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北大学生不做官 【帅哥说事】北大校长蔡元培:今生不做官 不包二奶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故事吧.冯友兰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据其学生蒙培元先生撰文回忆,冯友兰最欣赏蔡元培的"三不主义"——不做官,不

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故事吧。

冯友兰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据其学生蒙培元先生撰文回忆,冯友兰最欣赏蔡元培的"三不主义"——不做官,不当议员,不纳妾。

蔡元培出身于清朝的翰林,留学回国后担任过教育总长(相当今天的教育部部长),按当时的传统观念,政治地位很高。早在1912年,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就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这样做了。

蔡元培回国是要办事,不是做官;到北大,是要办学,不是做官。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后,依然沿袭了读书做官的旧传统。学生读书是为了"混个资格",将来做官,办学的人就是学界的官僚。蔡元培之所以首倡"不做官",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办学思想和风气。他在北大的一系列改革,为北大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鲜空气。

他到北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新的文科学长(陈独秀)。冯友兰说:"蔡先生在为文科换了新学长之后,又陆续在全国聘请了学术上有贡献的知名学者到北大开课,担任教师,学生们觉得学校的学术空气日新月异,也逐渐认识到大学是研究和传授学术的地方。在大学中唯一的价值标准是学术,谁在学术上有贡献,谁就受到尊敬。混资格准备做官的思想逐渐没有了,新的学风逐渐树立起来了。"

"不做官"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学术自主、学术独立。蔡元培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将北大办成一所独立自主的大学。学术独立也就是教育独立,而不是假懂学术,更不能以官位、权力代替学术。冯友兰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说:"大学不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一科","严格说,一个大学应该是独立的,不受任何干涉"。大学是独立自主而"自行继承的团体"。

蔡元培有这个资格,这是他所以成为大教育家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他在北大建立了学术评价的体制,其中,"教授治校"就是"蔡元培到北大后所推行的措施之一"。(摘自《读书》2011年第9期)

【帅哥微言】蔡元培的"三不主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做官,不包二奶"。试问,今天的教育部官员、大学校长,哪个敢公开说自己"不做官,不包二奶"呢?如果没有,那你说与100年前相比,中国的大学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天呀,难怪有学者建议撤消教育部,大学要"去行政化",实行"教授治校"。