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上千师生哀送孙才新院士

2019-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昏暗的天色中,一辆灵车缓缓驶进重庆大学校园.道路两旁早已聚满师生,人们驻足,目送灵车驶过."孙才新,你回家了!"人群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的开始追着灵车,放声哭喊.11月26日晚,院士孙才新"回到"了他的家. 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实验室位于校园内一处僻静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孙才新一手创办起来的,也是他生前最常呆的地方.25日深夜,他去世的消息传回学校后,这里被师生们装扮成了他的灵堂,而那位追着灵车跑的老人就是他的岳父

在昏暗的天色中,一辆灵车缓缓驶进重庆大学校园。道路两旁早已聚满师生,人们驻足,目送灵车驶过。“孙才新,你回家了!”人群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的开始追着灵车,放声哭喊。11月26日晚,院士孙才新“回到”了他的家。

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实验室位于校园内一处僻静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孙才新一手创办起来的,也是他生前最常呆的地方。25日深夜,他去世的消息传回学校后,这里被师生们装扮成了他的灵堂,而那位追着灵车跑的老人就是他的岳父吴正吉。

昨日傍晚,记者赶到重庆大学内的灵堂时,这里已聚集了上千名身着黑衣的学生,大家都哭红了双眼。遗像上的孙才新右手托着下巴,面带微笑,温文尔雅。他于11月25日22时18分,因患肺癌在成都华西医院逝世,享年67岁。

“我父亲2008年就确诊为肺癌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过生命。”在石桥铺殡仪馆,孙才新的独子孙智勇强忍悲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父亲一直在积极配合治疗,直到前天,正在成都住院的父亲病情再次恶化,肺部出血。“我们无法想象他当时承受着多大的痛苦,但是他还是笑着给抢救他的医生护士说了声谢谢。“孙智勇说,早已和父亲成为朋友的医生护士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即使在成为学术界“大腕“后,孙才新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勤俭的作风。”他获得科研基金无数,却从来没给自己买过一件牌子货。“孙智勇说,家里堆积如山的资料纸,正反面都被父亲打印得满满的。

田子山是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研二的学生,也是孙教授的学生,在他眼中,孙教授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关心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孙教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生活上也十分关心。“田子山告诉记者,今年5月,课题组答辩休息的时候,孙教授先是询问学生的学业情况,然后又开始询问大家找工作的情况和个人问题,那种温暖的感觉就像家里的长辈一般。

和孙才新教授相识30余年的程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孙教授是一位性格谦和、平易近人的人,认识30年,从未见他发过火。

程先生表示,孙教授不仅在学术上非常勤奋,而且很细心。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年前,他在学校遇见了孙教授,当时孙教授已经检查出肺癌,但他们见面后说的第一件事不是学术,而是学校松林坡的植被,孙教授认为松林坡的松林变少了,没有以前的好看,“他对身边小事都那么留心,对学术的专注可想而知了。”

该学院副教授米彦告诉记者,重大的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比其他高校晚办30年,学校最初投入了15万元,还不够买一套25万元的交流试验设备。孙才新就推销技术,寻求合作企业,找来的钱再投入实验室,然后研究出更好的技术,再找企业合作。30多年来,孙才新用“技术”换来了4000多万元的结余经费,每找到一笔钱,他就用来增加实验室的面积和设备。

“孙教授患病前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以后才回家。“据米彦回忆,2005年大年初三,他自以为很早地来到实验室,没想到在实验室见到了已经开始工作的孙教授。原来孙教授春节根本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了重庆,每天都在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