向;安迪·格鲁夫被称为“偏执狂”,用铁腕管理公司;而戈登·摩尔则是出类拔萃的技术天才,尤其擅长趋势的分析与谋略的策划,他比其他人更能体现英特尔的技术和创新特色,是真正的技术领袖和最可亲的企业家。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佩斯卡迪诺。父母学历都不高,父亲17岁就开始养家,做一个小官员,母亲也只有中学学历,一家人却过得温馨和乐。

在学校,摩尔整天做运动搞发明,成绩却一直不错。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专业,于1954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想。

两年后,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的合作发明者威廉·肖克利邀请下,摩尔作为化学专家加入了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希望从“务虚”的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实用的世界。

然而,肖克利虽是天才科学家,却缺乏经营能力,对管理一窍不通。一年之中,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产品。

于是,公司里意气相通的8个人决定“叛逃”,带头人罗伯特·诺伊斯是摩尔最好的朋友。肖克利拿到辞职书时,怒不可遏地骂他们是“八叛逆”,但8个青年人还是义无反顾离开了他们的“伯乐”。

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华尔街日报》,按纽约股票栏目挨家挨户寻找合作伙伴,他们找了35家公司,但被拒绝了35次。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地处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公司名称为Fairchild,意思就是“仙童”。仙童公司老板费尔柴尔德已60多岁,不过他感觉到了这帮年轻人身上的活力和希望,便提供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要求他们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自己则享有两年的购买特权。

于是,“八叛逆”正式在硅谷创办仙童半导体公司。

“淘气孩子”制造奇迹

“摩尔定律”横空出世

“仙童”们第一件事就是改变做半导体的原料,当时的晶体管材料是锗,太大了,他们要用硅。这是他们在肖克利实验室尚未完成却又不受重视的项目。费尔柴尔德答应提供总额15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罗伯特·诺伊斯很快给伙伴们分了工,摩尔负责研究新的扩散工艺,他则与拉斯特一起专攻平面照相技术。

1958年1月,IBM[微博]公司给了他们第一张订单,订购100个硅晶体管,用于该公司电脑的存储器。此后,硅逐步成为了半导体的主要材料,晶体管、电阻器和其它元件能以越来越小的形式压缩到硅晶圆中。

到1958年底,仙童公司依靠技术创新一举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被称为“淘气孩子们创造的奇迹”。对他们恨之入骨的肖克利,也改称他们为“八个天才的叛逆”。

而这期间,潜心技术的摩尔在1965年第35期《电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里,摩尔预言,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但在当时,摩尔和其他人都没有想到,这个预言未来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广为人知的“摩尔定律”。因为彼时的仙童已经孕育着危机,随着分公司的壮大,母公司总经理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费尔柴尔德总公司的盈利水平。仙童大批精英不满之下纷纷出走自行创业。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后两位诺伊斯和摩尔,带着当时还不出名的安迪·格鲁夫脱离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在加州维尔山的一幢旧楼中成立了英特尔。

新公司最初起名“摩尔-诺伊斯电子公司”。但英文里Moore Noyce听起来与more noise(吵吵嚷嚷)非常相似,所以又改成了“英特尔”(Intel)——新名字源于“智慧”(Intelligence),又与“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相似,简单响亮,且寓意深刻。

遭遇日本强敌狙击

转攻CPU成就霸业

英特尔创业之初,三人一致认为,半导体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存储器芯片。于是,“摩尔定律”开始得到彻底的发挥和实践,英特尔也借此构筑了其商业模式——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以技术创新满足计算机制造商及软硬件产品公司更新换代、提高性能的需要。

摩尔提出,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于是,他有了个口头禅:“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英特尔公司好戏连台,1971年对外公布了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宣告了“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1974年,又推出了微处理器8080。“8080”被专家们称赞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微处理器之一,也正是从8080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1974年,摩尔正式担任英特尔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作为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摩尔从不高高在上,十分注重技术的转化,致力于消除研究实验室和制造部门之间的瓶颈,英特尔新品从实验室向工厂、向市场的转化速度远高于同行。

在摩尔的带领下,英特尔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独孤求败。但1981年,他们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对手。这年12月,英特尔推出8087芯片,日本松下公司毫不示弱地拿出3200芯片,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迅速占有美国市场,使英特尔的芯片单价一年内从28美元惨跌至6美元。

摩尔痛定思痛,决心放弃存储芯片市场,转向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市场,他判断,个人电脑才是最大的市场。于是,英特尔开始专攻微型计算机的“心脏”部件——CPU。

1985年起,英特尔同康柏联合研制以80386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计算机,并于1987年推出运算速度比IBM 个人计算机快三倍的台式386计算机。英特尔重新成为霸主,再次独孤求败。

潇洒退休酷爱钓鱼

捐50亿美元做慈善

1989年,60岁的摩尔退休。不过,比起乔布斯、盖茨这些后辈,他的活法更潇洒:每周到公司上三天班,继续作为老兵去战斗;其他时间,他会拿起钓鱼竿,到硅谷港区玩一把“老人与海”现实版,许多年轻人会慕名到港区远远眺望这个传奇人物在夕阳下垂钓的身影……

摩尔还醉心慈善。2000年,他和妻子贝蒂捐款50亿美元成立了“戈登·E·摩尔与贝蒂·I·摩尔基金会”,是全美国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致力于环保、科学和高等教育及护理事业。经过多年投入,基金会规模已近70亿美元。

摩尔定律何时到头

最多还能有效10年

摩尔定律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科技行业的发展,为了赶上这一定律,所有企业都在争相研发最前沿的技术。英特尔现任CEO科再奇举例称,酷睿i5处理器的性能是英特尔第一代4004处理器的3500倍,能效高出9万倍,而成本只有1/60000,“如果汽车也以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目前时速已达到30万英里,而成本只有4美分”。

已经“50岁”的摩尔定律还能影响行业多久?5月,出席活动的摩尔表示:“摩尔定律不是一个永恒定律,不会永久有效。如果良好的工程技术得到应用,那么摩尔定律仍可以坚持5到10年时间。”

不过,“摩尔定律”推动芯片技术突飞猛进的背后,相应的投资成本却越来越高昂。在1966年,建一座新的芯片工厂只需要1400万美元;1995年则需投资15亿美元。而在今天,这一花费可以高达100亿美元。去年,三星[微博]就宣布将在韩国京畿道平泽的Godeok工业园区投资15.6万亿韩元(约合150亿美元)建设半导体新工厂,预计2017年下半年完工。(综合《人物周刊》《电脑爱好者》、中新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